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樸素的烏龍麵,高湯之外,就是豆皮、蛋包、魚板、海帶芽,清澈的昆布柴魚湯頭有如上等好茶的喉韻,麵條彈韌,若是做成冷麵,蘸著麵汁冰爽滑口,更能吃出手工麵條細緻的麵香。
【條通的孤獨美食家4】應酬後的解酒神器 「尚更」手打烏龍麵巷弄飄香30年

對於條通的酒客來說,「尚更」的存在是開始也是結束,可能很快的吃碗烏龍麵墊墊肚,或酒過三巡回家前,再吃一碗當收尾。「我記得小時候,晚上12點到凌晨2點是個熱門時段,爸媽就會把我們挖起來幫忙,因為客人剛從酒店出來要吃麵了。」第二代接班人王宗廉笑說。



30多年的老店,8年前從六條通搬到八條通,撤掉了吧台,空間更舒適。「這裡是以烏龍麵為主的家庭式料理,其他菜色多是搭配,條通早期很多這樣的店家,家族經營,氣氛就像回家吃飯。」曾傑森說。



已過世的初代老闆王博章,原本是木材業小開,家族跟日本人做生意,然因遇上能源危機,家道中落,於是他跑到四國香川縣的烏龍麵名店「根ッ子うどん」學習正宗的讃岐手打烏龍麵,如日本職人一絲不苟的性格,也讓尚更成為在台日人吃烏龍麵的不二之選。




「我算是日本人養大的。」現在一手包辦製麵與料理的王宗廉說,身為家中長男,在父親年邁後,原本擔任醫檢師的他毅然決定回家接班。「我爸那時跟我說,要做麵,就是2、30年的事情,對他來說,就是倒下去那天為止。」懷著對父親的感念,王宗廉從架上雙手持起麵棍,姿態如取武士刀,反覆的將麵團摺疊撖平,不使用壓麵機,全程靠手勁控制厚薄,用手感調配比例,「成份就是麵粉、水和鹽,每天空氣的濕度與溫度都會影響麵糰,若是天氣較乾,我們鹽水就會多放一點。」



其他料理如加入高湯烹得軟嫩的「玉子厚燒」,鹹甜下飯的梅花肉「肉豆腐」,或是以薑絲、肉絲煸炒,醬香逼人的隱藏版王牌「醬油炒飯」,這些暖胃不搶鏡的家常料理,猶如尚更傳承給後代的家族哲學,低調的一生懸命。
帶路人─曾傑森
高雄餐旅大學旅館管理系畢業,現任活動公關公司總監,因應酬開始接觸條通文化,進而如美食偵探般穿梭小巷,獨自尋訪低調的隱藏版美食。創立粉絲專頁「好口福株式會社 l 信社長,得滿腹」匯集許多美食同好

尚更讃岐手打ちうどん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135巷8號1樓
- 電話:02-2511-2146
- 營業時間:11:30~14:00、17:30~22:00,週日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