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身為兒時居住於海港城鎮的「半個南部人」卻不曾在南部品嘗過任何一家土魠魚羹,直至北部求學才知土魠魚之美味。開在蘭桂坊花園酒店正對面的「阿龍土魠魚羹」是顏永明總經理常常光顧的店,原在文化路上,近期才搬遷至現址。「阿龍土魠魚羹」掛著最傳統的那種招牌,散發出南部的樸實感,上頭寫著「現撈」兩字,特別吸引人。
飯店總經理推薦土魠魚羹、YouTuber最愛排骨酥!嘉義市巷弄美食2家竟有隱藏版點法?

每次旅行於嘉義,總覺得那豐富的人文色彩和密集的街頭巷弄小吃,完全不亞於台南,或許本身也算是半個嘉義人,似乎又多了幾分熟悉的人情味。這次入住鄰近後站的蘭桂坊花園酒店,顏永明總經理和YouTuber阿波(台南人帶路)分別推薦了必吃小吃,觀光客如我當然循香而至。
攤子上擺放著土魠魚各個部位,還有魚的內臟,色澤透著鮮度,還有一鍋用魚骨、魚頭熬製湯頭的味噌湯,看得我飢腸轆轆。吃土魠魚得看季節,每年土魠隨著東北季風而肥美,直到隔年的春天產卵前,總之採訪時,我大概是遇上了土魠魚最好吃的時節。


土魠魚羹分為紅燒和浮水,紅燒指的是現炸(生肉放在冰上,客人點了才取下油鍋炸)、浮水則是水煮的。向來喜歡香酥口感的我,點了碗紅燒土魠魚羹米粉。新鮮的土魠魚果然沒有絲毫腥味,以蛋漿包裹的魚羹,表層炸得香酥又細緻,魚肉鮮甜,湯頭則一如「嘉義口味」帶著些許甜味,卻又不及台南的甜,恰到好處。




好客的老闆娘還會推薦其他選擇,例如汆燙生蚵,又正中我這布袋人的心頭好,立刻加點一盤。對於我來說,敢用這料理手法,食材必須「特別」新鮮,蚵仔本身還得要夠肥,否則端不上桌。這盤一上桌,果然鮮度、肥度都過關,搭配蒜蓉醋醬和豆芽菜,倒是有些特別,也可以沾點芥末醬,增添滋味。
另一間「吳記排骨酥」則是YouTuber阿波(台南人帶路)推薦的,雖然他是台南人,但這間卻是嘉義人都知道的店。寫起來有些趣味,但無論如何先嘗了再說。阿波說,他來十次、十次都是大排長龍,竟然讓我抓到一個僅有兩三位客人在等的空檔,當然馬上「趁虛而入」,老闆以俐落的身手裝袋,馬上就領到令我垂涎欲滴的排骨酥。


南部人對排骨酥通常不陌生,但這吳記排骨酥外皮又薄又酥、肉質彈嫩,特別喜歡它十足入味的口感,似乎肉的纖維裡都藏著香氣,推薦一定要加點辣,更加的提味。另外,阿波也提醒記得多要「酥炸肉末」,也就是店家會提供客人額外索取炸肉剩下的屑屑,且會給到滿滿的一包,嘗起來就像是在吃零嘴,一口接一口「涮嘴」到不行。



阿龍土魠魚羮
- 地址:嘉義市東區延平街267號
- 電話:05-229-3279
- 營業時間:15:30~24:40,週四公休。
吳記排骨酥
- 地址:嘉義市西區國華街129號
- 電話:05-216-1425
- 營業時間:15:30~24:00,週二公休。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