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現場】活著的滋味

mm-logo會員專區新聞深探
午後的牛肉麵聚會很愉快,不僅療癒病人王南(左2)、照顧者王太太(右2),也療癒了醫師林益卿(左1)和護理師黃曉君(右1)。
午後的牛肉麵聚會很愉快,不僅療癒病人王南(左2)、照顧者王太太(右2),也療癒了醫師林益卿(左1)和護理師黃曉君(右1)。
人一生能記住幾種味道?為什麼當生命接近尾聲,會獨鍾某個味道?
林益卿醫師和黃曉君護理師,幫病人王南阿伯,熬煮了1鍋他記憶中的牛肉湯,雖然味道已無法再現,卻讓王南回味了過往跟朋友的歡聚,以及自己充滿意義的一生;醫病關係也轉為深刻的朋友之情。
那是生命的滋味,人活著的確據,在面對身體衰敗和逐漸靠近的死亡中,更顯重要。
王南想煮一鍋牛肉麵,但是他現在連站都站不穩。當他看到護理師黃曉君買來的牛大骨、牛肋條、牛腱、牛肚、紅白蘿蔔跟中藥包等食材,眼神突然發亮。

想念的味道 勾起食欲

煮牛肉麵對他而言,再熟悉也不過了。921大地震後,他回到霧峰老家,在農會附近開了家牛肉麵店。說起牛肉麵,他可是專門的。那時他事業順風順水,朋友成群,他用擅長的廚藝跟美食來款待鄉親跟朋友。可是現在,他身上最活躍的是癌細胞,已從直腸擴散到肝臟了,他的肚子因腹水而腫大,全身無力,連走到門口都是奢求。病中,他想念朋友,但是,他們死的死,散的散。
早上7點半,王南就坐在廚房指揮太太煮牛肉麵,2個半小時下來,他真的累了。
1個半月前,就在王南身體越來越衰弱時,林益卿醫師和護理師黃曉君來探訪王南,這時王南的胃口已經不好了。黃曉君好奇地問起王南的過去,想看看王南有沒有什麼想念的味道,能勾起他的食欲。當王南提起他以前怎樣認真研究牛肉麵湯頭、熬煮牛肉湯,像變個人似的,雙眼銳利有神,極為健談,2人才發現王南曾是牛肉麵大廚。
隔天,林益卿就提著一鍋自己燉的牛肉湯走進王家,王南很驚喜,不敢置信,原來林益卿照著王南前一天說的牛肉湯製作的步驟,跟老婆熬煮了這鍋湯。王南吃了一碗,感受到林益卿對他的關心,他滿懷感謝地說:「等我卡有體力,我來煮一擺乎汝喫看嘜啊。」王南不斷祈求老天爺給他體力,讓他能在所剩不多的時光裡,回報醫護人員。

醫護伴病人 面對衰退

林益卿是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主任,王南是他安寧照護的病人,因為亞大附屬醫院沒有安寧病房,林益卿找了護理師黃曉君合作,一起做居家安寧。林益卿戴個眼鏡,非常有親和力。他說,每個病人狀況不同,王南雖然有血糖問題,此時標準可以稍微放寬,何況他吃得很少,想吃什麼就讓他吃。他希望王南多開心一點,多笑一點,比較重要。
對末期病人來說,最絕望的就是面對身體無止盡的疲倦跟虛弱感,還有逐漸失能;更難面對的是要在不熟的人前袒露出來。黃曉君會走入病人的生命故事中,去發現他們最在乎的事。像王南熱愛美食、重視朋友;也掛念太太照顧他,實在太辛苦了。
黃曉君(左)一來,就加入廚房一起幫忙,但她似乎不太擅長料理,問王南(右)蒜苗怎麼下刀比較好?
黃曉君剪個學生頭,有張圓潤的娃娃臉,她很喜歡跟長輩互動,或許這跟她的童年有關,她父親很早就不在她身邊,照顧長輩,是她把生命缺角補回來的方式。
她擅長照顧末期病人,會很有耐心地找出病人疼痛跟不適的原因,想辦法緩解。她也經常為居服員開班授課,講解怎麼利用舒適護理幫助病人。像她遇過臨終的阿伯,因下顎鬆弛,用嘴巴呼吸,嘴巴破皮龜裂、口腔卡住痰塊,非常痛。她想用橄欖油或苦茶油幫他做口腔護理,她問阿伯家裡廚房有什麼油?阿伯說:「只有豬油,可以嗎?」阿伯愛吃豬油拌飯,好想再嘗嘗那味道。當黃曉君用了點豬油滋潤阿伯的口腔,剝除痰塊,阿伯閉上眼,舔著油潤的嘴唇,細細享受著,那是活著的滋味,那些被生病剝奪的欲望,終於回來了一些。隔天,他安詳往生。
老人家腳趾甲很硬,不好剪,黃曉君先幫王南洗腳、將趾甲泡軟,再仔細修剪。(鄒保祥攝)
初次訪視王南,黃曉君就發現,他下肢循環不好,水腫嚴重,小腿發黑,也無法蹲下來洗腳。黃曉君想幫他洗,但是感覺他不好意思接受,她試著說服他,「腳趾縫很多細菌,洗乾淨比較不會乾裂、感染,阿姨(王太太)也比較好照顧。」從此,黃曉君得到王南的信任,原本不願吃的利尿劑,開始按時間吃,再留意他體內進出水分的平衡,王南水腫消了不少,腹水也沒再增加。

今天乎汝請 朋友相聚

「當疼痛緩解,身體比較舒服了,下一步是什麼?活得像個人,去做想做的事,留下美好的回憶。」黃曉君說,有人重視家人,想跟家人和解,得到寬恕;有人想再帶太太出去玩一次;而王南想念食物的滋味,因為那讓他想起過往開店的風光歲月,還有跟朋友相聚的暢快。
來到煮牛肉麵這天,王南才發現他根本沒有力氣,光熬牛大骨就要7小時。
王太太只好上場救援。先弄一鍋紅燒,再熬一鍋清燉。至於蘿蔔要切多大塊、米酒要放多少、味道要多鹹,都要請示大廚。但是王太太仍搞不清楚芫荽跟蒜苗到底要配哪一鍋。王太太是理髮師傅,在王南眼中,廚藝不如他,以前多是他煮給她吃。可是這節骨眼,王太太看他連拿個菜刀切洋蔥都切好久,只好代為操刀,他坐一旁指揮。黃曉君來了,加入幫忙切蔥,雖然她對照顧病人很有一套,但似乎不太擅長料理,被王南取笑,「蔥切得這麼粗,像在切蘆筍。」
在廚房坐了2小時,王南真的累了,他先回床上休息。
大塊牛肉加入紅白蘿蔔熬煉的湯汁,鮮甜甘醇。
當林益卿醫師來時,客廳桌上已擺上2鍋牛肉湯,王太太切的滷牛腱、牛筋,還另外燙了麵、冬粉跟青菜。王南被攙扶下床,慢慢走到客廳,衝著林醫師笑了笑。林益卿調皮地看著他說:「今天來乎汝請。」他來去像一陣風,等會兒還要趕回醫院開會,但是再忙,王南的邀請他都不能推辭。王南要他別客氣,盡量吃。
王南喝了一口清燉牛肉湯,覺得太淡,王太太此時忽然大叫:「啊!我忘記放鹽。」王南嘆氣說:「那牛肉跟牛腱也切得太厚,應該切薄薄的。」林醫師開玩笑說,「王媽媽也是拿刀的呢!」王南搖頭說:「可是拿剃頭刀跟拿菜刀可是差多了。」林益卿大笑。
這樣的朋友相聚,王南已經好久沒有過了。雖然他無法親手完成自己的味道,但是光是看到林醫師跟黃曉君專心品嘗的模樣,也忍不住瞇起眼睛微笑。

想要好好走 豁達開朗

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麵下肚,大家敞開心胸,聊著心裡話。王南的兒子在北部謀生,不在身邊,王南說,他看很開,只遺憾孫女才4歲,無法看她成長。
剛開始王南開刀後不再治療,決定與癌症共存時,王家曾有過拉鋸,王南兒子希望爸爸不要放棄治療,但是仍然尊重爸爸的選擇。王太太也有矛盾的情緒,有時希望老公住院治療,有時又不想讓先生受苦,王南對太太說:「我是馬,妳是龜,我走得卡快,妳走得卡慢而已,人都要走這條路…」或許仍是不捨,王太太安慰著,「你才是龜,我是馬,我會比你先走…」最後,怕氣氛太低落感傷,只好嚷著:「那我們2個都不要走。」
王南也曾很沮喪地問太太:「為啥麼我的病都袂好?」王太太一時語塞。如果能好好活,人都想活。對先生在生死間的矛盾與拉扯,她問黃曉君:「他這樣問,我要安呢講?」黃曉君拍著她的肩膀說:「妳跟他說:『不管怎樣,阮都會陪在你身邊。』」王太太眼眶紅了,點了點頭。
林益卿像老友般地跟王南話家常,關心他目前身體狀況,只希望他舒服、快樂。
1週後,王南胃口更差,體內也在出血,服用止血藥後,晚上仍痛得難受,林益卿不忍他受苦,開了嗎啡。即便再多醫療幫助可能不大,他仍忍不住問:「要打營養針或者是輸血嗎?」他想幫王南跟家人搶點時間。但王南很硬氣地回他,「嘜啦,太痛苦了。」對林益卿來說,要放下病人也很困難。2個多月的友誼因為彼此真誠相待,更加深刻。
王南說:「活到82歲夠了,我想要好好走。」他哼起歌來,「來匆匆,去也匆匆,昨夜夢,卻見你含情笑容…」王南想起老友,歌星郭金發,在舞台上唱〈燒肉粽〉唱到一半心肌梗塞走了,在這之前,他每年南下都會找他一起吃飯,如今,往事如雲煙,他唱著:「嘜怨嘆,嘜怨嘆,人生嘜怨嘆。」
王南對自己生命有清楚的主張跟見地,他對人生的豁達,願意直視死亡靠近,都讓林益卿跟黃曉君尊敬。黃曉君說:「我們都不知道自己以後面對死亡,能不能像他這麼有勇氣,他是我的老師,我會守護他跟家人到最後。」
註:完稿付梓期間,王南如願在妻子陪伴下,安然離世。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