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鶯歌5】陶瓷禮品與台灣外交背後的祕密會員專區美食旅遊「傑作陶藝」位於鶯歌中正一路門市的二樓有一面牆,上面記錄著曾經收過傑作禮品的國家元首,以及傑作曾為政府部門製作過的頂級贈禮。文 童心怡攝影葉琳喬發布時間 2022.08.27 05: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陶藝鶯歌AR圓山大飯店外交陶瓷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鶯歌是台灣最大的陶瓷產區,雖然跟最鼎盛時期相比,現在已少了許多巨大煙囪,天空更不再是灰白,也不怕下雨之後,來不及收進屋裡的土胚溶解,化作滿地泥濘。見證過鶯歌陶瓷產業興衰的「傑作陶藝」董事長許元國,可說是見證與親自參與陶瓷產業不斷轉型的代表人物之一。許元國指著位於鶯歌中正一路門市二樓這面排滿世界多國元首的照片說,若要用一句話形容傑作在鶯歌陶瓷產業的地位,他會用「小兵立大功」。截至目前為止,已有39個台灣駐外單位使用傑作陶藝作為代表國家的贈禮,並有20位國家元首收到禮物。傑作陶藝出品的櫻花鉤吻鮭,做工精細,栩栩如生。 許元國常笑說:「讓我吹牛一下」,這其實是他的謙虛之詞,「傑作這裡沒有藝術品,就是搞文創。」對消費者來說,陶瓷品牌本來就不是一般人很熟悉的領域,傑作陶藝對普羅大眾更沒什麼知名度,但在政府部門與公家單位裡,名氣十分響亮。傑作陶藝以經營贈品市場為主,現在也開始轉向大眾消費市場,以台灣特有動物作為圖案的陶瓷釘書機,用放大鏡看,會發現其實是以中文字點綴而成。傑作創立於1909年,許元國開玩笑說,辛亥革命都還沒開始。雖是老字號,但至今這個縱橫百年的品牌,仍不顯老態,許元國回憶,自己從小在窯廠長大,在那個年代,補習班老師都會威脅學生,如果不好好讀書,就把你送去窯廠。因為製陶是勞力密集業,而且做完全身髒兮兮,被視為不好的頭路。他還說「鶯歌」這兩字很接地氣,以前鄰里常流行一句台語俗諺:「齁聽丟鶯,拍聽丟歌(好天就煙霧瀰漫,壞天就滿地泥濘)」,這就是當時鶯歌人的日常寫照。以前常有西北雨,因為陶土未燒製之前,仍是土胚,所以每當下雨,他們不像家庭主婦是收衣服,而是就連他這樣的小學生,都要趕快幫忙,一起把所有土胚搬進屋內。傑作陶藝的台灣造型瓷盤相當受到贈品市場歡迎。許元國算是家族第三代,他祖父那一代是做瓦片,在日治時期叫做「順發製瓦工場」,許元國出生後,經歷家族轉做陶水缸、下水道管線等,因為父親早逝,所以許家的陶藝事業一度發生斷層。回顧至今,許元國慶幸,當時不論如何都沒有變賣老廠房,現在老工廠聳立高大的煙囪,還被新北市政府列為市定歷史建築。在二樓還能看到傑作為美國潮牌Stüssy與法國奢侈品牌LANVIN製作的各種瓷盤禮品。(童心怡攝)在從前以考上醫科為唯一第一志願的年代,許元國說,雖然從小被老師灌輸做陶沒頭路,把陶瓷看得一文不值,但陶瓷在他眼裡,是非常有價值的文化產品。後來他將工廠重新整理乾淨,並推出「鶯歌陶藝之旅」體驗,還舉辦鶯歌陶瓷嘉年華會,當時台灣正好經濟起飛,他透過《中國時報》刊廣告,以救國團開放民眾訂購,一登出就讓報社業務電話接到手軟,掀起一陣風行。傑作陶藝將在8月26日至28日參與鶯歌產地開放日,作為限定店家,將提供期間限定的體驗與課程。(傑作陶藝提供)然而,許元國感嘆,好不容易把鶯歌的許多優秀工匠地位提升為作家、藝術家,漸漸引起政府重視,但這些藝術家卻沒有訂價策略,讓他發現若只做陶藝家代理商會發生經營危機,這也讓他思考轉型。他感謝當時的外交部長簡又新,他指示下面的人尋找能代表台灣的獨特禮品,當時傑作以台灣意象設計的陶瓷品已行之有年,但缺乏關注,然而在簡又新的授命下,傑作被看見了。聊起自己的強項,許元國打趣說,自己不會拉胚也不會畫畫、燒陶,但有個優點,就是懂得分辨美好事物,能區別出誰是林志玲、誰是如花,形容傑作能夠展露頭角、脫穎而出,大概是因為很早就注意到「越在地就越國際」的未來趨勢。傑作陶藝展示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台灣館送出的天燈造型杯具。傑作陶藝的作品曾出現在馬習會、2018~2019年APEC,以及常見於總統府、行政院與立法院致贈給貴賓的禮品;在門市二樓的館藏,還可找到一對茶杯組,原來是2010上海世博會台灣館的紀念品,杯面上一筆繪成的天燈圖案,中間空白處則是台灣的輪廓,看似簡單的小禮物,卻極具巧思。許元國不諱言,傑作沒有開在鶯歌老街上,除了比較沒有做過路客,也加上這裡沒有提供民眾體驗手拉胚或捏陶土等體驗,不過長期展出的各款陶藝作品,幾乎可以舉辦一場精彩的「國賓贈禮特展」了。許元國望向牆上的世界地圖,因為長期跟政府部門合作,讓他們從參與贈禮看出台灣的外交困境與努力方向,甚至是一些外交祕密。比如從較少收到台灣致贈禮物的國家,比如中東、非洲、中亞、東歐等,都可以顯示這些是台灣有待努力的區域。許元國語帶玄機說:「在10多年前,很少人知道前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灣時,差點不歡而散。」當時前總統馬英九一直希望跟陳雲林見面,而傑作陶藝在前一天才被緊急通知需要準備禮物,因為時間非常急迫,詢問下才得知,原來是雙方的要求直到最後一刻終於擺平,如果談不攏,就沒有後來兩人會面的歷史時刻。許元國覺得不少外交插曲,至今回想起來仍印象深刻。有一次陳雲林住在圓山飯店,但搞得神祕兮兮,圓山為了迎接國家重要貴賓不接外客,但卻始終無法得知陳雲林確切的入住日期,變成只能推估前後4、5天,對飯店經營影響很大。不過政府部門送禮,會通知傑作在貴賓抵達前一天送至會場,等於只有傑作知道貴賓何時會到。最後,圓山飯店只好打給許元國求救。許元國說,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經驗提供對方參考,告訴他哪一天會把禮物準備到,圓山飯店得到可靠情報,也很開心。讓許元國最引以為傲的研發,是將AR技術應用在陶瓷上,製作成生動有趣的禮品,能博君一笑。不過,讓許元國最引以為豪的研發,甚至藍綠都愛用的禮品,是將AR技術應用在陶瓷上。AR的想法是源自許元國的兒子許恕維。「AR技術乍看之下沒什麼了不起,但用在陶瓷上,傑作有可能是第一家。」許元國講起口頭禪,「讓我吹噓一下,當年去日本參展時,我們發現連日本都還沒應用到這項技術,由於陶瓷表面會反光,又是曲面,有一定難度。」現在包括主計處、消防局、欣葉台菜、台電等許多單位,都使用傑作的AR陶藝商品當禮物,當手機鏡頭掃到陶瓷表面的圖案,就會跑出動畫與音效,非常生動,許元國說,這個技術還曾讓日本不苟言笑的政治家在收到時禮物,發出讚嘆的神情,讓他很有成就感。傑作陶藝這幾年也積極投入再生陶瓷研究,希望能朝向永續發展。(童心怡攝)使用再生陶瓷製作的杯具,有種自然的質地與美感。傑作陶藝地址: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一路379號電話:02-2679-6166營業時間:09:00~18:00產地開放日限定課程與體驗:在董事長的藏書與玩具收藏佈置的展示空間,品嚐咖啡、玩賞陶瓷文創產品、AR陶瓷與再生陶瓷展示。期間提供天燈杯彩繪體驗、限定商品及新產品展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