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客人貨被偷他力挺 成非洲前三大針織品商 南緯實業董事長林瑞岳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林瑞岳身穿的智慧衣集結南緯的製衣技術,織進相關企業金鼎科的金屬線,崁入AiQ的傳感器,可偵測心率等身體狀況。
林瑞岳身穿的智慧衣集結南緯的製衣技術,織進相關企業金鼎科的金屬線,崁入AiQ的傳感器,可偵測心率等身體狀況。
中美貿易戰4年多來,許多公司選擇鮭魚返鄉或南向發展,創立44年的紡織老廠南緯實業,卻早在1998年就陸續設廠墨西哥、史瓦帝尼,貼近美國客戶,超前部署,只因董事長林瑞岳太習慣當先鋒。
他重效率、守承諾,曾幫客戶緊急趕出被偷的貨,從此讓訂單逐年翻倍。答應在史瓦帝尼設廠,增加當地人工作機會,即使失去關稅減免的優勢仍不撤退,堅守至今,成了非洲前三大針織品供應商。
扛住寂寞的先行者,耗資上億元投資智慧衣、金屬纖維21年,後者成為電動車車用玻璃製作的必備元件,他的未來裡,紡織業也是科技業。
採訪時間一到,南緯實業董事長林瑞岳身著西裝套裝,手上還拿著一套南緯自有品牌L'ARMURE的休閒外套,快步走入展示間,見攝影記者便問:「我可以穿這套,也可以換那套,哪一套比較好?」深耕紡織業四十多年的他,重視衣著形象,外套上的徽章閃閃發亮,細看是台灣與史瓦帝尼的國旗。
林瑞岳(右2)從事紡織業四十多年,摸布料就知材質與重量。

南緯實業董事長

  • 出生:1952年(70歲)
  • 家庭:已婚,育有2子
  • 現職:南緯實業董事長、金鼎科董事長、愛克智慧董事長
  • 學歷:逢甲大學紡織系、美國貝克大學管理科學碩士
  • 經歷:天美針織業務經理、名紡實業總經理、Young Stuff Apparel US CEO、南緯總經理
  • 休閒:植栽、高爾夫、爬山
  • 座右銘:眼光看將來、力量用現在、互相提攜
  • 經營心法:當責、協同、突破

金屬入織 首創智慧衣

70歲的林瑞岳瞇起眼睛,輕笑著說:「我是史瓦帝尼王國駐台名譽總領事,半個史瓦帝尼人,在當地投資21年。」距離台灣一萬多公里的史瓦帝尼,面積僅台灣一半,卻豎立著林瑞岳的紡織王國。南緯是台灣少數在亞洲、美洲與非洲同時擁有設計研發、染紗、織造、染整、貼合到成衣一條龍生產的成衣廠,客戶包括Nike、Adidas、美國最大熟齡服飾品牌alfred dunner及美國最大戶外運動與工裝服飾品牌威富等,2021年營收66.4億元。
南緯的客戶幾乎都是知名服飾或運動品牌,包括波士頓紅襪隊的運動服也由南緯代工。
展示間陳列著南緯製作的東京奧運日本隊外套、美國波士頓紅襪隊的運動服,還有銷往非洲百貨公司、色彩鮮豔的Polo衫,有的主打吸濕排汗、發熱保暖,也有強調環境友善的材料,但林瑞岳特別興奮地介紹幾件運動智慧衣,上頭嵌入傳感器,能記錄穿衣者的心率與運動時間等,「我們的智慧衣摸不到電線,但裡面真的是金屬線,穿在身上非常舒服,保證安全,還洗不壞。」
AiQ的智慧衣款式與一般運動衣無異,唯一不同的是其由金屬線織成,可偵測身體狀況。
衣服裡織進電線,乍聽有點驚人,其實智慧衣的金屬線,粗細僅頭髮的1/6,林瑞岳請我們觸摸,柔軟度與一般棉線無異,前英特爾執行長科再奇還曾穿著南緯的智慧衣,介紹上頭搭載的英特爾晶片。其實金屬線的獨特技術,是由南緯相關企業金鼎科生產,能將不鏽鋼抽成纖維,織成紗、布,金鼎科子公司AiQ則製作傳感器,再由南緯整合製作智慧衣。而金屬布還打進特斯拉等電動車供應鏈,用於製作汽車玻璃的耐高溫成型緩衝材,在該領域市占第一,金鼎科也於去年9月興櫃。
金鼎科的金屬線皆須經過紗線品質檢驗,以雷射偵測紗線均勻度,發現不均勻處便得停機由人工修剪。

大膽敢衝 慣當領頭羊

無論是將產線布局美洲與非洲,或研發金屬線、智慧衣,林瑞岳都是台灣業界第一人,他溫文儒雅的談吐,與大膽敢衝的經營風格反差甚大,「我很多事情都是領頭羊,一生幾乎都這樣。」
他是雲林虎尾的農家子弟,有6個兄弟姊妹,北上讀建中時,同學一半考上台大,落榜的林瑞岳重考才上逢甲紡織系,但那是台灣紡織業蓬勃發展的1970年代,「我從大學就一直看財經雜誌,總覺得將來要創業。」他在閃亮的時代看見夢正發光。畢業後陸續到成衣貿易商、面料廠上班,在天美針織做業務時竟直接告訴老闆:「在你公司我會盡力,但有一天我一定會當老闆。」
林瑞岳並非狂妄。他摸一塊布,便知材質重量,還會主動建議客人更換,「我常幫客人修正規格,換輕一點的布,但效果一樣,換一條紗,讓布的質料和結構更好,成本更低,當時我抓客人抓得很牢,答應樣品哪時候出來,一定準時。」採訪剛剛開始,他吞下最後一口水,準備空腹做下午的健康檢查,儘管2小時的訪談足令人口乾舌燥,重承諾的他仍未將採訪改期。
他將業績做到1個月2千萬元時,天美老闆真的提供公司2張桌子讓他創業,林瑞岳找來大學同學、現任金鼎科總經理蕭金沐合夥,湊齊父親賣地的錢與太太的嫁妝,以600萬元成立名紡國際。他想突破早期台灣紡織業銷售必須層層轉手的模式,「例如面料賣給成衣廠,成衣廠再賣貿易商,最後經過進口商才到品牌商,以前很多層,我當時認為必須直接接觸客人,我算是台灣很早去美國打天下的人。」
南緯總部有自己的打樣室,能隨時依客人需求調整樣品。

抓牢機會 強打速度牌

林瑞岳的英文好、膽識過人,又有過去工作累積的人脈,1980年代他串起紡織供應鏈,主動出擊找客人。他解釋當時名紡的商業模式:「我們接國外的單,買原料給台灣代工廠加工做成布,再賣客人,慢慢做到成衣,那時候紡織業非常好做,價錢、利潤都非常好,大概3年我們就竄起來到全台灣前幾名,我一直想在世界各地開展。」
與林瑞岳共事40年的蕭金沐最佩服他的拚勁:「他永遠衝在最前面,擅於貿易、創造價值。」當時林瑞岳發現美國有家百年品牌Young Stuff Apparel正面臨嚴重虧損,提議入股,「那時我和Young Stuff的老闆是Co-CEO(共同執行長),他負責業務,我負責採購、生產,合作3年,把以前虧的全部賺回來,因為我打樣、供貨速度非常快,台灣紡織的供應力相當強大,改變以前美國人跟亞洲供應商溝通不良的那塊,我也因此壯大。」
後來Young Stuff的老闆退休前想賣掉公司,退股林瑞岳500萬美元,並讓他代理亞洲市場,當時僅是染紗廠的南緯,也是林瑞岳的供應商,很欣賞他的業務能力,提議合併名紡,由林瑞岳擔任總經理,「本來我沒有工廠,有了南緯,我的目的就是上市,去世界各地開工廠。」隨著原南緯董事長年邁退休,便由林瑞岳接任董座。
美國最大熟齡服飾品牌alfred dunner與林瑞岳有革命情感,由南緯代工至今已30年。
但真正讓南緯做到上市規模的,是林瑞岳遇到機會就牢牢抓緊,和化危機為轉機的應變能力。30年前,林瑞岳與alfred dunner老闆幾次碰面後相談甚歡,對方承諾每年下單,林瑞岳便大膽做出創舉:「當時從面料供應到成衣大概要90天,我們45天就做出來。」

信任至上 和客搏感情

當客戶開始打樣,林瑞岳得知樣品用什麼紗,「那時我就敢訂紗,樣品確認了,我就敢織胚布,一般都是下訂單後才開始做,所以我總是最快交貨。我很習慣這樣跟客人交朋友,先取得信任感,再不顧一切地全力以赴。」
信任的過程,也包含考驗。某一年他出給Alfred dunner的貨在紐約被偷,對方可能損失100萬美元,林瑞岳緊急救火,答應25天趕出貨,但開出3個條件:「我拿庫存的其他胚布給他看,比原本的輕10%,他必須用這塊布。再來,萬一來不及期限內交貨,不能取消、扣錢。第三,就算他找到別的貨,也不能不要我的貨,最後20天就交貨。」蕭金沐也笑說:「面對董事長,如果講不可能,他會修理我們。」
此後,alfred dunner下單從1千萬美元逐年翻倍,「最多1年曾做到7千萬美元,我最喜歡客人有求於我的時候,那都是我們跟客人拉近距離的最大機會。」他說得興起,卻因無法進水,聲音越發沙啞。
1998年南緯上市,彼時台灣紡織業紛紛外移到工資低廉的中國和東南亞等地,林瑞岳卻看中離美國客人最近的墨西哥,加上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助力,美、墨貿易可減免關稅,雄心壯志的他和十幾家同業說好一起赴墨設廠,「結果真正去的只有我,許多人覺得墨西哥很多毒梟、槍戰,我當時找墨西哥最大的百貨集團Coppel,進駐他的工業園區,就很安全。」

與王結緣 深耕不撤退

林瑞岳坦言,紡織業必須跟著政策走,2000年美國頒布AGOA(《非洲成長機會法》),准予特定商品以低關稅或免關稅進入美國,隔年他就到史瓦帝尼設廠,「非洲雖然交期較長,可是能做大量、便宜的成衣,需要快速交貨的在墨西哥生產。」後來南緯陸續在中國、越南設廠,則專攻複雜款式,如需縫珠、繡花等工藝的服飾,完成他的世界拼圖。
南緯將人力密集的紡織廠設於史瓦帝尼,且建立織布、染色、製衣等一條龍供應鏈。(南緯實業提供)
唯獨對史瓦帝尼,林瑞岳有特別深刻的情感。他翻開幾份當地舊報紙,頭條新聞都是他與史瓦帝尼國王的合照,「當初國王曾說,他們是被貧窮打擊的國家,問我可不可以增加就業機會,我答應他。」前6年他在史瓦帝尼蓋廠,建立一條龍供應鏈,全盛時期有7千多名員工,不料2014年當地工會被迫解散、爆發罷工潮,被美國取消AGOA資格,是林瑞岳創業生涯的重大打擊。
國王很擔心南緯退出史瓦帝尼,但林瑞岳守住承諾,轉做非洲內需市場,「本來預計裁員3千人,後來只裁到1,500人,我跟國王說南緯永遠不撤退。隔沒多久,有家台灣農業公司要去史瓦帝尼設廠,我馬上投資他40%,還上了報紙,代表南緯的決心,這是我一生最聰明的決定,從此跟國王的關係一直很緊密。」目前南緯已是非洲前三大的針織品供應商,主要供貨到百貨公司,非洲廠貢獻集團營收約1/4。
林瑞岳(右)很早就到史瓦帝尼投資,與史瓦帝尼國王(中)結下深厚交情。(南緯實業提供)

父子聯手 磨合共打拚

在認賠殺出與堅守到底之間,林瑞岳通常毫不猶豫選擇後者。如同2001年南緯轉投資金鼎科,花21年研發優化,歷經連虧6年、股東退股,終於打入車用玻璃供應鏈。13年前AiQ推出智慧衣,需結合電子業、物聯網與紡織等異業,至今投資5億多元仍在測試階段,他依然樂觀看待,「它不只是一件衣服,是整個模組、功能到數據應用,要很長的時間做整合,現在很多是贊助運動選手測試。」
林瑞岳(左)21年前投資金鼎科,將不鏽鋼抽成比頭髮還細的纖維,還派駐昔日大學同窗蕭金沐(右)任職總經理。
唯一能讓他稍稍妥協的,只有兒子、南緯總經理林宗頤。提起兒子原本想開餐廳,卻為了他進公司10年、放棄餐飲夢,林瑞岳讚不絕口:「以前我參與公司很多事情,連筆記本都設計,現在他都不准我管,但是他一定會跟我講真話,有時候會說:『爸爸,那個會我開的話,可能只要你一半時間。』」
林宗頤個性直接,坦言與父親沒什麼相處時間:「他只有身為老闆,比較少身為爸爸,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雖然不會為父親說美化的場面話,拍照時他仍下意識替父親拉好外套袖口,讓林瑞岳笑說:「以前他聽我的,現在都是我聽他的,我們相處也是磨合出來,跟兒子哪有很快妥協的,有時候比太太麻煩耶。」
兒子林宗頤(左)雖然說話直接,會直接噹老爸,拍照時仍主動幫林瑞岳(右)捲袖子。

後記:當董事長最光榮的時候

跟著林瑞岳巡視樣品室,只要是男性員工,他都尊稱師傅,女性員工,他一概說是妹妹,沒有老闆距離感。提到3年前疫情剛爆發、口罩大缺貨時,他從墨西哥拿了2萬盒到台灣公司發放,1人1盒,「那時候同仁看到我就抱住我,那是做董事長最光榮的時候。」

林瑞岳(左)是沒有架子的老闆,巡廠時,所到之處都充滿歡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