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攝影棚的常客黃世聰,6月13日下午展開馬拉松式的錄影行程前,手握咖啡現身電視牆前,指著台股盤面講解道:「今天台股大跌400點,萬五前低保衛戰可能失守,但解封概念股逆勢抗跌,長期看好的車用族群甚至紅盤作收。」
【達人理財】緊抱趨勢股空頭照賺10% 財經專家3步驟賺錢密技

遊走各大談話性節目,暢聊時事與產業分析,是財經專家黃世聰的日常。不到40歲就靠投資賺進5,000萬元,關鍵在搭上產業趨勢的順風車,從強勢突破線型找買點,緊跟法人腳步入手主流股,配合10%的機械化停損。面對今年台股大跌的市況,聰哥笑答:「把生活過好、抱持輕鬆想法穩健投資,也要懂得適時休息。」
人稱聰哥的黃世聰,財經專業全顯現在個人投資成績單,挺過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不到40歲的他,身價一躍為5000萬元。那現在呢?黃世聰笑說不方便透露,「但年獲利至少10%。」
黃世聰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73年
- 學歷:台大經濟學士、東華大陸研究所法學碩士
- 經歷:《先探投資週刊》《股市總覽》《財訊快報》記者、研究員、編輯
- 投資心法:篩選技術面突破前高的主流股,並觀察法人連日的布局狀況,再切入產業分析、比對同族群趨勢方向,賺波段財,並且嚴守10%停損
嚴控資金 靈活調整
讓人好奇的是,主攻多方市場布局的他,面對空頭來襲如何因應?「今年3月後台股來到季線、年線下方,熱錢也抽離,我就適時降低股票水位到3成以下了。」就是靠這一招資金控管,即使股災找上門,黃世聰也一派輕鬆。
「他是研究員出身,投入十多年在產業脈動上,對於景氣循環股的高低週期很清楚,又不死守基本面,一旦市場出現逆轉,就會修正看法,也調整投資組合,所以很從容。」財經專家謝晨彥道出他對黃世聰的觀察。
「想在市場長期存活,就要養成不鐵齒、不拗單與不攤平的習慣,才能維持賺多賠小的狀態。」黃世聰強調:「想在股市賺錢,要先想好怎麼賠錢。停損不能妥協,只要進場價位跌10%就走人。」他的前同事江文勝就說,當市場劇烈波動,黃世聰因做好資金控管、紀律停損,即使看錯行情,也對他無傷。
步驟一、技術面二招 找投資標的
「股票上漲勢必是由錢堆積出來的,一旦股價創下波段新高且放量表態,就是轉強訊號。」黃世聰解釋,當個股成交量攀升至約一週以來的一倍以上,加上股價攻過前波高點的帶量突破,可納入觀察並從中找買點。以2022年長榮航為例,2月15日股價一舉衝破30.55元的前波高點,且成交量爆出近48萬張大量,直逼5日前的一倍有餘,即完全符合條件。

此外,他會等股票首度突破前高,上漲約3成,確認同族群漲勢的連動性後,在股價回檔整理約10%至一半的位置介入。「技術面呈現轉強訊號,透露產業結構面出現轉變,像車用概念的富鼎、鴻海等,5月下旬股價結束整理,齊步爆量攻克前高,就可等拉回布局。」
步驟二、觀法人動向 估入場時點
以技術面鎖定標的後,黃世聰會進一步觀察法人動向,一旦發現外資或投信連續3至5日集中買超,就可以大膽進場。

再以長榮航為例,今年2月15日前外資連續5日買超共逾10萬張,投信也連5天加碼近5萬張,顯示法人資金積極進駐。判斷技術面、籌碼面都符合入場要件,黃世聰隨即於31元附近切入,這次出手賺2成出場。
步驟三、綜觀基本面 對比同族群
除了技術及籌碼面外,黃世聰也關注基本面的變動,尤其聚焦月營收成長率、季報毛利率與營益率的增減幅度,「當月營收的增速擴大,像是從個位數提高至雙位數,意謂公司業績進入短線起飛期,股價有較大的爆發力;相對來說,增速放緩,往往來到產業高峰期的轉折點,就要注意股價將提前反映基本面而率先回落。」
在檢視產業方面,黃世聰偏好對照同族群的股價表現,藉此確定中長期趨勢方向,「當類股領頭羊帶頭上攻,可以期待同業的比價空間與落後補漲行情,藉此奠定長抱信心。」事實上,2月中長榮航上攻階段,觀光旅遊產業包括華航、雄獅等也同時表態,就是明確趨勢。
趨勢與判讀相符、股價又向上拉升後,黃世聰傾向在漲逾20%時賣出三分之一持股,待上漲5成至6成、或二度跌破10日線宣告轉弱,則出脫手上持股半數;剩餘部位則不預設停利,直到自最高點滑落2成,或失守月線且彎頭往下,象徵趨勢反轉,隨即出場。
但黃世聰會斟酌行情強弱微調出場條件,像是長榮航2月突破追進,看好解封後營運自谷底翻身,不但營收年增率維持雙位數高成長,預估全年獲利達3.5元,本益比不到10倍,但他考量國際股市大環境不佳,於是選擇在4月14日刷新37元的波段新高後,如願達到2成停利點便全數出清。

穩住心情 紀律投資
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因服役而初入股市的起點,「那是1997年的事了,台股上萬點,市況異常火熱,幾乎買什麼賺什麼。我把當時手裡十幾萬元的閒錢,全都投入台積電、華通等電子股,資產快速翻上200萬元,但後來網路泡沫,因用融資重押網路股,讓獲利幾乎回到原點。」黃世聰苦笑說。
歷經財經雜誌多年洗禮,黃世聰坦言身邊最不缺消息,卻沒因此討到便宜,直到在速戰速決的期貨市場,練就倉位管理與適時停損的功夫,實踐在股市操作中,才不再做白工。他指出:「市場主力跟散戶儼然處在對立面,消息面短線參考即可,從量價關係的蛛絲馬跡,就能看出主力的心態,不用費心打探。」

即將步入知命之年,黃世聰的投資策略也在轉彎,從長時間盯盤、鎖定高報酬的期權操作,轉做房地產和美股定期定額,買進如麥當勞、星巴克等標的,只保留3至4成資金進行趨勢操作。
「把生活過好、抱持輕鬆想法穩健投資,遇到大筆賺賠要懂得休息,待心態回歸平衡後再入市,避開因信心潰散或爆棚、最容易賠錢的失控情況。」面對現在綠油油的股市行情,黃世聰給出過來人的經驗談。

而過往每月總會前往海外旅遊、考察的他,受限疫情,改以爬山健行作為每週末的例行活動。黃世聰輕鬆地說:「維持生活與心態平衡,是步上股市坦途的要訣,嚴控資金水位及停損,做好賠錢上限的準備,就算股市在高檔也能買股,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