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單是指入選店家提供「物有所值」的美食,讓消費者能以新台幣1,000 元以下的價位,吃到有水準的3道菜(不含飲料)。
【米其林最新快訊】2021台北台中必比登推介名單公布 台灣菜小吃麵食都上榜

全球知名美食聖經《米其林指南》在台灣邁入第4年,今年最新的《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 2021》必比登推介名單於今(11日)上午公布,今年台北、台中共有91間店家獲得必比登推介,台北有58間、台中有33 間。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台灣疫情嚴重,名單中新增的店家還是不少,台北有6家,台中13家,兩個城市名單總共新增19間店家,菜色類型主要集中在台灣菜、小吃及麵食,顯示提供在地口味飲食的小館子,仍是米其林必比登評選的重要類型。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 Gwendal Poullennec 指出:「台中與台北蓬勃發展的餐飲圈,向來以多元繽紛著名。在這裡,美食愛好者可以在優質實惠的店家裡,發掘來自全世界的美味、特色美食與料理專業。今年,儘管面臨困難與挑戰,必比登推介店家仍再次讓我們的評審團隊驚喜!涵蓋了至少17種料理種類,台北、台中共有91個店家——2021年的入選名單,再次充分展現了這一點。」

台北6家新入榜 3家提供台灣菜
依據公布資訊,台北共有6家餐廳小館新入榜必比登,其中「隱食家」隱身於台北中山區巷弄中,以優質食材如手釣客的新鮮漁貨、土鍋現煮冠軍米等,強調少油、少鹽、健康烹調。
另一家「金賞軒」小而雅致,提供各式台菜經典,也有如佐以蒜酥和香菜末的香根牛肉、烹調費時的三杯燜雞等私房料理。而位於陽明山的「松竹園」是屹立30年的老店,以自家飼養的土雞料理聞名,招牌白斬古早雞、檳榔花、川七、紅菜等野菜料理等,都廣受喜愛。
除了以上三家台菜料理,在台北樂利路屹立多年、由印尼華僑創立的「磐石坊」也在這次新入榜的名單之列,從餐廳布置到經典菜色,如巴東牛肉、蜂巢爪哇炸雞、納豆餅等,都能讓人感受濃厚道地的印尼風情。
位於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前的「湘帝御膳食堂」,則主要提供麵食,以自家嚴選的藥膳入菜,特別推薦何首烏雞湯;還有一家「巷子龍家常菜」,即之前台北知名的「談話頭」餐廳,提供湘菜與江浙菜美食,標榜不勾芡、不使用味精,並以每天採買的新鮮食材烹調,湖南金錢蛋、無錫排骨等,都是推薦菜色。
台中13家新入榜 口味多元有城市特色
台中的必比登名單今天早上甫公布,就在台中老饕間造成討論,評價褒貶不一,但以負面聲浪居多。不過端詳新入榜名單,料理種類似乎比台北更多元,似乎反映了米其林密探的台中印象。
根據米其林公布的資訊,新入榜的名單中,位於台中西區的「咕嚕咕嚕原住民音樂餐廳」由排灣族老闆經營,主要提供香氣迷人的炭烤菜色,食材則多來自部落耕種或親採野菜。南屯區的「羅家古早味」則提供各式麻油料理,招牌菜是湯底以雞骨與特級胡麻油熬製一天的麻油土雞腿湯。
「菇神」位於香菇盛產地的台中新社,老闆本身經營香菇事業,餐廳以各式菇類入菜,三杯猴頭菇、花菇肉燥飯、原木冬菇土雞雞湯等,都是推薦菜色。「醉月樓」位於台中知名景點宮原眼科中,提供各式道地台菜,環境華麗、味道細膩。
除了以上餐館,在必比登名單中頗受重視的還是各種小吃,「陳明統爌肉飯」經營超過半世紀,以冰糖、甘蔗與秘製滷汁於手工陶甕滷3小時的爌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鮮魚鱻」是30年老店,各式虱目魚料理如魚肚湯、滷魚肚等,是不能錯過的美味。1933年創立的「台中肉員」,店內只有簡單的3款美食:肉圓、魚丸湯與冬粉湯,飄香80餘年。
麵食料理這回也有上榜,位於台中西屯的「可口牛肉麵」,特別推薦以 30餘種中藥材熬煮湯頭的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店面雅致的「木公麥面」提供麵條帶彈性,湯頭醇厚的各式麵點,特別推薦榨菜肉絲麵和排骨麵。從路邊攤起家的「饕之鄉」,小籠包、現點現做的綠豆沙鍋餅、麻辣乾麵、福州乾麵等,都廣受歡迎。
其他入選必比登推介的台中店家,還包括素食料理及客家菜。提供素食料理的「曙光居」,人氣菜色是以手工拉麵搭配辣醬與芝麻醬的「非常麵」。西區的「好菜」裝潢簡約,提供以台菜為主的料理,但也有融合南洋咖喱、味噌等南洋與和風的菜色。創立超過60年的「牛稼莊」,主要供應客家料理,店內充滿客家風情,選用台中在地黃牛,溫體送達,蔥爆骨髓、涼拌肚王是招牌菜色。
至於米其林真正的重頭戲,《台北台中指南 2021》 星級餐廳的完整名單,則將於8月25日下午1點30分公布,因應二級疫情,這回不辦實體的頒獎典禮,改在線上公布,屆時可關注《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臉書及《亞洲米其林指南》YouTube頻道。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