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與荒涼番外篇】創作太花錢了? 倪瑞宏:放棄就是放棄沒有藉口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不只畫作,倪瑞宏的許多作品都是裝置藝術,規格龐大,一個奈何橋就很難保存了,得特別租倉庫去放。
不只畫作,倪瑞宏的許多作品都是裝置藝術,規格龐大,一個奈何橋就很難保存了,得特別租倉庫去放。
和倪瑞宏的對話,一度進入類似辯論的過程。那是第二次碰面,我們到高雄拜訪。老公寓的電鈴壞掉,她一身素裝下樓為我們開門,終於不做「仙女」打扮了。我有點慶幸:如果她每回都帶著那有點表演、有點偽裝的「人設」性格出現,我們會不會從頭到尾都做不了「正經」的討論?
但坐定後我問出的第一個問題,就已經出現碰壁狀況。那時我們已足夠瞭解她的家庭,知道其實是不用擔心柴米油鹽的中產之上,儘管大學後就決定自給自足,藝術家終究很難完全捨棄家庭給的一切資源,像倪瑞宏和我們提及自己的美學養成,是曾全家看過電影《真善美》後,跑到奧地利去尋找電影裡的場景。
或者旅遊法國,一連逛3、4天的羅浮宮。或者可以在連南下佈展的交通費都付不起時,向母親伸手借。她坦言,「我爸媽給我很大的安全感,因為再怎樣都不會餓死。」所以妳也理解,有些人因為家庭的因素,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協?
結果她說:「我覺得還是意志的問題。」
倪瑞宏大學時的成名作「仙女抽籤機」現在放在台南的朋友家,成為餐廳裡經常吸引顧客「投幣」的藝術。
是啦,任何創作,意志當然很重要,成名在望前,唯有意志能使一個人堅持下來。但還是得建立在能餵飽自己的前提下吧?或許願意為了創作餓肚子的人並不少,但如果得連家人也一起犧牲呢?如果他需要養家呢?妳同意不是每個人都能無後顧之憂地只考慮自己?總是有人,是沒有任何創作餘裕的吧?
倪瑞宏想了幾秒,像在腦中搜尋自己讀過的、認識的藝術家群像,最後還是只說:「放棄總是有藉口,因為很累啊,你要消耗你的靈魂在可能不會賺錢的事情上,可是…」
結果還是不懂嗎?那時我真的閃過「終究是仙女」的想法。不食人間煙火和不知民間疾苦的距離,或許並不那麼長。
倪瑞宏畫畫的工具簡單。
但我錯了。她舉了一個朋友的例子,是嫁給有錢人,住在高級公寓,不用上班,不愁吃穿了,「但她的作品也漸漸失去那種尖銳和大膽,連最基本的尺寸都變小了…」
面對創作,倪瑞宏是不大願意妥協的。她後來帶我們參觀畫室,小小的空間裡,設備非常簡陋,但想畫畫的人,需要的資源,有時就這麼簡單:一張從台北搬到高雄的桌面,顏料、畫筆,就夠了。再困苦的藝術家我們都聽過,對她來說,放棄就是放棄,沒有藉口的。
所以她忍受了自己沒辦法申請信用卡,還被銀行行員嘲笑,「妳到底是在做什麼職業?錢都不好好存。因為他想叫我買定存,結果我根本沒有錢。」忍受了手頭緊,「很精神分裂。我是一個仙女,但我的戶頭裡面沒有錢。」忍受了自己花2000元房租住在屋況極差的公寓裡,卻願意花5000元租倉庫放置自己的巨型裝置藝術…
那種數度將戶頭清空的義無反顧,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她最後給了非常簡單,同時非常難的答案:「因為我就是只想要把東西做好。」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