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連4年番外篇】老兵廚師做不動 她照付全薪顧終老 四川吳抄手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紅油、醬料是川菜的靈魂,萬敏齊(右)堅持自製,中央廚房所有作業流程都由她親自把關。
紅油、醬料是川菜的靈魂,萬敏齊(右)堅持自製,中央廚房所有作業流程都由她親自把關。
「很多人說我們夫妻是餐飲業奇葩!大家以為我老公是廚師,其實他只會吃,我也是到開店前才知道什麼是抄手(餛飩)。」客家人萬敏齊43年前因另一半張正憲牽線,從食客變川菜老店老闆,找回創始老兵張治國,一方出資、一方出技術,才讓一度熄燈的四川吳抄手重新飄香,夫妻倆也因待人真誠、出手大方,讓一票老兵廚師甘願效命。
提起和四川吳抄手的緣分,故事得從一甲子前說起。萬敏齊的丈夫張正憲雖是本省人,但從小住在審計部眷村旁,與陳啟禮、白崇禧的兒子一塊長大,耳濡目染下也愛上外省菜,當時一幫人最常光顧的餐館就是張治國在西門町開業的四川吳抄手。
張正憲(右)笑稱當年投資太太開店有私心,沒想到萬敏齊(左)一做上癮,成了餐飲業女強人。
張正憲回憶:「我初中就是常客,跟老張混得很熟,他家有十個兄弟姊妹,都喊我是老十一。」後來張治國移民,四川吳抄手一度改在美國飄香,但不到10年就因經營不善關店,返台後,張治國一度在餐廳打工,有次剛好在台北街頭巧遇張正憲,張治國想東山再起,張正憲則想幫嫩妻萬敏齊找份事業來做,雙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二方人馬說定一方出技術、一方出錢,1979年萬敏齊在先生資助下,在忠孝東路四段(現址為統領大樓)重啟四川吳抄手,「那時明曜百貨也還沒蓋,只有神旺飯店的前身三普飯店。」一開業生意就火紅,200萬元投資額一個月就回本。萬敏齊自招:「我原本不懂做飯,每天跟著師傅屁股後面,他們包抄手我也跟著學,以前老師傅還自己擀皮。」
張正憲初中就吃四川吳抄手,與創辦人張治國一家感情好,妻子萬敏齊接手後,找回原班人馬掌廚,讓老滋味重新飄香。(萬敏齊提供)
在張治國的幫忙下,5位廚師都是四川來的老兵,都是當年餐館的老師傅。萬敏齊雖是餐飲菜鳥,但待人真誠,加上出手大方,「每次出國我都給大家買洋酒、高檔菸斗,廚師們都喝進口酒,大家都很喜歡我,每次師傅做菜我都在後面偷學,越學越有興趣,我都說我的廚藝是靠騙來的!」讓一票老兵廚師甘願效命。
四川吳抄手總店意外收攤,萬敏齊(右)將老員工安排至央廚,協助包抄手。
資深會計告訴我們,早年萬敏齊都開玩笑叫客人別點雞絲麵,「師傅們年紀大、做不動了,整天坐在那剝雞絲,她薪水一毛不減,感念師傅對她有恩,支付到師傅走的那天,連下一代也照顧。」總店今年初因漏水導致天花板坍塌被迫熄燈,萬敏齊依照老員工能力轉調門市與央廚,盡力做到最妥善安排。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