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職棒窄門外番外篇】不打棒球後他當業務年薪百萬 卻見識社會險惡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即便不打棒球,劉士綱仍每週做6天重量訓練,維持自己的體能。
即便不打棒球,劉士綱仍每週做6天重量訓練,維持自己的體能。
我們跟29歲的劉士綱來到三重區的棒球場,熟悉的紅土、草地、開闊的風景,讓他有點懷念,「以前打業餘常在這邊訓練。」這天他帶來球棒、手套,與我練習傳接球,很久沒打棒球了,訂製的球棒上印著4個字,是進行斷食時對自己的精神喊話:「不吃最強。」
不打棒球後,他跑去當健康產品業務,做sales,為客戶提供斷食知識的諮詢,因為業績做得好,年薪一度破百萬,現在自己開了一家專賣阿根廷柴柴燻牛肉的食品公司。
2018年,因味全傳出籌組職棒隊的消息,職棒的窄門一度寬了,讓許多業餘甲組的棒球選手看到一絲希望。對劉士綱來說也是如此,為了參加中華職棒測試會,他做了許多準備,先是自費20萬前往美國西雅圖參加棒球訓練營,吸收更先進的棒球知識,也找了一位醫師配合,調整自己的體能狀況。
那場測試賽,在賽前就知道職棒球隊關注的只有投手,作為一壘手的他,並沒有太大的機會,唯一的渺小可能,是打出亮眼的打擊表現,但他沒打好:「有保送,也有安打,但那個安打不扎實,也被三振,打了4個投手,打完覺得很沮喪。」二次參加測試會都沒被選上,他對自己說:「算了,放棄了。」
決定放棄打棒球,心情是難過的。「努力這麼久,最後的終結,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我自我要求很高,訓練不用教練盯我,我是休息還是一直練的選手,教練也知道我很認真,就無緣。」會後悔花了20萬去美國西雅圖嗎?「不會,沒有遺憾,因為你一直想,人家為什麼會這樣訓練?也真的去學習美國的訓練方式,我現在還是會看他們訓練的影片,覺得當初的決定沒有錯。」至今,他仍一星期做6天重訓,體態保持得很好。
打棒球是因為讀國小時很胖,原本打算考田徑隊,但沒考上,於是當國小老師的阿姨,問他要不要進棒球隊?「可以先去試玩,玩一玩覺得很有趣,就轉學去了。第一個暑假超痛苦,晨操跑步跑不完,那2個月很想放棄,可是瘦很快,體力也變好,達到當初的目標,後來越打越有成就感,又很好玩。」
劉士綱目前自己創業經營食品公司賣阿根廷燻製牛肉,也舉辦烤牛肉的活動與客戶同樂。(劉士綱提供)
然而,進入棒球名校平鎮高中後,好玩又有成就感的棒球,因為80人要爭20個先發名額,成了高壓、競爭的環境,他因壓力太大,高一時得了投球失憶症,「從外野接球轉傳本壘,丟不準,直接丟地上,人家不是說拿到球像拿到手榴彈,或者拿到球沒有感覺,就是那種感覺。」教練開導,他也透過讀勵志、心靈書籍排解,在棒球體育班中,他是懂得唸書背得了課文的人,每個學期都拿書卷獎,「蠻有成就感的,反正也是不斷訓練,失望、落寞,過幾天再振作,到高二的時候克服。」雖然克服,但傳球動作始終不流暢,即便因優異的打擊能力都是3、4、5棒的中心棒次,也曾入選國訓隊,但守備傳球能力始終是個弱點,「我覺得進職棒應該不難,也隱約聽到球探的評價,我如果能守其他位置應該是有機會的,就差在傳球。」
回顧棒球生涯,劉士綱談起許多挫折,「很辛苦地在訓練,然後不能上場,你就覺得,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沒那麼認真努力,卻能夠上場?」努力的選手,看著有天賦又有教練緣的選手,心中總是羨慕的。
他的弟弟劉俊廷也是棒球選手出身,位置是投手,弟弟目前也放棄打棒球。提起弟弟,劉士綱說:「他的挫折感應該是比我更大的。」弟弟國中畢業時曾有公費到日本讀書打棒球的機會,可是家人不捨,所以放棄,後來一心嚮往職棒,然而:「正式測試前都投得很好,但是測試當天甲狀腺亢進發作,四肢無力,就沒機會了。」弟弟也曾經努力過,參加中國職棒選秀會曾被廣東獵豹隊選上,但為了進入職棒的機會,選擇不去,而是去參加兄弟隊的自主培訓,「後來也沒有被看上,他就不打了,很灰心,連業餘也不想打。」
劉士綱因為諮詢體能調整認識醫師,不打棒球後,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幫這位醫師做健康食品業務。當業務,身邊所有人都不贊成,認為他應該去讀教育學程,當個體能教練或體育老師。「我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忘記誰問我,你會賣東西嗎?你又沒賣過東西,怎麼可能做業務員?我心裡想,沒做怎麼知道?」
那時他一邊斷食,一邊做業務、辦活動。「二天吃一餐,我斷食一天的時候,頭腦異常清楚,有很多靈感,也不畏懼事情,做了再說,就臉書發文呀,想寫什麼就寫,一直發一直寫,協助那些想接觸斷食的人,幫很多人瘦下來,有些人有問題私訊我,像頭昏沒力怎麼辦?我說,這時候補充玫瑰鹽,因為你是電解質流失導致身體不舒服。」劉士綱最長的斷食紀錄,是持續12天,因此累積了大量的應對心得。
業績做得好有成就感,也為醫師經營出一群粉絲,不過:「後來那位醫生變成利益導向,他教我把穀飼牛講成草飼牛,我心裡想:『靠腰,怎麼可以叫我說謊?』我沒辦法為了錢把假的說成真的。」他驚覺那位醫師問題重重,因此選擇離開,結果醫師不滿,認為他把客人拉走,在網路上發文罵他,他提告公然汙辱,醫生又報復性反告他背信。更後來,那位醫師因醫療糾紛被許多病患提告,面臨許多訴訟。
劉士綱為了進入職棒的夢想,曾自費前往美國西雅圖棒球訓練營受訓。
這會不會讓你覺得這社會好複雜、險惡,跟以前在棒球隊的生活完全不一樣?
「對呀,有比較才知道球隊很單純。」
對劉士綱來說,以前打棒球的體悟,現在出社會後仍然還適用的,就是:「累積,棒球每天都在累積自己的技術與能力,出社會也是,不斷累積,累積更多的工作時數或者能力,你才有辦法賺更多。」
持續累積社會經驗的他,目前的感想是:「再苦,也沒有棒球訓練苦,你要忍受曬、體能訓練,努力了也不一定有機會能上場,上了場,打擊率可能3成就很強了,7成會失敗。嘖,那個挫折感,比出社會工作還來得強。」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