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大咖】長尾效應的具體展現 卜學亮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卜學亮總是在不經意,悄悄地累積出巨大的總量,達到「長尾效應」。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卜學亮總是在不經意,悄悄地累積出巨大的總量,達到「長尾效應」。
在銷售經營學當中,「長尾效應」指的是那些銷售數字小、不太受到重視,但由於總量巨大,累積起來的效應遠遠超過主流產品,卜學亮就是「長尾效應」的具體展現。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卜學亮

1988年加入電視綜藝節目《TV新秀爭霸戰》出道,並以《超級星期天》〈超級任務〉單元大受歡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成為知名的開場白,也開創電視實境節目與外景節目先河。曾以《超級星期天》獲得第35、36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超級同學會》獲得第54屆綜藝節目主持人獎。2003年起,開始演出舞台劇,先後演出與果陀劇場合作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吻我吧娜娜》,今年預計演出音樂劇《淡水小鎮》。

卜學亮從綜藝節目《超級星期天》的〈超級任務〉單元,口號「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至今依然嚷嚷上口;連演12年,就要邁入300場的舞台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還有那首出片時沒紅,卻被網友相中、瞬間紅起來的〈超跑情人夢〉。

轉換舞台 為了兼顧家庭

究竟〈超級任務〉單元影響力有多深,最近房地產仲介的網路廣告,再次套用了這個單元的模式,請出卜學亮再拍一次。「當時這個邀約來的時候,我看導演或寫這個案子的企劃人員,應該小時候就是看〈超級任務〉長大的,所以很了解找人的過程是什麼。甚至後來替廣告配音的老師,也去找當時替〈超級任務〉配音的老師,配那一段口白,等於是完全復刻了當時節目呈現的型態,所以我覺得滿有趣。」
〈超級任務〉最紅的時候,卜學亮只要出門,大家都會說,「阿亮,你今天要找人?」
卜學亮說當年因為節目很紅,拍了很多廣告,經年累月不斷播放的結果,不只很多阿嬤去雜貨店會指名「阿亮牌」,連我也覺得這些廣告,好像昨天才播過似的。
不過卜學亮的演藝事業,在《超級星期天》結束後,漸漸轉型到舞台劇。起因是因為拍戲會耽誤到跟小孩相處的時間,相形之下固定時段演出的舞台劇,也能兼顧家庭、照顧家中的長輩,不知不覺當中,《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累積下來也快要演出300場。

演12年 已是心領神會

「從2011年就演了,到現在邁入第12年,一演可以演12年。通常一齣舞台劇大概一輪、兩輪,累積20幾場就很了不起,也很難遇到可以演那麼久的戲。」訪問的時候,卜學亮精準地回答出一共累積295場,加上《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全劇只有兩個演員,跟金士傑同台能維持這麼久的時間,當然讓他們累積了超越默契的純熟。
卜學亮(左)與金士傑(右)演出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即將邁入300場,是劇場界的異數。
「有些東西已經不像默契了,我們其實是很清楚,對方的一些改變。就是我們其實都感覺到每一場的獨特、不一樣。我們在演出完之後,感覺對方的不同,或是自己最近做了一些什麼小嘗試,好像這樣子的演出,更貼近角色,或者也覺得觀眾更能夠跟我們同步,所以不能用默契來講,就是很心領神會了。」
一連演出近300場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卜學亮也在人生不同階段,感受到劇中對於各種生命課題的共鳴。
但是同樣的劇情能演這麼久、看不膩,全劇又只有兩個演員,到底魅力何在?卜學亮說,故事就是老教授莫立把生命的經驗,分享給學生米奇,「導演梁志民曾說台下的每個觀眾,就像是另外一個米奇,好像進入了教授家的客廳,跟我一起在上這些課。每個觀眾帶著自己的生活經驗進來,看看教授分享他的人生經驗,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些課題,從愛情、工作、家庭、父母,還有,最大的課題就是死亡。有些課題就會跟觀眾連結在一起,明白有些事情可能會跟自己和解,或來得及補救,會原諒別人或自己。」
「所以不同階段的觀眾來看,就像我演了12年,在不同過程當中,有很多教授的一些人生經驗,在這段時間特別對他這一些分享有感覺;另外一段時間,就對另外一些分享有感。」卜學亮認為,故事是關於人生不同階段,相關種種課題的討論,這些都能給觀眾帶來認同與感動。

最平凡日 就是最特別日

不過《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演出尚未結束,卜學亮又加入了重新編排上演的舞台劇《淡水小鎮》,他說舞台劇的演員,都會想挑戰不同劇本,或跟不同的演員合作,「我是拿到好的劇本,就會很想演。」加上跟果陀劇場合作這麼久了,碰上35週年,再次推出新版的《淡水小鎮》,讓他有躬逢其勝的機會。
「《淡水小鎮》也是在提醒觀眾,要把握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卜學亮談到彩排時導演提過一句台詞,就是戲中人艾茉莉講過的,當她快死了,想要回到過去,想要挑選一段特別的時光,「可是另外一個角色就告訴她,『不用挑,妳挑最平凡的一天,最平凡的一天都是特別的一天。』有時候因為時間過得太快,忽略身邊的人,尤其跟自己、最親近的家人跟朋友,甚至父母親。」
卜學亮笑稱自己這張照片好像是「總裁」,如果他真的是「總裁」,應該是「長尾效應」的總裁!
但是戲外卜學亮也排滿了工作,相當珍惜時光,除了繼續演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排練全新版本的《淡水小鎮》,還要兼顧因去年疫情延後到今年的《ART》,儼然分身有術,但他認為這要歸功於合作演員的信賴,「《ART》也演5、60場,其實我們還在討論、切磋的階段,但曾國城、屈中恆是可以信賴的夥伴,我們很信賴對方,如果有些台詞出了什麼狀況,對方是可以補救的。演員人數少的舞台劇,很仰賴合作夥伴,上台前要讓對手知道,我這個地方大概會這樣子,不能台上臨時來,讓對手不知道、措手不及,其實是不禮貌的。」
憑藉演出經驗的累積,卜學亮同時兼顧幾齣戲並不是太大的困難,「曾經有今天在香港演一齣比較喜劇、動作比較多的戲,隔天回台北再演《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情緒轉換上會比較需要安靜、調整一下。」

洗腦神曲 多年以後爆紅

如果說舞台劇是感性的體驗,〈超跑情人夢〉的賣點就是熱鬧的節奏,但這首歌當初推出的時候,其實並不像現在這麼大受歡迎,成為炒熱氣氛的指定曲,卜學亮說:「那時我也去做過一些活動,唱過一些場,那個時候是聽不到台下有人跟你一起唱,不敢把麥克風伸出去,因為台下是不會唱的。」
現在當然不一樣了,他說:「唱校園的時候,你在台上唱的時候,台下唱得比你還大聲!那個爽度是不同的!所以當然是很開心啊!」他提到前一陣子有朋友的小孩結婚,「也邀請我去婚禮唱這首歌。他們的伴郎、伴娘,還有好朋友,4、50個人就很認真的練了〈超跑情人夢〉的舞蹈,在婚禮裡面唱。」
有人發片就紅,卜學亮的〈超跑情人夢〉卻是發片7年後開始走紅,歌詞「轟隆隆隆/隆隆隆隆衝衝衝衝」還成了網路留言迷因。
這首歌從默默無聞到異軍突起,靠的是電玩直播主,覺得歌詞搭配賽車遊戲畫面意外吻合,一路就這樣從小眾紅到大眾,他說,「就像歌詞說的「『超跑沒有在落後的』,可能跑得太前面了,所以隔了好多年後才被人家看到!」網友點評卜學亮在這年紀還可以開全麥、唱全場,比大多數偶像還讓人敬佩,他說:「要當唱跳歌手,就應該要這樣才有誠意嘛,對嘴就沒有意思了。希望體力還行的時候,就一定要唱現場。有人想看、有人想要聽的話,還是會去跳。」
卜學亮對自己的長尾效應下了一個註解,「表演就是希望得到觀眾的認同、肯定,有些東西直到現在還被他們記得的話,可以算是一個代表作。」無論在哪一個階段認識的卜學亮,都是大家的阿亮。

場邊側記

現在大家都稱呼卜學亮為「亮哥」,所以很好奇,如果他跟小亮哥坐在一起,這樣還要稱呼「亮哥」嗎?

他說以前大家都叫他「阿亮」,所以跟小亮哥坐在一起的話,就叫「阿亮」即可。不然喊「亮哥」「小亮哥」,可能還要想一下,到底是在找誰?

化妝:黃凱榆 Kai Yu Huang 髮型:美少女工作室prettycool 服裝提供:Brooks Brothers 造型:又慈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