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經】報業式微失衝勁 攝影記者轉行賣底片相機年收近千萬

谷口写真企画室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葉仁傑原是報社攝影記者,從底片相機拍到數位相機,因紙媒沒落、職涯面臨轉型時,決定離開舒適圈,創業開設底片相機專賣店。
葉仁傑原是報社攝影記者,從底片相機拍到數位相機,因紙媒沒落、職涯面臨轉型時,決定離開舒適圈,創業開設底片相機專賣店。
數位相機、手機已是現代人拍照主流工具,但有一群人就是喜歡拍出來充滿驚喜、富有復古懷舊氛圍的底片相機。
位在台北信義區、風格日式的谷口写真企画室是攝影師葉仁傑創立,不同於一般業者兼賣數位產品,這是台北首家堅持只賣底片相機與周邊的小店。曾任攝影記者的葉仁傑在紙媒沒落時,對未來感到茫然,決定與日籍妻子一起創業,赴日本採購二手相機整新,不僅賣貨,也教學,希望讓更多人喜歡上最單純的攝影,用心留住想留住的那一刻。
午後突來的大雨,沒能阻擋愛好者前往北市信義區邊隅的谷口写真企画室。這裡是攝影師葉仁傑開的底片相機專門店,隨著數位技術進步,大廠牌底片相機幾乎都已停產,陳列在架上的商品多是骨董,幾經轉手、飄洋過海才來到這裡。

創業資料(2017年7月)

  • 進貨:70萬元
  • 裝潢:30萬元
  • 房租:3.5萬元
  • 水電費: 0.5萬元
  • 總計:104萬元

營收資料(2024年5月)

  • 進貨:35萬元
  • 房租:10萬元
  • 人事:15萬元
  • 水電費:1萬元
  • 營收:76萬元
  • 利潤:15萬元
  • 註:營收及利潤為記者估計

紙媒式微 職涯遇低潮

進門就看見舊日新聞記者採訪時常用的4×5底片相機,原是放置布料的骨董櫃在被淘汰前被葉仁傑買回成了展示櫃,街邊拆除的老舊路燈也成了店內裝飾,裝潢充滿復古、文青氛圍,處處皆可入鏡當背景。
店名、字體很日本,相機從名古屋、大阪等地蒐集而來,「因為我老婆是日本人,谷口是她的姓氏。」
葉仁傑畢業於高職夜校設計組,早早出社會工作,「父母親是油漆工,我國中畢業沒考上公立學校,我媽叫我去學手藝,做印喜帖那種燙金。後來朋友建議我考復興美工,才半工半讀。」當時一堂攝影課,讓他對拍照產生興趣。
20240626bus001
谷口写真企画室只販售底片相機,客群以18至35歲為主。
退伍後進入廣告攝影公司,後來待過財經雜誌、自行接案。2003年台灣《蘋果日報》創刊,28歲的他被挖角到副刊,拍旅遊、時尚、美妝等,那時相機也開始了數位時代,「數位可以讓攝影玩一些以前不敢玩的方式。以前有想像過如果這樣拍會變成怎樣?但要殺很多底片才能抓到一張想要的畫面。數位可以馬上看、調整。」
在副刊待了近13年,曾以為會待到退休,「以前《蘋果日報》是第一大報,沒想到會倒。」在報社尾聲,資深文字記者離開,新進同事對拍攝內容安排相對保守、固定,加上當時工作的不確定性增高,葉仁傑的熱血也隨著紙媒式微而降溫,「覺得沒衝勁。我這個人就是怕沒方向,有方向我就衝,再累都沒關係。」
那時他與小10歲、低調不願透漏全名的「谷口小姐」才結婚2年。「我太太的外公是當年日本戰敗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人,她國中才跟著家人回家鄉,所以中文很好。」2人是在葉仁傑出差日本時相識,愛情長跑10年結婚。職涯最低潮時,幸有妻子陪在身邊。

赴日探親 萌生轉行意

20240626bus001
創業初期葉仁傑為打出名號,到處參加北中南市集活動。(葉仁傑提供)
「當時我扁桃腺發炎住院一週,醫生說很少成年人會這麼嚴重,然後開始掉頭髮,蔓延性圓形禿,大片、大片掉。」
一次陪太太回娘家,2人去逛市集,「就看到有人在賣底片相機,覺得真的有人在玩,就跟老婆說:『我們開一間底片相機店,在名古屋。』」待在新聞業10餘年,對流行敏銳,這些年文青風格當道,「當時NOMO相機很流行,覺得底片機有商機。」他坦言也是對職涯感到茫然,累積20餘年的專業技能要賺錢養家不難,卻找不回最初單純愛拍照的感覺,萌生離去念頭。
只是提出創業構想時,老婆並不贊同,「當時我工作還算穩定,辭職也是冒險。」葉仁傑原想在日本開店,「初期想說請太太顧店,我繼續台灣的工作,用薪水幫忙cover,但她覺得分隔二地不好。」溝通了2、3個月,老婆才鬆動。「她拗不過我,就講一句『你確定不會再掉頭髮,就讓你開。』我說不會。真的啊!開完這個就慢慢就好了。」
20240626bus001
Rollei 35是Rollei破產前最後推出的相機,小型化路線外觀卻更加精緻,平常鏡頭收納在機身內,滑開前方擋板後將擋板呈45度一壓,鏡頭就會伸出。(17,900元/台)
店址落腳象山附近,主要是房租考量,「省下的房租就能進更多好的商品。」不在鬧區,但仍在信義區,葉仁傑評估主要客群應是玩家與上網搜尋後確定要買的人,而非路過臨時起意的消費者。
2017年7月谷口写真企画室試營運,「我們是台北第一家單純只賣底片相機跟周邊的店。在這之前可能有些跑單幫、網拍,相機街的業者都是數位、底片都賣。我們開店以後,很多人很驚訝,原來這樣的經營模式也可以,這幾年就有類似的店出現。」
擔任攝影記者時,葉仁傑採訪過一些企業家、創業者,「他們教會我的是『官網』很重要,它是一家店、一個品牌的形象,所以我先設網站,好處是我是攝影,照片都自己拍,省下一筆錢。」

借助廉航 跨海搜相機

20240626bus001
葉仁傑(右)很感謝妻子谷口小姐(左)從日本遠嫁台灣,一路陪自己轉型、創業。
因為老婆是日本人,上游購買相對有優勢,「我們不收台灣的二手機,都來自日本。日本是底片機生產國,還有很多玩家,那些相機店不會因為賣數位相機後就都是數位,仍有很多底片相機。」
創業初期,夫妻倆每2到3週就飛一次,「還好有廉航,壓低成本。我們去一些店搜,因為那邊有住處和車,遇到中古camera展也去看。我岳父喜歡攝影,會幫忙採購。」旅遊業出身的谷口小姐,那時努力靠丈夫惡補相關知識。
為了打響名號,沒做過生意也不擅長招呼客人的二人,北中南跑了不少市集,谷口小姐興奮回憶說:「當時去高雄駁二,一群人就圍過來,20幾台一下子賣完,帶給我們很大的信心!」
20240626bus001
富士120相機測光錶+0-的顯示容易判讀,鏡頭收起來扁扁的好攜帶,全機械式不用電池也能拍攝。(29,800元/台)
客群分2類,最大宗是18至35歲的年輕人,其次是真的喜歡使用底片相機攝影、較為專業的玩家。「這市場沒有公定價,我的相機比網路上賣或是一些個人賣家價格高,但我們挑品很龜毛,師傅也把相機整理得很好。我遇過客人嫌品相不好,我直接回:『你去看看別的店,如果比我漂亮就跟他買。』他繞了一圈,還是會回來。」
谷口小姐透露初時選品,2人意見分歧,「阿傑是攝影師,希望進專業一點的,我偏向初階的,有些客人是跟風,要讓他先產生興趣。」不管老手或新手,進到谷口写真企画室,有問題都不用怕問不到,「我們和店員都會從頭到尾告知怎麼使用、怎麼拍,不能叫消費者詳閱說明書。」
20240626bus001
台灣業者製造的紙相機因拍攝當下不能直接看成果,有底片相機的驚喜感,成為谷口写真企画室唯一讓人寄賣的數位產品,也是許多外國遊客喜愛的伴手禮。(2,000元起/台)

進駐松菸 開拓新客群

經營1年多後,損益兩平。4年前,受邀進駐誠品生活新板店,「我們這一行,都想去啊!文青的殿堂耶!」只是理想與現實有落差,「百貨業客群不太一樣,搞不好我們是第一個在百貨公司設櫃、賣的東西9成是舊的品牌,每天都有人問:『為什麼要賣底片機?這還有生產喔?』」也因此,陸續幾家百貨上門詢問設點意願,葉仁傑都會仔細評估,確認對方知道自家店的特色。
後來疫情爆發,又經歷三級警戒,人潮稀疏,夫妻2人決定撤出,「我們很幸運,隔年剛好松菸有空位,就趕快去申請。」松菸二店的觀光人潮多,也是文青聚集地,開拓不少新客群。「我們有沖洗服務,取名『谷口写真現象所』,一條龍的服務,有人拍完拿來洗,覺得有趣,就一直拍下去。」
20240626bus001
除了底片相機與周邊,葉仁傑也提供沖洗、掃描成數位檔案的一條龍服務。
20240626bus001
除了底片相機與周邊,葉仁傑也提供沖洗、掃描成數位檔案的一條龍服務。
從底片相機開始的攝影人生,轉型為拿著數位相機在媒體界一路向前衝。葉仁傑坦言開底片相機店不是因為自己是玩家,務實的個性讓他以前都捨不得買工作以外的機器,「我覺得底片比較能夠讓我覺得我就是很純粹地在拍照,拍照時不用想後製要怎麼做,當下就專心構思怎麼把畫面留下來。」
在紙媒沒落、自己也漸失熱情時,他決定回到原點,要找回的除了拍照的初心,還有當時喜歡拍照的自己。
20240626bus001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兼任教師 黃仁益

專家意見

辦體驗創造需求

底片相機使用者比較小眾,目前多是年輕人,他們追求獨特色調、情懷,可能就是很多人說的文青感。谷口写真企画室有找到它的市場,加上二店位在松菸,是很多喜歡這樣風格的人聚集的地方。

老闆本身是攝影師,可以提供很多資訊,加入沖印服務,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會帶來inner loop(循環)。但僅經營底片相機會有「熱潮能持續多久」的風險,舉辦體驗活動可以吸引更多人喜歡這件事,創造需求。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兼任教師 黃仁益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