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宣傳新書,小車利用下班時間,上直播、接受電台訪問;她的新作《給存股新手的財富翻滾筆記》登上暢銷榜多週,廣播主持人形容:「坊間很多達人分享他們的投資經驗,講的多是十幾年前的故事,讓人覺得遙遠;但小車存股分享的就是這4年的事,感覺親近多了。」
【達人理財】543法則存金融股 文科女4年資產增百萬

30歲前,中文所背景的小車覺得求財俗氣,加上投資觀念保守,只敢將薪資放在定存及儲蓄險;直到父親因病去世,留下一筆股票資產,才學投資開始存股。9年過去,這位文科女從對市場一無所知,到為自己打造一座資金水庫,現在每年被動收入已有6位數,等於每月幫自己加薪2萬元。

小車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83年
- 現職:教育行政
- 經歷:補教業
- 學歷:政大中文所
- 著作:《給存股新手的財富翻滾筆記》
投資心法
- 挑選過去10年配息穩定、股價波動小、殖利率5%以上個股
- 每年4~8月存錢,9~12月買股,1~3月最後加碼買進
- 觀察公司獲利、營運管理汰弱留強
- 金融股配置6成,台積電及成長型ETF配置4成
穩健存股 篩選5條件
政大中文所畢業的小車,長髮披肩,喜愛古典文學;新作初試啼聲,寫的卻不是新詩散文,而是教人如何存股。「我是個朝九晚五的平凡上班族,工作十多年,薪水5、6萬元;從小因為數理不好,大學讀文科,多少有些文人習氣,覺得汲汲營營求取財富,未免俗氣。」她的聲音甜美、客氣。

30歲前,小車只做定存、買儲蓄險;理財觀念保守的她,認為股市即賭場,稍有不慎就會讓人傾家蕩產,而且也認為求財真的庸俗了。直到父親病逝,留下一筆股票資產,她才被迫一步步學習了解,從1張股票是1千股開始,踏上漫長枯燥,但一定看得到成果的存股之路。
積極計畫的過去4年,小車靠著存金融股,帳上資產增加百萬元,每年被動收入達20萬元。這樣的成績,讓所有不懂K線、籌碼及財報的股市小白,燃起希望。而拆解這套鄰家般親切的理財方式,會發現只要徹底執行「543進場法則」,不需花俏高深的技法,就能達到財富穩增長目標。
小車選股有5條件。一、穩定配息超過10年以上;二、每年現金股利落差不超過1元;三、每年股價波動不超過5元;四、公司盈餘分配率7成以上;五、股息殖利率5%以上。「對喜歡賺價差的人來說,存金融股或許乏味,但站在存股立場,我寧願股價不要太會漲,因為這樣會心癢想賣出,最後又走回追高殺低、成天擔心的老路。」
深諳人性弱點,在存股路上小車寧可穩定前行,不奢求股票大漲或現金股利大放送;「存股目的在退休後能靠股利生活,景氣循環股現金股利大起大落特性,無法維持穩定的現金流。所以我偏愛華南金、合庫金、兆豐金這類官股,股價雖牛皮,但能安定人心。」
照表操課 543三原則
鎖定標的後,接著就照表操課,按543原則買進。「『5』是指每年4月至8月中旬,這5個月要忍住不買股,努力存錢;6月起,先記下存股標的除息日,並規劃買進張數。」小車解釋,公司發布股利,到除權息前股價容易走高,要壓低進場成本,就要避開在這段時間買股。
隨著公司除權息結束,到年底這4個月時間,是543原則的「4」,小車此時會開始投入資金。例如,兆豐金除息日在8月12日,她就會在8月,將事先存好的資金備妥於除息後進場;等到9月手上原本就有的存股標的現金股利落袋,再以買黑不買紅方式,逢低加碼,年底前將資金全部買完。

到了隔年1至3月,金控公司獲利開獎,此時就能估算出當年度股利,等待公司配息公告;「這3個月是543原則的『3』,因為年終獎金下來了,我就當作是最後加碼點,等3月一過又進入休兵階段,這樣周而復始,存股就會變得很輕鬆。」小車說,自己每月會從薪水提撥2萬元,再加上年終獎金及股利所得,每年約可再滾入70萬元進投資帳戶。
強調紀律 3點要觀察
對小車來說,存股強調執行紀律,但不是無怨無悔、傻存到底,買進後仍有3點觀察,包括殖利率、公司獲利及營運管理是否有缺失。「我曾買中華電,當時現金殖利率近5%,股價又穩,但近年獲利持續下滑,為搶奪市場大餅,削價競爭,獲利衰退雪上加霜;到2019年時殖利率更只剩4%,隔年我就逢高出脫,轉進玉山金。」

還有臺企銀,「2018年公司換總經理,業績提升許多,配合當時股價便宜又是官股代表,令存股族眼睛一亮,我也搭上熱潮開始買;但沒多久,公司竟接連踩雷,從華映、綠能到潤寅詐貸。最讓人傻眼的,是公司在無擔保品情況下借出13億元。若是為了拚業績而棄守放款品質,那以後肯定有踩不完的雷。」想通這道理後,小車便將臺企銀全數出清,換成華南金、兆豐金。
財商作家孫太分享,存股是條漫長且無趣的路,如何邊存股邊找樂子,相當重要。「小車能真誠面對存股心路歷程,透過實用的薪資管理及控制購物欲達到目標。」例如購物時,小車會先想這筆錢能買幾股台積電、合庫金,如果不消費而去投資,1年股息能增加多少;算過一遍,購物衝動已熄火大半。
領到股利 持續再買進
出版社行銷企劃小林是理財白紙,「我不想花心思在股市,心情跟著盤勢起伏,但小車的金融股543規律,有打動我決定開始存股,只要專注在除息後買進,不必盯盤,長期下來財富就可累積,對投資小白真的幫助很大。」
小車回憶,「兒時很少看到父親買賣股票,但每年7、8月會看到爸爸的股利通知單,就知道有錢進來了。只有一次,爸爸打電話給營業員,將獲利連年走下坡的公司全數出清,看著爸爸從容的態度,就覺得管理股票應該不會太費力,只要稍微留意手中持股營運狀況,就可長期抱著領股利。」

父親留給小車的,是南亞及亞泥2檔股票。在接手爸爸的資產後,小車開始學投資,每年領到的股利也不花掉,而是持續買進。「當時想法很單純,這些股利不是自己賺的,不好意思拿去享樂,既然是爸爸的股票生出來的,那就只好把這些錢再投回去…」
一個純粹正直的念頭,意外讓小車嘗到存股威力,開啟自己的金融存股循環,按部就班地讓財富增長;這才發現,爸爸給的禮物其實不只股票資產,而是啟發、改變她一生的無價之寶。
小車的股票配置與買進方法
- 60%金融股:官股金控股價波動小,宜做核心持股。在除息後到當年12月間一張張買進,因零股交易較貴,多以整張進場、買便宜時價。
- 40%成長股:如台積電、0050,因平日價格波動易超過除息幅度,所以用定期定額方式買零股,不刻意等到除息後再買。
- 景氣循環股:如南亞、亞泥,把握產業不景氣或股災時購入,壓低平均成本,立於不敗,待產業回春,不僅賺股利還有不錯的價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