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慢慢來,才長久 米可白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講到拯救流浪動物,米可白打開話匣子,有好多故事可以講。
講到拯救流浪動物,米可白打開話匣子,有好多故事可以講。
已經分不清從何開始,
米可白突然跟援救流浪動物劃上等號。
撇開米可白被誤認為狗狗的名字之外,
她說其實從小就跟路上的浪浪非常親,
更別提新戲《再見之後》還跟狗一起演戲!
「沒有想到我會跟流浪動物有關。可能因為小時候的玩伴,就是外面的浪浪。從小開始接觸,直到現在跟我媽媽一起做這些事情。」米可白說家裡其實還有哥哥、姐姐,也許年紀有差距,沒有跟她一起玩,「所有朋友就是狗。」
米可白當下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狗狗跟演戲,終於有機會能一起完成。

丟掉外框 米可白

4月19日生。2005年於東森幼幼台以「葡萄姐姐」藝名出道,主持兒童節目。2010年轉型,改名米可白加入演藝圈,以《快樂孩子王》入圍第47屆金鐘獎兒少節目主持人。新戲《再見之後》預計於華視、公視台語台上映。

救援浪浪們 破除品種迷思

從那個時候開始,米可白習慣在路上逗流浪狗玩,「可能連鄰居的小狗,我也會逗牠們,最後鄰居的狗就變成我的狗。」至於援救流浪動物,她想到童年有過類似經驗,不管是路邊的死老鼠、或小鳥屍體,就挖洞埋起來,撿石頭充當墓碑。
反而是長大後,米可白因為領養狗的關係,深刻體會到流浪動物需要更多關心,漸漸地去當志工,推廣領養的概念,希望能多關注沒有品種的流浪犬,「幾乎有品種的狗都馬上被認養。」
從小到大,米可白的生活都充滿了狗狗,現在身邊就有四隻狗,母親則在老家出錢做流浪狗節育。(翻攝自米可白臉書)
至於米可白被誤認為狗的名字,她一點也不在意,「我覺得還蠻好的,也因為這層關係,讓很多人知道養寵物要用認養的方式,有的人會有品種迷思。但我覺得盡量不要購買,當你真的擁有一個狗小孩,不管是不是有品種,重點是要一輩子照顧牠,不要遇到搬家、懷孕等問題,就隨意棄養,因為對牠們來講,這等於是一種傷害。」
撇開曾伸手救援的犬隻不算在內,米可白細數從小到大養過的狗,約莫有7、8隻,當然也面對過寵物離開的生離死別,「小時候狗離開,還沒有那種傷痛,現在會有一點擔心。而且我是一個不喜歡離別的人,這件事情對我來講是很難受的。」
米可白分析過自己的個性,是比較容易跟大家融洽相處,「所以有時候很可能一起拍戲1個月、或2個月,我都覺得,每個工作人員像家人一樣。拍戲結束後分開去其他地方,還是會有一點捨不得。」
無論跟小朋友還是和動物演戲,米可白都充滿耐心,也放大自己的親切特質。

遇到熱情狗 猛被飛撲啃咬

熱愛狗狗跟演戲,看似沒有交集的兩件事,卻在新戲《再見之後》可以同時兼得,因為劇情出現了一隻狗,能名正言順跟狗一起演戲。
《再見之後》在台中市取景拍攝,工作氛圍之好,讓米可白即使沒戲的時候,也想去現場。(華視提供)
米可白說那是導演張清峰的狗,開拍前還特別接受訓練,「我覺得牠就是一個狗明星,很聰明,聽到『五四三二一』就開始演,在劇情狀態裡。丟東西出去,牠知道跑,趕快咬著東西,馬上回到原來位置。我認為狗狗是可以教育的,而且我們是用很輕鬆的方式跟牠互動,現場大家還滿歡樂的。」
「而且那隻狗就是無時無刻在我身邊,整個就是想要一直咬我,無時無刻想要騎我。」對於狗演員的熱情,米可白猜測也許牠可以感受到自己是好人,「每天都這樣,牠就是只想騎我!把牠綁起來,看到我還是要衝過來,就是用飛撲的方式!想要撲在我身上啃。」
對於拍戲時最難處理的動物跟小孩,有著親子台主持兒童節目經驗的米可白,全部都碰過,卻不認為特別難搞,「關鍵就是,必須要跟他們培養感情。對,小朋友也一樣,因為像我現在拍了一部新戲,要帶小朋友。可能嬰兒4、5個月大、和5歲多的小孩,就必須跟他們培養感情。不然我一抱,會馬上大哭,所以我覺得那是可以跟他們建立的。」

先打開極限 放下偏見成長

有些人望之卻步的合作對象,米可白皆有辦法應對,她說:「不管是狗還是小孩,都是有感受的。我覺得以前在親子台工作的關係,就比較有耐心,所以跟狗培養感情,或與小孩相處的時候,希望自己多一點點耐心,可以整個投入在劇情裡。」至於演員身分,她檢視過去的表現,其實可以更放開自我,「因為我以前太多包袱,就覺得,『欸,這樣演好嗎?』『這樣講話好嗎?』每天一直想,我好累!」
因為演戲工作,讓米可白察覺到自己的框架,也決定無論在工作或生活,都不該有太多設限。
「『我這個不要做,那個不要做!』『那妳就不要演啊!』」米可白笑說要打開自己的極限,放下那些成見,才能演好,「後來真的讓我有些許成長,應該是薛仕凌,《生生世世》我們演夫妻。覺得他很厲害的一點,是投入角色當中,沒有去想太多,他就是這個人物,所以放了百分之百的自己,在做這件事。然後我就想,『欸,我應該向他學習!』」

投入新角色 不管是否三八

「之後再接觸戲劇的時候,覺得我就是這個角色,不需要想太多。不會想說,『欸,我演這個會不會太三八?』其實都是給自己的框框太多。」米可白解釋拿到編劇給的劇本,要想辦法去理解,找到合理化的切入點,而非一直雞蛋裡挑骨頭,「編劇寫了這個故事,一定是有原因,才來合理化,『欸,她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在生活中,米可白也想離開過多的框架,「我以前比較中規中矩,什麼事情都很壓抑,想把很多事情做好。大概過了36、37歲,覺得太要求自己。前陣子又生病,忍不住會想,『為什麼我要累死自己?』」她希望新生活可以放慢步調、享受生活,也享受拍戲,「這樣才是可以長久、輕鬆的事情。」
自認個性容易跟他人相處融洽,米可白不擅長別離,內心總有捨不得。

場邊側記

救援流浪動物總是勞心又勞力,甚至破財,米可白怎麼有辦法堅持下去?答案其實很簡單,「我覺得量力而為、可以做到這些事,看牠們過得好,就覺得『哇,這麼做是值得的!』只要看牠們幸福,那就夠了。」

造型:李詩文/化妝、髮型:Abbiemakeup/服裝提供:agnès b.(P35、P36、P39)、SISLEY(P38)/場地提供:嘎啦嘎啦市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