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採取軍事行動之後,歐洲各國、美國以及其他主要國家紛紛發表言論譴責,並祭出經濟制裁,但也僅止於此。各國並沒有考慮以實質軍事行動協助,甚至在經濟制裁上,也沒有針對俄羅斯最重要的能源產業下手。
【達觀股市】烏俄開戰 不確定性開始消散

資本市場最擔心的不是壞消息,也不是好消息,而是不確定性。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快速升級,雖為資本市場帶來衝擊,然而,隨著戰事逐漸明朗化,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開始消散,可能會帶來短期反彈機會。
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畢竟烏克蘭目前並非北約成員國,其他國家確實是沒有義務以軍事行動援助。而歐洲有40%的天然氣與石油是來自於俄羅斯,美國則是為高通膨問題所苦,這些都讓他們盡可能避開對能源價格會產生衝擊的制裁方式。
在這樣的狀況下,戰爭要進一步延燒、擴大的機率就開始降低,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零星的衝突與實質談判。一如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整個戰爭過程大約1個月左右,最後簽訂了《明斯克協議》暫時停火。
也因此,戰爭本身帶來的不確定性,已經逐漸消除。不過,資本市場帶來的反彈空間,很可能只是暫時的。
通膨壓力 貨幣緊縮
正如同我在上週的專欄中提到的,俄烏戰爭帶來的產能影響與制裁,將會讓通膨維持在相對高點。因為烏克蘭與俄羅斯在能源、金屬與糧食市場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美國上週公布的個人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年增率,創了1983年以來新高,而國際農糧組織公布的1月全球糧食價格,也創下歷史新高。市場擔心的物價問題,在接下來幾個月或許都不會緩解,甚至可能會持續創下新高,而這就會加大聯準會控制通膨的壓力。
在戰爭因素緩解之後,市場仍然要面對通膨與貨幣緊縮,這些是在戰爭前就已經存在,並且讓資本市場出現明顯修正的議題。近期我們雖然可以參與戰爭不確定性消失帶來的反彈,但注意反彈過後仍然要適度減碼為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