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急性失聰後 他讓一碗小羊肉重出江湖 一袋小羊肉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拿著一碗小羊肉的招牌羊頭鍋,李思諺(右),將經典的紅燒羊肉湯重現江湖。左為父親李明雄。
拿著一碗小羊肉的招牌羊頭鍋,李思諺(右),將經典的紅燒羊肉湯重現江湖。左為父親李明雄。
27年前,由李明雄兄弟創立、在新北市新店北宜路上爆紅的一碗小羊肉,曾帶動當地熱潮,短短100公尺內,就開了超過5家羊肉店。
2012年一碗小羊肉停業後,無意接手的李明雄獨子李思諺轉往西餐發展,直到3年前他因突發性耳聾,才停下腳步、重新檢視自己與父母緊繃的關係。今年3月,李思諺以「一袋小羊肉」為名,在網路做起冷凍宅配生意,經典的紅燒羊肉湯重現江湖,也修補遲到的親情。
就著櫥櫃下的燈光,李思諺拿著一把鑷子,小心翼翼地替羊肉除毛,「我們用的是澳洲山羊,羊肉在澳洲已經處理過了,但還是會有一些毛。這吃到嘴巴裡刺刺的,口感不好。」
下鍋燉煮前,李思諺小心翼翼地替羊皮除毛,確保口感。
上午10點準時在自家廚房開工,33歲的李思諺一點也不馬虎,穿著一身整齊的廚師服下廚,這和他過去長期在米其林餐廳工作有關。他先以蔥、薑、蒜汆燙羊肉去腥,仔細去毛後再下鍋拌入特製醬料炒出香氣,待醃上一天入味,才與獨門祕方下鍋燉煮。儘管還是半成品,但空氣中的鹹香早已直灌鼻腔、引人食指大動。

獨門祕方 講究燉煮火候

李思諺不用壓力鍋煮羊肉,他解釋:「桶子愈高,溫度流通愈差,下面煮熟了,上面還沒好,整鍋都壞去。」唯一能透露的祕方是加了整段甘蔗,「天然的東西可以把湯頭拉起來,喝起來更回甘、不會死甜。」
盯著鍋裡的羊肉,他打趣說道:「羊肉容易煮過頭,而且每隻羊的狀況都不一樣,差個5分鐘、10分鐘,就是天跟地的差別,所以我一個鍋子就處理一隻羊。像幼齒羊煮比較快,2、3個小時就可以了,有的弄到晚上6、7點肉都還沒爛。」
李思諺堅持使用34公分高的湯鍋燉羊肉,精準掌握羊肉熟度。
「那是碰到老羊啦!從早煮到晚,皮硬邦邦跟橡皮筋一樣。」原先一直待在門邊「看好戲」的父親李明雄忍不住搶著補充,「愛吃羊肉的人,就是想吃那塊煮到Q的皮。不顧火,皮馬上就硬掉,所以我們以前在新店做,也是用小鍋子煮,你看多費工?」李思諺接著說:「那時有金主拿錢說要來合作、加盟,甚至還有同業去翻老店的垃圾桶,看能不能找到祕方。」
父子口中的老店,指的正是2012年無預警停業,頗富盛名的「一碗小羊肉」。1995年,李明雄的弟弟在新北市新店區北宜路上,創立可個人獨享的羊肉湯「一碗小羊肉」。彼時雪隧尚未開通,北宜路是前往烏來、宜蘭的交通要道,店裡雖只賣清燉、紅燒羊肉湯以及麻油、羊油麵線4樣產品,依舊爆紅。在超音波清洗機公司上班的李明雄,也被找去幫忙,兄弟倆攜手打拚,2002年還一度到士林夜市開分店。

老店歇息 二代無人接手

一碗小羊肉歇業多年後,至今仍有饕客在網上發文協尋:「好希望能再次嘗到當年的味道」「那是我心中的台灣羊肉湯前二名」。另有網友當起偵探解答:「小羊肉的老闆跑路了。」甚至有爆料指老闆舉家搬到南投,員工則在花蓮及礁溪等地展店,各種評論眾說紛紜。
「那些都不是啦。」今年63歲的李明雄,說起網路流言既好氣又好笑,「我弟弟跟他老婆很會弄吃的,以前台灣人吃羊肉爐都是一大鍋,一碗小羊肉這樣的個人餐,就是他首創。後來我弟弟說:『來賣羊肉啊。』我就去跟他一起賣,想把這個生意愈做愈大,但在士林那邊遇到SARS跟士林市場改建,市場變差了、房租又高,我又移回來新店做。」
早期,一碗小羊肉下午4點開賣,李明雄早上10點進廚房煮羊肉,「開店後弟弟負責廚房,我站櫃台,賣到半夜一點休息。我們每天都很忙,客人排隊排得長…我兒子不愛念書,我弟弟就叫他去新店幫忙做羊肉,我姪女也下去弄,我們才開始賣中午時段。」
2012年無預警歇業的一碗小羊肉,至今仍有饕客上網發文協尋。
「其實我以前個性比較叛逆、逞凶鬥狠,跟人家跑去混幫派。我爸講兩句,我不爽就直接回房間鎖門、放音樂,什麼人都不想管。」李思諺是李明雄獨子,說起話來斯文中帶些靦腆,已沒了當年的戾氣。他升上國中那年,父親剛到士林展店,「他們在店裡忙,結果我在幫倒忙。半夜我常常跑出去,每天拿著吉他袋晃來晃去,裡面裝的也不是吉他,全部都是開山刀。」
李思諺打架惹事,學業跌跌撞撞,「我叔叔想把我綁在店裡。每天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忙到衣服溼了又乾、乾了又溼,坐下休息時都癱軟了。看把我操成這樣,晚上還有體力出去嗎?」
他帶著我們重回北宜路,重機與自行車不斷呼嘯而過,但過往羊肉店林立的盛況已不復見,僅剩2家還在營業,街景格外蕭條。李思諺說:「這邊以前真的很熱鬧,只要有警察來開單,就看到一堆人吃到一半衝出來移車。」
煮羊肉的關鍵技術全掌握在自家人手裡,但第二代卻漸生退意。「生意這麼好,但看我爸媽做成這樣,我覺得很辛苦。」李思諺志不在此,反而想往西餐領域發展,堂姊也不願進廚房接手。
一袋小羊肉的招牌紅燒羊肉湯,湯頭鮮甜回甘,帶皮羊肉吃來Q彈有嚼勁。
「年輕的就不喜歡、不想做,他感覺做西餐比較好。」李明雄感慨地說:「我體力沒法度,小弟跟我都很累,就想說不要做了,弟弟那邊的孩子也都沒人接。」老店歇業後,弟弟順勢退休,李明雄則回到老東家,2014年,他偶爾在網上賣起宅配的「一袋小羊肉」,沒多久又因太太生病停工。

突發耳聾 動念重啟家業

李思諺23歲退伍後去餐廳當外場,後來到台灣第一家分子料理隱丹廚上班,並進入知名義大利餐廳La Piola擔任副主廚。「以前一碗小羊肉的員工都會叫我『小老闆』,我覺得很風光,可是後來想想,這就是靠勢。人家是因為爸爸跟叔叔才尊敬我,去外面餐廳走了一圈,沒人在問你背景,我就從洗抹布、打雜、做師傅最不想做的開始,可是3年前,我突然突發性耳聾。」
李思諺(中)曾在知名義大利餐廳La Piola當副主廚。(李思諺提供)
轉頭秀出右耳上的助聽器,李思諺語氣平靜得像在述說別人的故事,「自從耳朵受傷後,每天耳鳴都很大聲,像是有一隻蟬近距離地在我耳朵旁邊叫。晚上我都要吃安眠藥跟抗焦慮藥物才睡得著,但身體上的傷害、失去一隻耳朵,才讓我看到很多。」
「我突然想起以前很多事情,哇!20年就這樣沒了,這20年我到底做了什麼?」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以前我浪費太多時間,沒有照顧父母跟2個妹妹。假如我在家工作,至少還能跟家人說到話、晚上可以一起吃飯,所以有天早上起來,我就跟我媽講說:『欸,媽,我要做羊肉。』因為耳朵受傷,才有這個契機。」

經營電商 融入西餐經驗

上午10點準時開工的李思諺,第一步先將羊肉以蔥、薑、蒜川燙去腥。
今年3月,李思諺回家接手父親經營的「一袋小羊肉」臉書粉絲專頁,販售單一口味的紅燒羊肉湯冷凍包,也把在西餐學到的食品安全衛生觀念帶回家中,「我定期送去做大腸桿菌跟沙門氏菌及防腐劑檢驗測試。」「他回來做這個我很歡喜。」李明雄吐槽兒子,「以前他跟我們沒在互動,講難聽一點,好像房客咧。他開始做羊肉,我們就會討論要怎麼做,這樣很好。」
採訪結束時,李思諺正準備出門到捷運站和顧客面交,時序步入夏季,一袋小羊肉仍有不少回頭客上門。他校長兼撞鐘,要下廚、送貨,同時也是網路粉絲團小編,並接受顧客回饋,將包裝改為可直接隔水加熱的鋁箔包,下一步還要生產自製的羊油罐頭。
李思諺使用可直接隔水加熱的鋁箔包,做起冷凍宅配生意。(550元/包;10包以上,每包499元)
「做吃的沒什麼,但是每一步都要兢兢業業,把品質顧好。」他不打算再開實體店,「我回來做羊肉最大的目的,是可以跟家人和睦相處。身體顧好,把羊肉發揚光大,人生就這樣過,錢多一點要幹嘛?也沒效啊。」
作家 林立青

顧客這麼說

獨享懷念好滋味

以前還在念書的時候,我就會去新店吃一碗小羊肉,後來本店收了,知道現在掌櫃的兒子出來接手,是整個家族唯一在做的,當然要支持一下。那個紅燒湯頭一喝下去,回憶的味道都拉起來。下班回家時電鍋熱一下,洗完澡出來,馬上就有單人獨享的羊肉湯可以喝,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