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Bombay琴酒的喜寶國際商務總監黃筠珊(Tanya)說,「最早的琴酒其實是用來『蕭喝』的便宜酒,直到Thomas Dakin的出現。」興盛於17世紀英國的琴酒,其實是來自荷蘭的杜松子烈酒,時代背景是工業革命加上英法戰爭,英國政府為了抵制法國酒,大幅調降在地蒸餾酒稅金,讓琴酒變得比牛奶還便宜,然而當時琴酒的品質極其粗劣,屬於窮人快速買醉的恩物。
讓琴酒從窮人蕭喝款躋身上流 Bombay琴酒與Thomas Dakin的故事

今年是兔年,誕生於1987年的Bombay Sapphire Gin也36歲了。如今在全球各地都可見的這款經典琴酒,常被人誤以為是迪斯可時代的產物,但其實它的源頭是17世紀的英國,更是讓琴酒從窮人喝的酒躋身上流的關鍵。

英國釀酒先驅Thomas Dakin是近代第一個把琴酒的格調拉高的人,為了追求更好的水質,他把酒廠搬到倫敦外的沃靈頓開始做優質琴酒,而他的媳婦Mary也承繼了他的優化琴酒之路,她改良傳統蒸餾器的構造,在過濾酒精蒸汽的位置設置香料籃,既是史上第一位女性琴酒蒸餾師,也是首創利用蒸氣萃香製作琴酒的人。直到今天,在Bombay的英國酒廠裡都可看到一大一小的兩座蒸餾器,分別名為Thomas和Mary,以紀念二人對琴酒的貢獻。


但Dakin的配方得以紅遍全球,卻是美國人的功勞。迷戀老英倫文化的律師企業家Allan Subin,在1950年代為了尋找一款經典琴酒而來到英國,Dakin配方的清爽、柔滑、細膩,讓他一喝傾心,於是將其引進美國,並因琴酒在英屬印度盛行,而將品牌更名為Bombay(孟買)。


80年代,以孟買星光藍寶石為名的「Bombay Sapphire Gin」問世,在原有的配方中,加入了爪哇島尾胡椒和西非天堂椒,清新的木質柑橘雜揉東方香料,純飲或作成調酒都相當爽冽富層次,讓它成為琴酒領導品牌之一。從醉漢補給品輾轉發展成紳士杯中物,這段琴酒史話聊完,感覺手中的琴湯尼,喝來更有韻味了。



喜寶國際
-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69號9樓之2
- 電話:02-2713-3143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