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場景小旅行4】台南山上花園 述說水道百年故事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是台灣目前唯一完整保留14座英國百年快濾筒的博物館。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是台灣目前唯一完整保留14座英國百年快濾筒的博物館。
欣賞完台南大內惡地奇景,再轉往有百年歷史的「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這裡還保留有台灣目前唯一完整14座快濾筒的快濾池室。
欣賞完惡地奇景,再轉往有百年歷史的「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建於1912年日治時期、花費10年建成的台南水道,如今重新整建後成為結合博物館、公園及密林的園區,園區內還有不少件之前「漁光島藝術季」留下的裝置藝術作品。
早期台灣居民用水多為井水,直到日治時期的台灣才開始有了都市水道的規劃。園區主要有3棟建築,A館的「快濾池室」是台灣自來水公司後來增建,主要用來對原水進行快速過濾。B館則是「快濾筒室」,剛走進去誤以為來到某家歷史悠久的釀酒廠。眼前兩排共14座巨大設備,是台灣目前唯一保留完整的快濾筒,當年從英國進口,裡頭裝有義大利白沙,主要功能是濾水。
各種試驗工具,用來檢測把關水質。
快濾筒室後方空間為昔日的試驗室、暗房、消毒室及辦公室。
透過1919年的《台灣水道誌》,了解台南水道沿革故事。
腹地廣大的園區,特別設有遊園小火車定點行駛,方便民眾搭乘。
快濾筒室入口處設有「水道劇場」,述說當年「台灣自來水之父」威廉巴爾頓(W. K. Burton)是如何來台擔任衛生工程技師,並與他的學生野濱彌四郎在台北城、大稻埕、艋舺進行調查和建設,之後野濱彌四郎更輾轉台灣各地,在23年間完成基隆、台北、台中、台南等地的水道建設和計畫,被譽為「台灣水道之父」,園區裡設有「巴爾頓大道」及「野濱彌四郎紀念碑」。快濾筒室後方就是昔日的化學加藥室、試驗室、暗房、消毒室、辦公室,當年科學家們在此進行各項實驗工作及水質監測,目前則為水道相關的展示館。
紅白相間的送出唧筒室,藉由火力將過濾好的水,輸出至地勢較高的淨水池。
送出唧筒室裡頭的販賣部及「水道咖啡」,高空窗戶透進柔美光線。
灑上藍色雪鹽的「北海道雪鹽牛奶霜淇淋」,香醇好吃。(65元/支)
1922年啟用的送出唧筒室,地板下方是以前使用的輸水管。
紅白相間的C館名為「送出唧筒室」,過濾好的水會送往這裡,再藉由火力產生動力,將水輸往2公里外、地勢較高的淨水池貯水,再輸出至台南市區。裡頭設有「水道咖啡」及販賣台南紀念品的商店,挑高建築上方,從一扇扇日式窗戶透進柔美光線,在此可品嘗香醇的「北海道雪鹽牛奶霜淇淋」消暑一下。「宮之森圓環」還有日治時期留下的兩棵身形挺拔的琉球老松,一旁則是為毛小孩打造的寵物公園,並提供寵物推車,成為遊客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
因人口、用水量大增,台灣自來水公司於1952年增建快濾池室。
快濾池室內設有互動裝置,近期因疫情暫停使用。
隨處可見的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標誌。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

  • 地址:台南市山上區山上里16號
  • 電話:06-578-1900
  • 營業時間:09:30~17:30,週二公休。
  • 門票:全票100元、半票50元。遊園小火車單程30元/人,3歲以下免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