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放!三貂嶺百年隧道 變身「神祕自行車道」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隧道自行車道的終點,人工淺池倒映遠處蓊綠山色,駐足停留,向河對岸急駛經過的火車打聲招呼。
隧道自行車道的終點,人工淺池倒映遠處蓊綠山色,駐足停留,向河對岸急駛經過的火車打聲招呼。
多雨的東北角山裡,正進行一項很少人知道且神祕嚴峻的隧道工程。已經塵封30年的舊時鐵道三貂嶺、三爪子隧道,轉為文化資產後,將於2021年底轉身成為生態自行車道。隧道內終年保持攝氏20度氣溫,能見舊時鐵道遺跡,騎乘時生態流轉其中,宛若神祕境地。
從起始點牡丹車站,穿過與如今鐵路平行的窄路,再行經舊軍營後,進入1922年建的三貂嶺隧道。一入隧道,世界全都安靜下來,竟能聽見水流聲。隧道自行車道設計師吳忠勳要我細看腳下,以少見的原始鋼筋作為車道,透過細縫一看,清水流過小石,揚起叮叮咚咚的聲響。「這裡水清,有時還能看見魚蝦呢!」他說。
進入隧道前,有種神祕又悠遠的感覺。
間接光源是感應式,有人騎入自動調亮,無人時則降至最暗。
上磚下石的牆壁被完整保留,連舊時磚上被燻黑的痕跡都還在。
「隧道不能只是拆除重建,一定要用保留的工法維持原貌。」細看隧道壁緣,仍保留舊有的上磚下石結構。無人進入時,會自動調暗光線節省能源。「整條自行車道長度3.2公里,對環境的感知會不斷變化。」果然再往內,洞穴上方出現如鐘乳石般結晶體。
騎乘至中後段,隧道中出現長居於此的蝙蝠,離人很近。
騎車進入隧道前,眼前全是綠意。
騎乘腳踏車不斷進入隧道,時間的感覺消失了,神祕空茫的氣氛奇特有趣,騎至2/3的深度時,竟然遇見還到數十隻棲息在此的蝙蝠。可能因為被驚擾,蝙蝠倏地飛起,在場人揚起小聲的驚呼聲。
騎行過三貂嶺隧道,穿出隧道那一刻經過金字橋旁側,頓時被滿山綠意擁抱。隧道旁的原生綠意覆蓋整個世界,那真是只有潮濕的東北角山區才能有的特殊風景,充滿生命力、神祕,卻又帶有符合時宜的低調。
三爪子隧道外,還留有舊時的牌匾,寫著「至誠動天地」。
未來的牽引道,腳踏車騎完後可以直接牽至馬路上。
此時大夥安靜下車,牽引腳踏車入第二段的「三爪子隧道」。步行3分鐘後,很快就到了隧道的最尾端。隧道出口引入水源,0.5五公分高的水池鏡面,倒映隧道、藍天和遠方正進入「三貂嶺車站」的火車,顯現出極美的收穫東北角大景。
設計師吳忠勳(右)和施工負責人王鑫(左)以保留的工法將舊鐵道隧道改成自行車道。

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

  • Google Map座標:3R6F+Q6
  • 備註:預計2021年底全線完工,2022年第一季正式開放民眾使用。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