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牌救援番外篇】農家子弟求升學 放牛空檔搶時間唸書 瑞鼎科技董事長黃裕國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黃裕國出身苗栗苑裡務農家庭,小時候要邊讀書還要邊放牛。
黃裕國出身苗栗苑裡務農家庭,小時候要邊讀書還要邊放牛。
今年60歲的黃裕國出身苗栗苑裡務農家庭,成績優異的他國中畢業捨棄普通高中,選擇就讀職業學校,「家裡環境不好,台中高工電子科跟電信局有建教合作,一畢業就可以進電信局。」
台中高工畢業後,黃裕國放棄到手的電信局工作,考進台北工專電子科。(黃裕國提供)
為了考試,黃裕國當年還得跟父母親協調,「請他們讓我做一些中間有空檔的工作,可以讀書。像我們有養牛要耕田,放牛吃草的時候就趕快唸,或者是家裡曬稻穀,用耙子翻一翻,等的時候也在看書。」後來他如願進了台中高工,學費是靠每年寒暑假回鄉撿拾野生蠶繭販售籌措。
只是進了都市,眼界開闊了,他的想法也改變,「我同學都要繼續升學,我就猶豫了。」他放棄到手的工作,考進台北工專,「我爸媽還從苗栗搭公車到台中找我好言相勸。但工專那二年對我來說是很關鍵的,因為一個老師創業,他要做『台灣的APPLE』,做封閉式的系統,當兵前我在他那邊實習,之後就進去工作。」
當時大多數人都選擇開發英文電腦,黃裕國卻選擇挑戰沒人投入的中文電腦,「我評估過,很多人已經在英文電腦這塊做很多年,我已經輸一大段,但中文電腦沒人懂,大家起步一樣,可以拚看看,就自告奮勇。」
那段時間他幾乎全年無休,每日只睡5小時。大多都在螢幕前寫程式,「我本來海軍陸戰隊的、體格甲等,上班1年半才近視。」他自覺英文不夠好,每天還騰出1小時聽空中美語,後來更到南陽街補習,「我知道這行業很多大學生、研究生,我是台北工專,憑什麼跟人家競爭?只能憑努力。」
不到1年時間,他真的研發出中文電腦,之後有間阿拉伯大學要建置電腦教室,黃裕國也接手開發阿拉伯文電腦,甚至擔起推廣的角色,跑遍中東國家拓展生意。也在那時他發現台灣市場小,很難做封閉式系統,才決定離職。靠這3年的戰果,擠進入滿是海歸碩博士的明基電通擔任雷射印表機產品經理。
黃裕國在佳世達時加入單車社,曾與同仁一起騎上武嶺,轉任瑞鼎董座時,還收到同仁們特別訂製的模型禮物。
「碰到新的東西,我會很想嘗試,而且都會認真投入。」秀出當年離開佳世達時,單車社同仁送給自己的小模型,「我50歲時跟同事騎上武嶺,他們依照片做的。」近年他迷上羽球,「一開始教練讓我跑米字型,不到3分鐘,腳幾乎都沒有感覺,現在每週都打。」不管是工作或是休閒,喜歡的事都會全力以赴,或許這就是黃裕國做什麼都能做出成績的最大原因吧!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