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研究報告涉嫌抄襲一稿多投 國防大學教授遭控詐領補助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圖)爆發教授論文抄襲、詐領研究經費的醜聞。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圖)爆發教授論文抄襲、詐領研究經費的醜聞。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傳出教授涉論文抄襲、詐領研究經費的醜聞。本刊最近接獲爆料,指政戰學院新聞系主任傅文成上校的研究報告涉嫌抄襲,甚至將同一份報告稍微修改,分別向國防部、科技部申請經費共逾百萬元,以一稿多投的方式詐領補助。此外,心理及社工系副教授丁華上校的升等論文,也涉嫌抄襲2名研究生的論文,嚴重違反學術倫理。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是國軍培養政戰軍官的搖籃,不過,校內教授卻傳出涉嫌違反學術倫理、詐領補助、論文抄襲等醜聞,其中又以新聞系主任傅文成上校的情況最為嚴重。

一稿兩投 共領百餘萬

本刊最近接獲投訴,指傅文成與博士班學生顏瑞宏上校,二人聯手將研究報告稍作修改、一稿兩投,分別向國防部、科技部申請經費補助,一共獲得超過100萬元,看不下去的吹哨者向校方檢舉卻石沉大海。
政戰學院新聞系系主任傅文成,遭控一稿兩投、詐領補助。(翻攝國防大學臉書)
政戰學院博士生顏瑞宏上校(圖),被控與傅文成聯手詐領補助。(翻攝軍聞社)
吹哨者告訴本刊,傅文成、顏瑞宏共同撰寫的研究報告,第一篇題目是「台灣民眾對兩岸戰爭判斷與國防政策支持影響之實驗」,發表日期為2021年10月,經費補助單位是國防部;一年後,傅又以「危機就是轉機:台灣民眾戰略感知、媒體因素對台海戰爭態度與國防政策支持的影響」為題,向科技部申請64萬元的研究經費。
傅文成寫的2份研究報告涉嫌自我抄襲,連圖表都一模一樣。(吹哨者提供)
吹哨者指控,這二份報告根本是同一個研究案,不但研究成果90%相同,從時間軸來看,二案獲國防部、科技部經費補助的時間相差一年,但執行計畫時間重疊,深入比對後也可發現,二份報告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高度相似。

內容重覆 樣本數相同

除了這二份報告外,吹哨者也指控,傅文成2018年的研究報告「網路偽新聞的應處」,與同年6月刊登於中華傳播學刊的報告「以大數據觀點探索網路謠言的網路模因傳播模式」,相似度也極高,差別只是將「謠言」與「偽新聞」二個名詞對調。
為確認吹哨者的指控是否屬實,本刊除了透過論文比對系統Turnitin進行多次比對,也請多位學者詳讀內容研判,結果證實相關報告的確涉嫌抄襲、一稿二投,其中「以大數據觀點探索網路謠言的網路模因傳播模式」報告,有高達88%的內容引用其他人發表過的論文,而「網路偽新聞的應處」比例也達77%。
傅文成「網路偽新聞的應處」(上)與「以大數據觀點探索網路謠言的網路模因傳播模式」(下)二份研究報告的前言、動機、結論、摘要,高度雷同,且引用他人論文的比例很高。(吹哨者提供)
至於「危機就是轉機:台灣民眾戰略感知、媒體因素對台海戰爭態度與國防政策支持的影響」與「台灣民眾對兩岸戰爭判斷與國防政策支持影響之實驗」引用其他人論文的比例雖然不高,只有10%,但二篇的內容高度雷同,不僅研究時間接近,且樣本數都是804份。此外,二篇報告的前言、結論,甚至是摘要、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幾乎一模一樣。
本刊比對發現,國防部補助的研究案「台灣民眾對兩岸戰爭判斷與國防政策支持影響之實驗」共30頁,至於科技部補助的「危機就是轉機:台灣民眾戰略感知、媒體因素對台海戰爭態度與國防政策支持的影響」,雖然只有15頁,但二者內容相似,可以說一份是完整版,一份則是精簡版。
二份報告摘要都寫道:「近期美、中兩國的台海周邊軍事行動益趨頻繁…本研究以調查實驗法,檢驗台灣民眾對美國軍事行動的戰略感知程度…」內容完全一模一樣。另外,二者的研究結果「戰略感知傾向雙重明確時,民眾對戰爭風險的感知較高,而當戰略感知的明確程度上升時,負向情感會隨之降減」,也是高度雷同。

變造出處 疑規避審查

二份研究報告不只文字敘述幾乎一樣,甚至連圖表也完全相同,來源皆為「作者自繪」,另一方面,還有部分文獻的出處疑似遭刻意變造。
對此,協助本刊比對的學者表示:「這麼做應該是為了規避審查委員進一步分析比對,但不知道是不小心還是怎麼樣?二份報告的有效樣本都是804份,也太巧了吧!」
傅文成(左2)曾任大數據研究中心執行長,是軍方的明日之星。(翻攝青年日報)
學者指出,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傅文成先以完整版向國防部申請補助,再以精簡版向科技部申請經費,雖然同一個議題可以申請二次補助,但第二份報告必須要清楚註明是沿用之前哪篇著作,而且要有新的研究成果,若未提及,就是抄襲前作、一稿多投,已經嚴重違反學術倫理。
另一位學者表示,一份研究報告或論文,引用他人著作不宜超過25%,至少要有75%以上的內容必須是原創,傅文成的報告超過77%是引用他人著作,在學界已經構成抄襲。另外,他將同份報告向不同單位申請經費、一稿二投,也有極高的道德爭議,出資方應深入調查、追回研究經費。

升等論文 抄襲自學生

此外,政戰學院心理及社工系副教授、退役上校丁華,當初升等副教授的著作「重大災害事件軍隊社會工作」,也被控抄襲學生的論文。
另名吹哨者指控,丁曾任系主任,但他升等著作的所有訪談資料,均來自學生論文,連逐字稿的編碼都沒變動,直接將二名學生的論文內容「複製貼上」,國防大學還補助經費協助出版,甚至在他退役後將他回聘、繼續任教。
政戰學院心理及社工系副教授丁華遭控抄襲學生的論文。(翻攝政戰學院臉書)
吹哨者告訴本刊,丁華之前擔任主任期間,一再提醒研究所學生,寫論文要懂學術倫理,自己卻帶頭抄襲,根本是雙重標準。二名吹哨者說,他們曾附上相關報告當證據,向國防大學檢舉傅文成、顏瑞宏、丁華三人違反學術倫理,儘管鐵證如山,但審查委員、教評會卻完全不理會,傅、丁甚至還曾獲選國防部績優教師,十分諷刺。
學者指出,為爭取研究經費,大學教授向民間、政府單位遞交研究計畫的情形很常見,但若「重覆申領」就有道德爭議。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是國軍培養政戰軍官的搖籃,卻爆發多起研究爭議。(總統府提供)
事實上,除了少數想將研究經費中飽私囊的學術黃牛之外,也有部分學者為了避免研究進行期間經費用完,會有一稿多投的現象。學者強調,除了計畫執行人的良心自律,只能靠出資單位細心審查,或吹哨者檢舉揭發,才能導正這種學術亂象。

回應 國防大學:查無不法

針對相關指控,校方表示,傅文成向國防部、科技部申請經費的2份報告,實質內容、研究目的、方法與結果有顯著差異,屬一系列延續性研究;而「網路偽新聞的應處」是國防部參謀研究報告,非屬公開學術研究資料。至於丁華的升等論文,僅引述17%及11%,比例適切,無抄襲之虞。2人均查無不法。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