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挖產業脈動耐心抱股 前證券主管靠3祕訣滾億元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在證券業打滾20多年的駱哥,看盡市場百態,現在專注產業研究、長期投資,賺進大財富。
在證券業打滾20多年的駱哥,看盡市場百態,現在專注產業研究、長期投資,賺進大財富。
投資圈人稱駱哥的大戶,手上管理上億投資部位,過去在證券業打滾20多年,從營業員一路做到分公司主管,歷經亞洲金融風暴、雷曼兄弟事件,看透市場起落。他曾靠短線交易,將數十萬元滾成千萬元,但身體卻每況愈下,如今年近半百的他,悟出最輕鬆獲利的方法,是深入研究產業,久抱成長股。
4月底採訪這天,台灣疫情惡化,美股連續數天重挫,台股一路下跌,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47歲的駱哥卻雲淡風輕地說,只會稍微調控持股,但仍維持億元以上部位。
能如此淡定面對市場,原來駱哥早在1997年就踏進證券業,從營業員一路做到分公司主管,期間歷經亞洲金融風暴、科技泡沫、雷曼兄弟事件,早已看盡市場的大起大落。

棄短從長 成億級大戶

他不諱言,過去熱衷短線交易,享受追漲停的興奮感,雖然20年來獲利千萬,但沒日沒夜盯盤、久坐,不僅讓近視惡化到1,700度,身體關節也出現病痛。「我做短線花的時間,完全不符合效益,換算成時薪,比上班族還要低。」
離開證券業,他將短線策略轉成長線投資,聚焦在自己能力圈的產業研究,搭配波段融資槓桿,將近千萬的投資部位翻賺數十倍,「轉成長線後,我才真的賺到最大獲利,而且還是用最輕鬆的方式。」
投資人想抓住產業趨勢、公司營運概況,法說會內容一定要掌握。
與他共事多年的投資達人股市小P形容,駱哥是很會照顧晚輩的大哥,「操作大部位時,心態非常重要,駱哥看到有人情緒受影響,都會安慰說:『保持耐心、理性』,也會提點風險。」
問駱哥如何研究產業,抓出成長股?他分享必看三大要件:一、產業爆發性,至少要能走2年以上;二、上下游供應鏈出貨狀況;三、產業是否受資金青睞,公司能否因產業發展受惠。而在具體的選股操作上,則有三祕訣。

祕訣一:讀報法說 探產業虛實

「要有敏感度,才能抓到產業面的題材。」駱哥提及最好的方法是,勤讀報章新聞、留意證交所的重大資訊,尤其勤跑台灣關鍵公司的法說會,如台積電、大立光、台塑、中鋼、兆豐金等龍頭,「運氣好還能在現場打聽到消息。」他強調,讀報、跑法說的用意,並非只是在看趨勢,更要了解產業未來發展的真實性。
舉例來說,三年前各大晶圓廠不約而同地喊出要提高資本支出,興建擴廠,同時,媒體、內外資也大喊半導體將搭AI、5G、電動車等題材需求暴增,當時如台積電、力積電、聯詠等公司,營收並沒有明顯跳漲,直到2020年才發酵,「但在營收跳漲前,整個相關族群股價已悄悄上漲,這就是股價開始反應未來的成長性。」
台中離岸風電園區逐步完工,風電產業成為市場焦點。(台中港務公司提供)
至於現階段他最看好綠電產業,讓人好奇的是,綠電過去一直是熱烈討論的題材,為何現在才看好?他說明,三大原因讓產業利多逐步實現:一、核四難重啟,缺電成國安危機,綠電題材至少走2年;二、台中港的離岸風電園區,從2年前的荒蕪空地,變成發電重鎮,上下游廠房整合、認證程序逐一完工;三、全球升息環境,高基期的電子股失去投資優勢,資金會尋找內需、低基期產業。

祕訣二:績效篩股 愛高本益比

抓出產業趨勢後,再來要挖出個股。財報中駱哥只看2個指標:營收成長率與毛利率。其中,營收以年增率(YoY)及季增率(QoQ)為主,並挑同產業中成長率最高的公司,或至少要有20%的成長,毛利率的觀察也是一樣,或至少維持30%以上。
駱哥目前看好的綠電產業,包括世紀鋼、上緯投控、大亞、中興電等。其中,營收季增率23.13%的上緯投控,毛利率雖僅12.6%,但在同族群中名列前茅,且隨離岸風電迫切需求、風機扇葉將啟動拉貨潮,毛利率可望提升,長線具潛力。
另外,駱哥特別喜歡高本益比的產業,「這代表市場投資人給這產業較高的期待。而成長性高的公司,高本益比不一定等於昂貴。」例如,2020年IC設計族群平均本益比達30倍,但隔年仍持續大漲。以力旺來說,當時股價500元,本益比超過60倍,不少投資人認為價格昂貴,但2021年底股價衝破2,500元。

祕訣三:攻能力圈 人脈增勝率

「能力圈指自己的專業,本質就是資訊優勢。」在證券業待了20多年的駱哥深知,自己的優勢在認識許多產業人士、營業員,能快速尋求消息或產業報告,「反正就是要想辦法從自身的工作產業、人脈,去找出能力圈。」
他舉例,2020年底IC設計廠智微公告,百分百併購台灣少數鑽研手勢晶片的開酷科技,他清楚毫米波雷達暨手勢控制晶片未來用途將相當廣泛,加上智微背後有個富爸爸聯發科,基本面無虞。
2020年智微科併購手勢晶片廠開酷科技,當時看好手勢產業的駱哥趁勢買進。(翻攝智微科技官網)
此時,他進一步利用人脈優勢,詢問上游廠台積電、聯電晶片的投單狀況,甚至下載熱門社群APP「小紅書」,看網友在手勢晶片上的討論熱度,發現市場反應超乎預期,便在70元附近大量買進智微,1年後300元賣出,獲利超過3倍。

跟單大戶 賠八成頓悟

談到停利,駱哥表示並未設定絕對報酬,而是觀察營收年增率,若出現衰退就會準備出場。此外,還會留意2個技術指標,股價在歷史高檔出現長黑爆量,或大戶持股比重下降。
其實過去是菜鳥營業員時,駱哥也曾犯過致命錯誤。他印象深刻地說,2007年市場大炒太陽能,偶然看到一位大客戶下了5億元在茂迪,「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筆錢買股票。當時我就拿500萬元全押,沒想到茂迪大跌,短短一個禮拜賠掉8成。」
享受退休生活的駱哥是個植物迷,擁有4百多棵蕨類植物。
「我記得那時停損後,5億元大戶還在,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陷入散戶迷思,以為跟著大戶肯定不會錯,但你永遠不知道大戶的口袋有多深,或他們有龐大的避險部位。」從此,駱哥在投資上絕對理性,而他最近正全心研究NFT,積極尋找可能的獲利模式。
現在的駱哥,投資輕鬆、生活愜意,大半輩子都與數字為伍的他,打造了一片花園,裡面種植了400多棵蕨類植物,他說,投資就像種植物,勤耕耘並且給足時間,一定會茂密成長。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