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內擺好食材陣,彷彿調香師先後加入柚子、蘋果、檸檬、龍眼花和橙香蜂蜜熬煮,開口第一句話不是先介紹果醬,「我怕你們等太久,做一批果醬至少2、3個小時。」
【生意經】曾月賣不到十罐果醬還得兼差養夢想 蹲10年熬出世界金牌 甜玉軒專訪

今年台灣在人稱「果醬界奧斯卡」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拿下21個獎創紀錄,其中首次奪金的林韡勳,來自台南柳營的農村,得獎前仍在打工兼差,支撐自己的果醬夢。
一個口拙青年,因太內向換過10份工作,唯獨在果醬的世界,他只需要和自己對話。為掌握水果特性,他到農場打工換宿1年,學甜點、咖啡,瞭解食材搭配,滿懷期待開店,卻不懂經營,1年多即倒店。
不顧父母勸轉行,做果醬是他唯一能被肯定的事,第4次參賽終得金,他再次開店,相信傻傻做,就能一直做下去。
4度參賽 奪金銀銅
33歲的他靦腆,說話很少超過3句,常以疑問句結尾,深怕自己講錯話,回答問題先思考半晌,更不確定時會突然蹲下慌張地說:「我要查一下。」手中柚子剝剝停停,1顆剝了1小時,受訪前他苦惱地先打預防針:「我很容易緊張耶,口才不太好。」在行銷與商品並重的時代,林韡勳不太懂包裝自己的特別,也曾經被殘酷現實淹沒。

被封果醬男孩的他入行10年,曾開店失敗,被父母逼找工作,斜槓當代課老師,支撐月收不到3萬元的果醬收入。直到今年3月以金柑結合威士忌、紅玉紅茶的「茶金」,在英國拿下有「果醬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使用酒類食材組金牌,樸拙男孩傻傻地做,機運終於敲門。
媒體報導林韡勳是台灣之光,許多訂單主動上門,有英國的外銷邀約,單位以貨櫃計,家樂福、連鎖麵包店邀請合作販售,他卻只能苦笑拒絕,「機會多了10倍以上,但我做不出來那些量,很多人要得獎果醬,可是金柑季節過了就沒有。」他曾考慮擴大規模大量生產,卻擔心:「煮的人如果不同,味道就不一樣了。」耀眼的冠軍光環下,是一位心中住著小孩的純真男子,請求記者寫他永遠18歲。

其實這是林韡勳第4度參賽,過去他曾以橙香蜂蜜、馬告、龍眼搭金柑,只拿到銀與銅牌;今年他從愛喝的紅茶得到靈感,加入富含柑橘、肉桂與薄荷香的紅玉紅茶,花一年研發搭配台灣的威士忌和金柑,不想公開祕訣的他只透露:「我是加濃茶和切碎的茶葉,連茶葉都要泡威士忌,茶香才出得來,學過甜點的才知道這招,像做蛋糕,果乾都會泡酒。」比賽的評審團主席勒帕德甚至在臉書特別點名稱讚他的果醬茶味豐厚芬芳,3種食材融合得恰到好處。

林韡勳腦中彷彿內建食材辭典,吃過的食物能自動配對成最佳組合,但他否認稱讚,「經驗啦,我大學打過很多工,做過便當店、日本料理,還去馬場顧馬、學校掃廁所…不能給我媽媽知道,不然會被唸以前都不讀書。」父母認為當公務人員才是出人頭地,他讀大學時卻對做生意感興趣,在餐廳打工時發現店長下班後在網路賣烤布蕾,收入居然比正職薪水多,「那時候開始省吃儉用存錢。」他想以熟悉的味道創業。
看書自學 市集創業
林韡勳的爺爺、奶奶過去務農,三代同堂住在台南柳營,每當種植的桑椹生產過剩,奶奶總會燒柴煮果醬,林韡勳小時候沒錢買飲料,「我們把果醬泡水變果汁,很好喝,有特別香氣。」桑椹果醬是他記憶中最甜美的滋味,充滿疼愛。但要賣果醬,他必須瞭解水果特質,退伍後到多家農場打工換宿,跟著農夫學習才知道喝牛奶長大的火龍果甜度較高,以白柚嫁接的檸檬香氣更濃,「有些有機或無毒栽種的水果賣相不好,沒有去路,還有梅子、李子這種比較酸澀的水果,都很適合加工做果醬。」說到果醬,他才放心滔滔不絕。

個性溫和的林韡勳不想與反對創業的父母起爭執,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系畢業的他準備公職考試,也到外上課學規劃品牌、架網站,看書自學做果醬,2013年從家中廚房開始,以積蓄5萬多元創「甜玉軒」,初始用單一食材製作果醬,例如鳳梨、洛神花,做失敗就給父親餵蜜蜂,熬煮被燙到、裝瓶轉蓋扭到,都是家常便飯。
公職考試落榜,他開心總算給了家人交代,可以全力衝刺事業,沒有店面,他勤跑市集賣果醬,生意卻慘到1個月賣不出10罐,1瓶220毫升的果醬售價200多元,在台南被嫌太貴,他回憶,「那時候包裝和陳列也不到位,產品放在桌上而已,攤位都沒有裝飾。」
開實體店 賠錢收場
但林韡勳的天真有種讓人想幫他的魔力,朋友看不下去,到市集義務幫他推餅乾蘸果醬試吃,買過的饅頭店、咖啡店老闆認同他用台灣農產品,提議讓他寄賣,也多了不同吃法,「可以配饅頭、咖啡,像橘子果醬搭烤牛肉很香。」

7年前和林韡勳一起在市集擺攤的朋友柯詠馨也說他人緣好,「就算拿了金牌,還是一樣真誠謙虛。」採訪這天,林韡勳帶記者到柯詠馨的喫茶店吃愛玉,且大力推薦,正好接到30人體驗課的詢問,場地有限的他,希望和柯詠馨一起主辦。林韡勳想共好的心意,讓近乎傻氣的單純成了最大魅力,朋友介紹朋友,也有農會、學校的教學邀請。

無師自通的他沒有框架,勇於搭配食材,曾結合金桔與香蕉,「可是金桔香氣太搶眼,香蕉就沒有味道。」後來他歸納出方法,「用顏色分,像玫瑰、莓果類加紅色系食材,例如紅酒,味道很搭,橘子加威士忌或白酒。」許多人甚至看到他的果醬才認識罕見的台灣水果,「台南白河有產燈籠果,味道有點像荔枝百香果,楊梅很像蔓越莓,還有以前獻給日本天皇的山刺番荔枝,香氣很濃厚。」林韡勳做過各式水果品種近百種,為了更精確掌握食材的搭配,他學甜點、咖啡和茶道,也為開店做準備。

2017年他在台南新營開實體店,想讓客人品嘗果醬的百搭,他將果醬做入蛋糕、配手沖咖啡、泡紅茶,客單價約在150元,滿懷雄心壯志卻敗在不懂掌控成本,「只要下雨沒人,蛋糕沒賣完就要丟掉,看不到的支出很多。」店面只維持1年多,不懂經營的他甚至搞不清楚當時是打平還是賠錢,「存款變很少,錢快沒了,就趕快收掉。」他臉上依舊掛著笑容,趁熬果醬的大火,把難過和著水分攪煮揮發。

當時他兼差到學校代課支撐自己繼續做果醬,問他為何沒轉行?林韡勳又語塞,想了半天,緩緩說出大學時被打工的老闆嫌太內向而多次換工作的故事,幫他歸納:「所以做果醬讓你第一次被肯定、有成就感嗎?」「應該是吧?可能我當上班族也不太適合。」原來他的疑問句來自不自信,其實都是肯定句。
聯名合作 擴展收入
他重回市集擺攤,一位英國客人建議他參加全球最大、英國舉辦的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2020年首次參賽就奪銀,4年來比賽共累積1金8銀6銅,每次得獎,知名度與生意就更好一些。今年初朋友邀約他進駐政府新打造的文創空間「辻間創生聚落」,因租金僅為市價一半,他決定再次開店,開幕適逢得金牌後,週末連樓梯都坐滿人。

這次他不賣高成本、高耗損的蛋糕,果醬搭配雪花冰和優格等,也在店裡開果醬體驗課程,攻婚禮小物與送禮市場,在地麵包店、咖啡店陸續尋求聯名合作,林韡勳多方擴展收入來源,有機會就嘗試,偶爾還做起果醋、電器等團購,只是銷量不高。
他到英國領獎時觀摩其他國家的果醬,也打開眼界,商業靈感茅塞頓開,他很欣賞日本加入金箔、櫻花的華麗賣相,「我的客人幾乎是女生,想做質地粉透、看得見花的花系列,我已經做過野薑花、茉莉花和玫瑰花,之後可以玩混搭。」
聽他說成熟生意經,還以為他心中的小男孩長大了,他又開始苦惱店內座位和製作空間不敷使用,需要大場地,「呼籲天使投資人出現,最好可幫忙經營管理,我負責生產。」他的世界甜蜜美好如果醬,實現前,總要先相信。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