【鏡相人間】樂士浮生錄 千歲樂團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1968年中秋節至今,林復隆(右)、陳學茂(中)、王敬農(左)持續了近一甲子的情誼,老來又重新組團。
1968年中秋節至今,林復隆(右)、陳學茂(中)、王敬農(左)持續了近一甲子的情誼,老來又重新組團。
1968年的雲林土庫,有人還在讀初中,有人剛退伍,他們決定一起練團。後來,有人去市場賣豬肉,有人開五金行、機車零件行,但工作之餘他們四處表演,從廟會、脫衣工地秀、墓仔埔,一路演奏到酒家。
樂團沒落,最後他們一個個放下樂器。但2年前,一個月圓之夜,他們決定重新組團。
2年前的元宵夜,雲林土庫媽祖廟前,一個將近20人的樂團浩大成立。團長是鍵盤手陳學茂,那年65歲,不過他不是最老的,彈貝斯的林復隆大他9歲,吹薩克斯風的王敬農大他4歲。樂團就叫「千歲」。

見證台灣樂團 由盛而衰

2年後,如今樂團已近50人,不時受邀至安養院、育幼院。「都是公益表演,我們油錢、停車費自己貼,有的團員還住在高雄、南投,但都很熱心參加。」陳學茂受訪時手機響個不停,他恐怕自己都沒想過,大半輩子長年做2份工作,原以為退休能輕鬆了,結果更忙。
過去四十多年,陳學茂一直有2個身分,白天他是小鎮的五金行老闆,晚上卻是樂團的鍵盤手。
土庫媽祖廟「順天宮」提供廟後方的聚會空間,免費讓千歲樂團練團,因此媽祖廟若有任何節慶,樂團也義務演出。
「台灣樂團從興到衰,我是真正走過的,從廟會野台戲到酒家。」今年67歲的他是雲林土庫人,這個300年老鎮靠近虎尾,人口不多卻歷史悠久。14歲那年,讀初三的陳學茂加入學校樂隊,他吹小喇叭, 那年,他與幾個學樂器的朋友決定一起練團。
練團純屬興趣,陳學茂怎樣也沒想到後來會以此為業,退伍後,23歲他開五金行,那年中秋,鎮上決定在媽祖廟前舉辦中秋晚會,「晚會一定要有樂團,那時band沒那麼多,就找我們。」陳學茂找來過去練團夥伴,包括貝斯手林復隆、薩克斯風手王敬農,眾人正式組團,命名「月光」。那夜,陳學茂緊張地登台,那是他人生第一場演出。
樂團五十多年前的表演照,左3為陳學茂,右3為林復隆,王敬農那時去當兵。(陳學茂提供)
月光闖出名號,後來全台經濟起飛,邀約越來越多。起初是婚喪喜慶及廟會,雲林民間信仰虔誠,節慶、神明生日必定盛大慶祝。再來,「大家樂」來了。
「離我們家附近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陰廟,只要是祂的聖誕,就是生日,最起碼100場布袋戲!」陰神這麼受歡迎?「去求明牌的人會發願,如果讓我中多少錢,我就請5個女生來表演solo,就是一件一件脫,陰神喜歡看脫衣舞。」

簽賭酬神售屋 秀約不斷

原來是求財。真的有人簽中?「當然啊,沒中我們怎麼會來演奏,我們曾經在那邊晚上8點演奏到11點,不間斷,女生從頭跳到尾,一直脫。」那一次是有人簽中幾百萬元的大家樂,當年可在雲林買幾棟透天厝了。
接著,「工地秀」出現了,陳學茂回憶:「那時到處蓋房子,銷售房子需要表演,表演完再賣,有早場跟午場,建商企劃案一出來就會請我們樂團去表演。」表演什麼呢?樂團只是配角,主角,仍是脫衣舞孃。全台到處是脫衣舞秀,陳學茂還專業地向我們分析歷史沿革:「工地秀應該是從陰神這邊啟發的。」對照台灣社會發展,大家樂簽賭風確實略早於那一波房市狂潮。
熱錢像啤酒迅猛灌入杯子,泡沫拚命漫出,從大家樂到股票,接著房地產,欲望沒有止境,有了錢只令人更加貪婪。沾得上邊的行業也分得一杯羹,陳學茂回憶,那時每月表演收入高達5萬元,比開五金行還賺,上班族月薪則約2萬元。
你有跟著簽明牌嗎?陳學茂立刻搖頭:「我從來不簽!我認為命中沒有偏財運。」但與其說他認命,不如說金錢觀使然吧,他說,當年樂手相當好賺,只是,「大部分樂手留不住錢,因為太好賺了,不會珍惜,1件衣服5,000元也買,1瓶酒幾千元也照開。但我開五金行,利潤很薄,想賺1千元就要賣1萬元的商品,五金行賣1萬元要賣多少東西?所以我總覺得錢得來不易。」他始終沒結束五金行,忙不過來就由太太顧店。
林復隆的豬肉攤是祖傳第三代,他(右)與妻子(左)辛苦經營數十年後,68歲他才將豬肉攤結束。
一直兼2份工作的,還有開機車材料行的王敬農,以及賣豬肉的林復隆。王敬農退伍後當過養雞場工人、公司業務員、開過計程車,四十多歲才開了機車材料行,換過許多工作,唯一不變是吹薩克斯風這份兼職。
那個瘋狂年代,王敬農印象最深是經常去「夜總會」演奏。他問我:「夜總會你聽得懂嗎?」「不會是墓仔埔吧?去那裡演奏幹嘛?」他說得起勁了:「大家樂風行時,很多人會去亂葬崗求明牌,求明牌要請樂團表演,如果簽中,要還願,再請一次樂團。」
脫衣工地秀呢?「多得很哪!我們稱open show,有時一次20個人脫,有人會在路口當衛兵,警察一來,我們就演奏愛國歌曲。」香豔刺激。所以最喜歡去工地秀演奏吧?想不到他答:「剛開始很興奮,後來就沒興趣了,膩了啊,固定那些人,她哪裡有痣、哪裡有疤痕,我們都曉得。」當年還有歌廳秀,他也曾替紅遍全台的余天伴奏過幾場。

卡拉OK興起 漸被取代

大家樂、股市、房地產炒作一輪,台股短短幾年漲了十多倍,忽然,氣球爆破,股市從1萬2千點,崩跌到二千多點,一場長達近10年的金錢派對結束。樂團邀約驟減,接著卡拉OK機器出現,歌者不再需要樂師,機器已經足夠。
場次越來越少,最後,王敬農不再演出,專心經營機車材料行。2支昂貴的薩克斯風,40年前1支就要價4萬元,他只能偶爾擦拭保養,另一支乾脆借朋友,「他在台中金錢豹上班,之前是葉啟田專屬樂隊的成員,他吹得很好,前幾年過世了。」機器伴奏的時代,竟是只剩高檔酒店肯花錢請厲害樂手。
這支薩克斯風是王敬農的寶貝,40年前就要價4萬元。
貝斯手林復隆更早離開樂團,他說,50歲後老花,戴老花眼鏡,夏天流汗容易滑,若一個節奏慢半拍便影響到整場,他向樂團宣布休息,專職經營市場豬肉攤。
豬肉攤是祖傳,林復隆是第三代,父親也熱愛音樂,不愁吃穿之下,父親一直鼓勵林復隆學樂器,「早年樂團都是在我家院子團練,我爸媽還會泡茶、買點心,我們團員像兄弟一樣。」他家院子正是樂團的起點,1968年,幾個少年人開始在此練團。

酒家看盡人性 唯我獨醒

少年人老了,最後,只剩最年輕的陳學茂持續演奏,地點移到酒家,他成了那卡西樂手。
「體會最深是在這裡。」陳學茂忽然感性又感慨地拋出這句。他先是在嘉義與彰化的酒家,「以前彰化二林有一間酒家,從日本時代就非常有名,還有員林,員林人收入很好。」近年被稱為全台億萬富豪密度最高的小鎮,正是人口僅12萬的員林,隱形富豪與田僑仔多得驚人,還有超跑業者稱每3個月就能在員林賣出1台千萬元超跑。
樂手們這天穿上豔紅色的夏威夷衫,長照中心的氣氛似乎也跟著有活力起來。
陳學茂在嘉義與彰化的酒家演奏多年,後來回到家鄉雲林,「麥寮蓋六輕以後慢慢興起,也有酒家了。」他的每一次移動,可說都是一次小型社會變遷。
「麥寮土地本來一甲30萬元,六輕駐地後一甲3,000萬元。地主經常帶個10萬元就來喝,沒事做,下午2點就來酒店敲門。酒店是很奇妙的地方,經理、小姐把你當貴賓,一進來身分就抬高,會上癮。」享受當皇帝的感覺?「對,像嗎啡,沾到就回不去了,到後來借錢也要來喝。」
一個人可以在酒店揮霍的時間大約多久?陳學茂答,大地主約10年,至於一般人,「3到5年的過程,這個人就消失了,我們會在旁邊看到他們興衰起落,有的人甚至今年來,明年就敗光。」
他看盡人生無常,也看盡人性醜惡。酒客會將1萬元換成100張百元鈔,「往上一扔,讓大家搶。為什麼?他想引發人的獸性,他在看人的醜態。」也有酒客將5,000元換成50張百元鈔,「一張張排在地上,叫小姐用滾的,黏得起來,鈔票就是妳的。這樣糟蹋人!」
還有學校的校長西裝筆挺走進來,「廠商招待嘛,我們不評論他們是什麼關係,半個小時之後,校長西裝脫掉,領帶拿掉,醜態就出來了。我們在旁邊看得最清楚,千人皆醉,唯我們獨醒,各種人性醜態,一幕幕在我們眼前呈現。」
他同情那些經常被糟蹋的小姐,「以前的小姐不是為了買名牌,有的離婚要養家,有的人先生中風,很不得已,各有辛酸苦淚。可以說,我的慈悲心的建立,是從酒家開始。」

體驗人生無常 公益演出

樂師生涯持續到2年多前,某天陳學茂跌倒,原以為只是挫傷,去針灸推拿結果受傷加劇,最後開刀,休息3個月。「以前覺得自己不輸少年,摔傷後才自認步入老年,毅然決然休息。」他先結束那卡西伴奏的工作,去年連五金行都收起來。
享清福嗎?不,他另有盤算,「事業圓滿了,人生無常又短暫,有生之年如果能付出給地方的話…」
人生無常,他的老夥伴比他更早體會到。十多年前,王敬農忽然中風,住院1週,「傷到運動神經,到現在左手還是有一點不協調。」醫生要他重拾舊有興趣,以維持健康。他想了想,不就薩克斯風嗎?於是翻出封箱寶貝,加入幾個當地業餘樂團。他說,如今71歲心肺功能仍佳,都歸功於它。
林復隆這支昂貴貝斯40年前可換得一甲土地,他後方即是當年處理豬肉的流理台,而今3把剁刀都生鏽了。
還有林復隆,8年前他結束豬肉攤生意退休,怎知不久腦部竟長了動脈瘤,「幸好發現得早,醫生說動脈瘤如果忽然爆裂,送醫也救不起來,救活也是植物人。」他還記得手術後醒來那一刻:「我還在!呵呵,我還在!如果沒醒來,就是走了。」
他一邊受訪,一邊撥弄他的貝斯,低音樂器毫不干擾談話,反倒增添氣氛,他說,就是喜歡貝斯的不吵。這把貝斯他40年前在虎尾一間樂器行一見鍾情,「手工的,全世界只有5把,十幾萬元,可是就看上了啊,呵呵,可以買一甲地,那時剛好朋友在附近鄉下賣土地,一甲十幾萬元。」他50歲老花之後就不再表演,退休後才重拾貝斯,也像王敬農那樣加入幾個業餘樂團。
最後,連最年輕的陳學茂都退休了。從沒停止演奏的他,立刻無縫接軌地揪回林復隆、王敬農及一些同好,2019年元宵夜,土庫媽祖廟前,他人生第一次表演的所在,6位樂手、十多位歌手成立「千歲綜藝樂團」,還找來媽祖廟主委當見證人。
清明連假前,千歲樂團到新樂園長照中心公益演出,輪椅上的長輩們一開始面無表情,後來漸漸露出笑容。
大家講好了,專門做公益演出,廟會是一定要的,還有育幼院、養護中心。幾次表演下來,「有時候長輩會拉著我們歌手的手,說:『我兒子半年沒來看我了,你們非親非故,卻願意來唱歌給我們聽。』看到這種畫面就很欣慰。這種付出沒有金錢回饋,但精神上非常滿足,跟那卡西1天賺1、2萬元卻很疲勞,完全不同。」後來,中台灣的邀約他們幾乎都答應。
他們四處跑,也見到一些現象,雲林部分地區失業率極高,貧富差距惡化下,有些人連喪葬費都無力負擔。

捐棺急難救助 感覺踏實

樂團最後決定另外成立「千歲慈善會」,專做捐棺與急難救助,若有急需幫助者,他們就捐款。
陳學茂解釋:「我們有一套通報系統,里長會通報,看差多少費用,我們馬上給,像今天早上在斗南那位是差3萬多元,我們趕在告別式前開車把錢親自送過去。」
相隔五十多年,林復隆(右)、陳學茂(中)、王敬農(左)在2年前的元宵節重組樂團,3人後方即為土庫媽祖廟「順天宮」。
這些正是陳學茂退休時心中所想:「有生之年付出給地方。」他的2個兄弟也像心有靈犀,林復隆說,腦部手術成功後,「就發自內心,很高興地做公益。」他說,隔天下午,有個在台西的喪家要出殯,他們當日便送錢過去。
你們1年捐多少?「沒有很多啦,4個小孩1年各捐1萬元,我們夫妻退休就比較少,2個人捐1萬元,我們家1年5萬元。」原來林復隆把自己的4個小孩也拉進來。
大概很少有這麼忙碌的老人們,陳學茂就說:「時間真的不夠用,一下要公益表演,一下要捐款,一下要關懷個案。可是,很踏實!」他形容心境的轉變:「以前有家庭要顧,3個孩子教育費壓力很大,還要奉養父母,那時根本不會想到要利益眾生,不可能。」
昔日少年人一個個經歷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最後又走在一起,林復隆的家改建,院子變成空地但仍在,媽祖廟更是持續看守著這個小鎮。陳學茂很是珍惜:「你看看,五十幾年的知音,情還是不散。」至今慣用農曆算日子的他說,快一個甲子了呢。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