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於是,我才成為了父親 李李仁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李李仁討厭離別,那切斷了人與人相處的日常;也因為去年女兒到美國讀書,他對自己討厭的離別體會更多了。
李李仁討厭離別,那切斷了人與人相處的日常;也因為去年女兒到美國讀書,他對自己討厭的離別體會更多了。
演員之外,李李仁最鮮明的身分是丈夫及父親。兒子上中學、女兒至美國讀高中。小孩的成長期,他開始經歷另一種父親的成長期,不只是陪伴,而是怎麼因孩子的需要,回應所求。
也因為小孩都懂事了,李李仁可以讓演員這件事更盡其在我。演出《華燈初上》的流氓彪哥時,他甚至發抖著,但至少做足準備、成立角色。其實他在親職上也是如此,準備、調整,成為父親這件事,他一路都在感受,因而成為了眼前這個情感豐富的父親。

爸氣外露中 李李仁

1974年1月6日生。曾演出多部知名電視劇及電影,與知名主持人陶晶瑩於2005年9月11日結婚,育有一女一子。飾演《華燈初上》的流氓彪哥引起話題。於新作《嗨!神獸》中,演出一名早逝的父親,但其編織出來的想像依然陪伴著戲中兒子白潤音;電影於2月1日上映。

心理學家討論父性、母性時提及,相對於母親因經歷妊娠、生產等過程成為了母親,父親,不是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成為了父親,而是需要漸漸去接受與孩子的關係、建立連結。

看著剛出生的女兒 納悶妳是誰

女兒剛出生時,李李仁曾看著她納悶,「妳是誰?怎麼會突然出現一個人在我身邊。」即使另一半陶晶瑩幾乎所有的產檢,他都陪伴在旁,兩次生產時也全程在場,但這個父親,依然需要經過自身被馴育、養成的過程。父性不是突然就有,他說:「小孩出來之後慢慢學習、慢慢感覺。女兒嬰兒期的時候,我沒有辦法單獨帶她,一個人面對她兩個小時我會『起肖』,一定要出去透個氣。」
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李李仁說自己「欠栽培」,所以現在若孩子在教育上有需要,他會盡其所能。
看著孩子時,李李仁想:「我覺得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但可能我自己還沒做好那麼多的準備⋯⋯」也因為,以為自己沒做好準備,所以總是做了更多準備。李李仁如實以對,自己真不是一個從小就想要有家庭的人。「我是一直到結婚,甚至太太懷孕後都還在考慮,我要不要有這個小孩。」但是,當他進了產房參與小孩誕生的過程,他笑,「知道發生的狀況,就不會逃避。看過以後,就沒有藉口了。」
當李李仁在《嗨!神獸》裡飾演一名出海後失蹤的父親,他的聲音與曾說過的幻想,陪伴著電影中的兒子白潤音。本以為李李仁自己的投射,會在他所演的父親身上,但他卻說,反而是白潤音的角色,有一點自己小時候的感覺。「看電影時,我是真的看到哭,想到小時候很多事情。」

李李仁(左)在賀歲檔奇幻電影《嗨!神獸》與白潤音(右)演出父子,互動生活化。(甲上提供)
一個小男孩失去父親的故事,現實人生的血腥味,讓幻想與現實之間的牆出現裂隙,而另一方世界的神獸守護了童年的天真,許諾以平安。在一個小男生視角的宇宙觀裡,或許最終他會知道所有失去的都有其意義,也或許,在世界的盡頭他們終究會再度相逢。但暫且,在這個幽幽暗暗的失去至親之時,是一頭神獸的想像護佑著心靈的平安。
48歲的李李仁曾提過,他成長過程少了父親的陪伴,與母親的感情很深。當他以如今李李仁年紀的視線,與童年時的自己再度產生連結之際,「長大之後覺得,如果那些時光可以重新再來一次,你會好好珍惜跟家人的親情。小時候覺得無所謂,沒關係啊。」所以他第一次看完《嗨!神獸》的感覺,就是想立刻回家抱抱小孩。

痛苦面對分離課題 重新再成長

當然李李仁並不否認,關於失去的課題,是殘忍而現實的。會跟小孩討論這些事嗎?李李仁點頭:「我才問兒子,如果有天,你爸掛了你會怎樣?他說先講怎麼掛。我回我怎麼知道!兒子就說,怎麼掛的當然有關係,『如果是別人把你打死的,那我就去幫你報仇;如果是生病,那也只能這樣了。』」
當時李李仁有點急了,問兒子:「你難道不會有一點情緒?」兒子這樣回答李李仁:「當然,難過是一定難過。只是我想要知道,你是怎麼走的,這樣我才知道怎麼去處理。」
新作《嗨!神獸》裡有著父與子的情感。而李李仁說起與兒子的相處,「我沒有刻意陪伴他做什麼,可是每一件事我都有參與。」
兒子小龍的思考天馬行空,活跳跳的。而李李仁會透過聊天,讓兒女早點知道世界是什麼樣子。「我常跟兒子、女兒聊,爸媽(李李仁跟陶晶瑩)死前一定會把所有錢花光,不會留半毛錢給你們!」說完他哈哈一笑。
不過這並不是說,李李仁是個很嚴厲的父親。即使他自認,自己給兒女的保護罩就是一直唸、一直罵,但這是因為他受不了那份擔心,擔心當他們受傷時,事已無可挽回。女兒荳荳去年赴美國讀高中,今年1月到美國探望她後回台的李李仁,半年內已兩度歷經疫情之時的隔離。他直說:「我很難過,我很痛苦,我很不喜歡這樣的分別。」
其實心疼女兒人在異地,不過李李仁也佩服女兒,「一個人出去生活,不用家人照顧,而且也沒有讓我看到她脆弱的一面。」
人大概是因為這樣成熟的。不是生了小孩、養了小孩就是成熟,而是,明知不想讓對方離開身邊,還是願意把空間的界限拉遠;知道如何回應孩子、如何回應這個世界,也在孩子面前揭露了自己。走向焦慮、處理焦慮。
李李仁說:「我當然知道會面對這種離別,那可不可以讓我晚一點再面對?但女兒想去(美國),我不希望看到自己愛的人不快樂。我們各種教育方式都嘗試過,看到她沒笑容的時候,就知道她心裡在想什麼,會希望看到她的笑容⋯⋯」說來也是爸媽的成長?李李仁點頭:「我很謝謝我的小孩,讓我有機會重新成長。」

瑣細互動構築情感 日常最珍貴

害怕非常的狀態。而日常的狀態對李李仁來說才是自在,「共同生活這個感覺很重要,因為分開生活的時候,不知道她所經歷的事。」但就算如此,李李仁與女兒有一個承諾,「我跟女兒說,有什麼事就打給我,再怎麼樣,我24小時內一定出現在妳身邊,我唯一可以給妳的承諾只有這樣子,我希望妳能夠好好照顧自己,其他的我沒有辦法幫妳了。」
李李仁的表情柔軟了一下,又暗了一下,「我講到這個就想哭,很不喜歡這樣的分離⋯⋯」日常之際,那愛的感受如深埋於土壤之中的球莖。直至分離之時,被情感牽動著,球莖想要穿透、破土的力量,擾動了他的心。
《華燈初上》的彪哥一角引起許多討論,李李仁(右)說一方面也是因為造型很成功,而且他是邊發抖邊演完的。左為劉品言。(Netflix、百聿數碼提供)
今年1月與女兒分離時,李李仁飆淚,反倒是陶晶瑩在一旁記錄著,打趣說:「老公不是彪哥,是飆淚哥。」李李仁說起去年第一次分別時,全家都哭腫了眼,「我老婆比較堅強,這次沒哭。夫妻之間好像會這樣,我們兩個都愛哭,都很有感情,可當她看到我哭得那麼傷心,會覺得,那就不要再加深我的傷心⋯⋯,我哭就好,她不要再哭了。」
李李仁在意日常。與呂雪鳳演母子時,在乎的也是日常瑣細。比如一幕演漁夫的他要出門上工,騎上摩托車時,媽媽以同樣的嘮叨關切⋯⋯,他說:「我覺得很平淡的感情才是最深刻的。都是習以為常的事,可是這些事情是很珍貴的。如果這個時候刻意要媽媽對兒子說:『你今天要小心一點。』這就多了。像是我們每天固定完成的動作一樣,這個畫面看起來就會顯得特別珍貴,雖然它很平常。」
李李仁認為現在自己演戲的狀況不錯,可以在一個角色上投以不同的想法,「不排斥演壞人,但真的要有趣、要好玩。」
「戲劇不是一場戲、一場戲在看,必須結合整部戲。」李李仁說。說的是戲劇,卻也是他置身的人生實景。當日常的沙子都能發光,當人面對失去、處理非常時,那麼日常就是他的柴薪與篝火,燃著、亮著,在常與非常之間穿梭著。

場邊側記

因為兒子喜歡動物,所以李李仁夫婦養了黑柴犬「偶膩」,李李仁也把牠當女兒。「牠跟人的互動有限,很膽小,我這次真的花很多很多時間陪牠。我跟兒子說,爸爸對牠很溫柔。這是爸爸這輩子最溫柔的時候。」他自招:「我覺得我老婆一定很生氣,我對她都沒那麼溫柔⋯⋯。」

造型:陳慧明 髮型:Cora@hc hair culture 服裝提供:GUCCI(暗紫色天鵝絨外套、酒紅直筒長褲)、Peter Wu(刷色毛衣)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