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玩潮州2】屏東老店物產齊聚 老街綠芽迸發變身最潮市集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台灣好基金會邀請屏東在地特色產業,打造潮庄自己的「春潮集」。
台灣好基金會邀請屏東在地特色產業,打造潮庄自己的「春潮集」。
一個地方的美好,需要遇到懂它的人才能體現。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善於挖掘鄉鎮之美,長期在台東池上推動地方創生,回到自己的家鄉屏東潮州,自然希望與更多人分享百年小鎮的珍貴物產與人文。 由台灣好基金會主導的「春潮集」,不單單是一場活動、一個市集,更希望它扎根於老街,成為一年一度的地方盛事,如春芽綠葉,年年再來。
市集中遇見來自屏東內埔東片村的小農品牌「酷老頭鳳梨營」。
2016年,柯文昌在潮州西市路成立「台灣好基金會潮州辦公室」,2020年攜手南州的孩子、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蔡明介董事長推動「潮州.一點綠計畫」,邀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主任陳冠華老師與學生團隊組成「潮州小直」,將建基路上的閒置老屋重新包裝,以植栽作為媒介,幫助老街重生,讓無限可能在屏東暖陽中發芽。
開幕活動由潮州國中學生組成的「排灣貝拉青少年人聲樂團(Paiwan-pella)」,以優美歌聲拉開序幕。
團隊將老宅整修包裝,讓旅客能進入老屋探索,深入認識當地故事。
柯文昌是別人眼中的「創投教父」,但他想做的,其實很簡單,「地方創生聽起來很遠大,但我們只是跟著當地人一起發掘新生活而已,潮州過去是商業中心,大多數人都忙著討生活、賺錢,如今日子好了,有心力可以回過頭照顧這些曾被忽略的歷史文化。」柯文昌有感而發。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致力於保存與推廣鄉鎮文化。
一點綠工作站是台灣好潮州服務據點,也是年輕人參與地方創生的實踐場域。
「潮書院」用音樂說好聽的故事,由黑膠、卡帶串起原住民音樂在潮州的歷史脈絡。
透過號召建基路街坊鄉親與年輕人一同打造綠色街區的新計畫,找來地方的特色品牌、在地老店擺攤籌備市集,那日,不僅外地人忙著搜刮潮州物產,當地人也逛得津津有味。柯文昌期盼「春潮集」不僅是一場活動、一個市集,更希望它扎根於此,成為一年一度的地方盛事,如春芽綠葉,年年再來。
地方創生計畫也促進在地鄉親與外來青年的情感交流。
使用南國鳳梨自製的「鳳梨豆醬」甘甜不死鹹,可以用來燉煮鳳梨苦瓜雞湯也能蒸魚提味,或搭配白粥食用。(120元/罐)
「鳳梨果乾」無額外加糖,純天然不含防腐劑。(150元/包)
「金弘麻油花生行」於1965年創立,傳承三代,是在地人都熟悉的家鄉味。嘗鮮迷你瓶「純胡麻油」(前,125元/瓶)與「純花生油」(後,100元/瓶)很受歡迎。
「四季甜蜜坊」是潮州鎮純手工飲品店,曾在建基路以攤車販賣,使用潮州種植桑椹製作果醬,口渴時來瓶酸甜「桑椹飲」正適合。(60元/瓶)

台灣好基金會潮州辦公室

  • 地址:屏東縣潮州鎮西市路30號 
  • 電話: 08-789-7957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