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平底鍋搞定韓式雜菜! 道地的關鍵在煮粉絲的水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看似很複雜的韓式雜菜,其實只要一口平底鍋就能完成。
看似很複雜的韓式雜菜,其實只要一口平底鍋就能完成。
韓式雜菜因為口味甜甜鹹鹹又不辣,是老少咸宜的一道料理,裡頭除了地瓜粉絲,有肉有菜,營養相當均衡,韓國人喜歡在節日或親戚聚會時吃它,地位有如台灣的炒米粉。現在在台灣也能輕鬆買到韓式粉絲等食材,週末不妨做上一鍋,熱吃美味,放在冰箱當成常備涼菜,也別有一番風味。
做雜菜最重要的就是粉絲,台灣常見的冬粉成分以綠豆澱粉或樹薯粉為主,質地透明且細,較不耐煮,韓式的粉絲是用紅薯(地瓜)澱粉做成,色澤帶褐、直徑也較粗,歷經煮、炒後仍有Q勁,在有點規模的連鎖賣場都可以輕鬆買到。
材料可依季節或個人口味變化,只要能湊齊五色就行。
粉絲與配料的最佳比例,大約是1比1,但也可以依個人增減,喜歡吃肉或喜歡吃菜就多加點,用料也相當自由,不吃牛肉就用豬肉代替,反之亦然。韓國料理講究五行均勻,雜菜配料的大原則是要有青黑赤白黃五色,傳統會用菠菜、木耳、紅蘿蔔、香菇、洋蔥、肉絲、蛋絲等材料,既好看又可以一次攝取大量蔬菜。因為最近菠菜貴,我改用有機的小松菜,比起柔嫩的菠菜多了分脆口,也是不錯的變化。

韓式雜菜 材料

韓式粉絲⋯⋯200g

肉絲(牛豬皆可)⋯⋯200g

鮮香菇⋯⋯6朵

黑木耳⋯⋯6朵

胡蘿蔔⋯⋯中1條

洋蔥⋯⋯1顆

小松菜⋯⋯1包(約300g)

蒜頭⋯⋯6瓣

醬油⋯⋯5大匙

糖⋯⋯5大匙

芝麻香油⋯⋯少許

白芝麻⋯⋯少許

 

【蛋皮材料】

蛋⋯⋯3顆

太白粉或玉米粉⋯⋯1大匙

 

【醃肉材料】

醬油、糖、料理酒、黑胡椒⋯⋯各少許

這是一道吃刀工的菜,所有食材都要切成粗細均一的絲狀,反過來說,只要先把香菇、木耳、胡蘿蔔、洋蔥都切絲,小松菜切段、蒜頭切末,那就完成75%的進度了。肉絲可以先用醬油和糖、酒抓醃一點底味。
將蒜切末,蔬菜全部切絲,小松菜切段。
肉絲加黑胡椒、糖、醬油醃個底味。
有些很講究的食譜,會告訴你雜菜的每樣料都要分開炒,我個人是沒有要推薦你這麼做。一來我懶,能一口鍋搞定,就不要讓事情太複雜,反正最後全都要喇在一起,這樣做對味道的影響也不大;二來就是每樣材料在炒的時候都要下油,分開炒反而會攝取過多油脂。
以下是我一口鍋做完所有事的流程:
1. 先燒一鍋水,水滾後下一匙鹽,小松菜下鍋川燙,菜葉變軟馬上撈起,放涼備用。
滾水加鹽可保持菜葉翠綠,菜葉變軟就要馬上起鍋。
2. 煮菜水不要倒掉,水中加2大匙醬油、2大匙糖,放入韓式粉絲,按照包裝袋上的指示煮軟它(有的廠牌要先泡水,我買的是免浸泡,滾水煮6分鐘),撈起來,粉絲裡拌一點香油防止沾黏,備用。煮粉絲的水中加醬油和糖,是為了上色和入味,整道菜的味道融合度會更高,是做出道地雜菜的關鍵。煮完粉絲的水先裝到另一個碗中,待會翻炒時可用來調整濕潤度。
煮粉絲的水中加醬油和糖是關鍵步驟。
3. 鍋子擦乾,抹少許油,把3顆蛋和1匙澱粉打成均勻的蛋汁,下鍋攤成蛋皮,放涼切絲備用。
蛋液中加澱粉可提昇蛋皮韌性,煎的時候更不易破。
蛋液用小火煎到凝固即可翻面。
切成均勻蛋絲。
4. 在鍋中倒油,下醃好的肉絲,炒到變色即可盛起,以免肉過老。不用洗鍋,直接下蒜末,炒出香味後下洋蔥絲、胡蘿蔔絲、木耳絲、香菇絲,炒到蔬菜變軟後,倒入流程2煮好的粉絲拌炒,加醬油、砂糖調味。如果太乾,可加煮粉絲的水調整。等到均勻後,再把炒好的肉絲、煎好的蛋絲、燙好的小松菜放進鍋裡拌勻,即可起鍋。起鍋時可撒些白芝麻、淋些香油增添香氣。
肉不用炒到全熟,之後回鍋的餘熱會讓它變熟。
菇類很會吸油,可視情況補一點香油。
粉絲吸水會黏成一團,可加一些煮冬粉時的醬油水,雜菜要有點濕潤才好吃。
收汁入味後才下肉絲,拌炒均勻馬上關火。
倒入已經煮熟的小松菜、蛋絲,淋一圈芝麻油拌勻即可。
以上步驟從頭到尾都可以用一個平底不沾鍋完成,真是高C/P值的廚具啊(?)做好的雜菜可以單吃、可以配飯吃、可以包餅吃,也可以放進冰箱當成一道常備菜,為便當增色或當涼拌菜吃都不錯。
上桌前還可撒些白芝麻。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