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疑監聽譯文外洩急還款 鄭文燦涉貪風暴揭祕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涉貪遭桃園地檢署聲押禁見,院方裁定以500萬元交保,他保釋後微笑步出法院。
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涉貪遭桃園地檢署聲押禁見,院方裁定以500萬元交保,他保釋後微笑步出法院。
前桃園市長、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驚爆涉及華亞科技園區開發弊案,震撼政壇!本刊掌握,檢調認定鄭文燦涉貪的關鍵證據,在於監聽白手套向妻子提到要送錢給鄭,加上行動蒐證拍到白手套拎著1只黑袋進入鄭的官邸,事隔11個月,檢調懷疑監聽譯文遭外洩,鄭文燦得知遭查辦後才急忙退款,並且稱雙方是借貸關係。全案不尋常的是,桃園地檢署因證據不足二度簽結本案,直到3年前調查官重報指揮才又立案偵辦,今年6月發動搜索,聲押白手套獲准,直指鄭文燦涉貪,鄭雖稱清白並請辭海基會董事長,但涉貪風暴仍持續延燒。
20240708inv012
桃園地院法官認為鄭文燦涉嫌重大,但無羈押必要,裁定他以500萬元交保。
7月5日,桃園地檢署懷疑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涉嫌收受華亞科技園區土地開發業者500萬元賄款,一早指揮調查局桃園市調處約談鄭文燦到案,訊後當庭將他逮捕並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不過,法院隔天裁定鄭文燦以500萬元交保,成為他難忘的57歲生日,消息傳出,震撼各界。
20240708inv012
鄭文燦親友帶著500萬元前來法院辦保,由法警戒護協助點鈔作業。

鄭文燦 小檔案

  • 年齡:57歲
  • 學歷:台大社會系
  • 經歷:海基會董事長、行政院副院長、桃園市長、行政院新聞局長
  • 爭議:台大國發所論文涉抄襲遭撤銷學位、網路流傳帶小姐開房間影片,鄭否認且提告
由於具體行、收賄發生在2017年,卻在鄭卸任副閣揆轉任海基會董事長1個多月後大動作查辦,一時間陰謀論四起,鄭文燦則發出聲明強調,他從政以來,公而忘私,不貪不取,將極力捍衛清白,並主動請辭海基會董事長職務,但相關的傳言仍不絕如縷。
20240708inv012
鄭文燦獲保後面帶微笑步出法院,旋即發表不貪不取聲明,並主動請辭海基會董事長。

監聽中提及 調查重啟

本刊掌握,全案早在7年前彭坤業擔任桃園地檢署檢察長時就已立案,前後歷經4位檢察官偵辦,都因證據不足,二度簽結,但承辦的調查局蕭姓調查官不死心,認為早已聲請監聽獲准,獲悉前台塑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楊兆麟、已退休的前台塑副總經理兼發言人侯水文,及擔任華亞科技園區重劃會主委的台塑集團顧問廖俊松等人,合資開土地開發公司,與廖在台塑集團任職的2個兒子共謀如何推動重劃案。
20240708inv012
前台塑總管理處總經理楊兆麟(圖)退休後,因投資土地開發公司涉行賄鄭文燦,以1,000萬元交保。
最關鍵的偵查依據是,2017年9月,監聽到廖俊松兒子在電話中向太太表示,將提領公司資金,帶500萬元到市長官邸給鄭文燦,調查局得知後如獲至寶,立即展開行動蒐證,果然拍到廖俊松的兒子拎著一只沉甸甸的黑色袋子進入鄭文燦官邸,不到半小時步出官邸時,已不見該只黑色提袋。
對於被指控收賄,鄭文燦應訊時矢口否認,他在偵訊過程有問必答,詳述華亞科技園區擴大案緣由,坦承認識自辦重劃會主委等人,但絕無涉貪。不過,檢方提示已遭收押的廖俊松兒子說法,表明廖子坦承送錢到官邸,將裝錢的黑色提袋放在地上時,還比了「5」的手勢,鄭則微笑地用台語回:「哉啦哉啦(即知道的意思)。」
20240708inv012
裁定鄭文燦交保的鄧姓女法官父親鄧雅文(左)曾任桃園市政府政風處長,表現深受鄭文燦肯定。圖為鄭文燦表揚鄧雅文通過客語認證。(桃園市政府提供)

主張是借貸 否認指控

對此情節,鄭文燦向檢方回稱,他沒打開袋子,不知道裡面有錢,至於袋子去向,他也稱不知道。由於檢方指控鄭文燦在隔年8月,以借貸名義還款500萬元給廖子,據傳雙方還有借據,懷疑是監聽譯文外洩,鄭文燦才在隔年急忙退款,因此,下令當庭將他逮捕並聲押,鄭文燦聞言只有一臉無奈,情緒未見明顯起伏,另一方面,被控行賄的楊兆麟在偵訊時也全盤否認。
至於檢方為何二度簽結此案?原因在於廖子僅從公司帳戶提領420萬元,與500萬元的賄款兜不攏,加上僅有廖與妻子一段錄音對話,款項是否真用來行賄或遭廖挪用不得而知,因此才未打草驚蛇發動搜索,但調查局認為廖另覓80萬元現金,湊足500萬元才交給鄭文燦,蕭姓調查官仍不斷找新證據報請檢方調查。
全案重啟偵辦的另一關鍵,是去年8月檢察人事異動,檢察長俞秀端欽點黑金組資歷不深的司訓所55期檢察官陳嘉義,從黑金組主任檢察官康惠龍手上接下此案,升任襄閱主任檢察官的康惠龍,仍操盤全案且負責另覓辦案團隊成員,找來2位主任檢察官加入專案小組。但因案情曲折,且爆出洩密疑雲,加上是否因土地開發公司內部黑吃黑,演變成政治行賄仍不得而知,過程中一名素以辦案驃悍著稱的主任檢察官,還婉拒加入團隊。
20240708inv012
本案的承辦檢察官陳嘉義(圖)曾獲桃園市家暴防治工作有功人士獎,卻遭前女友指控是恐怖情人,最後賠錢和解收場。(聯合知識庫)

突襲式傳喚 態度配合

專案小組今年6月3日首度對此案發動約談,傳喚楊兆麟、侯水文及廖家父子等5人到案,除楊獲請回,其餘4人均遭聲押禁見獲准。
20240708inv012
台塑退休副總侯水文(圖)因投資土地開發公司涉行賄鄭文燦,上月遭檢方聲押禁見獲准。
6月21日檢方再度傳喚楊兆麟,懷疑他是行賄案的幕後總舵手,向法院聲押,不過,法院諭知350萬元交保,檢方抗告後,院方仍維持交保裁定,但將保釋金加碼至1,000萬元。
直到7月5日清晨,檢調決採突襲方式,趁鄭文燦前一天從日本返台之際,一早6點半即持傳喚通知書約談他到案,由於檢調前後曾四度向法院聲請搜索票遭駁,無法搜索鄭宅,因此採取「強行傳喚」方式要求鄭到案,且多次向鄭文燦明示,是他自己主動配合到案說明,但桃檢否認當時有開拘票。
20240708inv012
桃園地院裁定鄭文燦以500萬元交保,限制住居及限制出境出海。
不過,即便鄭文燦是被告,司法機關仍須給予準備答辯的時間,專案小組採奇襲偵查的意味相當濃厚,過去監察院已認為「傳並拘」侵害當事人權益,多次約談法務部官員要求改進,法務部也三令五申要各檢察機關嚴守程序正義,但鄭文燦對檢調突如其來的動作相當配合,並未計較,仍同意前往應訊。

農地納徵收 重劃爭議

這起行賄案起因於鄭文燦在桃園市長任內,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華亞科學園區)擴大方案,由於華亞科技園區飽和,鄭文燦提出擴大方案及變更都市計畫,將工五擴大範圍至50公頃,全案從2017年進行討論,隔年由經濟部、內政部與桃市府達成共識並擬定都市計畫,2019年開始辦理地方說明會。
20240708inv012
華亞科技園區占地158公頃,共108家高科技等廠商進駐,約25,000名員工在此上班,產值驚人。
該區段徵收約50公頃土地,其中25公頃作為華亞科技園區產業用地,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已通過該案,去年底送交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審議。不過,一旁有塊約9.5公頃、非擴大方案計畫中的農地,因地目不符規定,無法納入區段徵收,由楊兆麟等人投資的土地開發公司認為有利可圖,因此夥同地主們向桃市府申請自辦重劃。
20240708inv012
華亞科技園區擴大範圍至50公頃,開發利益破數百億元,全案送交內政部審議中。
檢調掌握廖家兒子的監聽譯文及送錢等證詞,加上專案小組認為鄭文燦主導重劃案,並曾指示市府經濟發展局多次開會審議,儘管該筆農地於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時,依法應納入區段徵收,但送請內政部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審議,最後並未通過。

鉅額開發案 疑點重重

無獨有偶,與鄭文燦類似的案例,是前嘉義縣長張花冠被控在2013年立委任內,涉收受嘉義縣大埔美香草藥草生物科技園區開發廠商3,000萬元賄款,協助廠商取得土地設定和展延融資,嘉義地檢署依貪汙罪起訴後,一、二審皆判張花冠無罪,最高法院在2016年駁回檢方上訴,全案定讞。
張花冠辯稱3,000萬元是與廠商的借貸,加上法院認為她和承辦開發案的農委會及嘉義縣政府人員,彼此間無「行政一體」的上下隸屬關係,縱使立委為反映民意或居中協調,不管有無從中獲得金錢利益,相關行為未必和職務上行為有關,不能因此認定成立收賄罪。
這2起案件中如何解釋金流至關後續審理,張花冠及鄭文燦都主張是借貸關係,2案最大差異是,大埔美案由經建會在2004年通過科技園區BOT開發案,後來開發廠商自行停工,被縣府解約;但華亞科技園區旁的9.5公頃案胎死腹中,直接被內政部擋了下來,顯見鄭文燦使不上力,因此他有無藉由職務索賄?對價關係是否成立?勢必成為法院攻防的重點。
20240708inv012
鄭文燦(右)遭聲押不成改交保後,總統賴清德(左)強調,檢調不分黨派,不問何人,只要涉及非法都應查辦,勿枉勿縱。
桃園地方人士指出,華亞園區擴大工業區土地近年買賣平均價格最高1坪10萬元,工業區近2年喊到每坪30萬元,若變更案通過,估計1坪將有20萬元的利潤。以9.5公頃、換算約2萬8,737坪計算,該筆土地重劃後的利潤高達57億餘元,加上吸引一堆科技產業入駐可帶動桃園發展,潛在開發利益超過數百億元,500萬元賄款是否足以利誘鄭文燦上下其手不無疑義。

前台塑高層 關鍵被告

本案的另一關鍵被告楊兆麟也大有來頭,他年近90歲,畢業於成大會統系,早年在第一銀行任職,負責放款,1964年離開一銀,轉進當時成立僅有10年的台塑。因能力極強,備受經營之神王永慶賞識,台塑總管理處成立沒多久,即升任總經理室主任,一手統籌台塑集團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成本控制概念,舉凡集團內部的原物料採購、資金調度、工程營建、制度建立、追蹤考核等,全由他負責,除了王永慶、王永在兩兄弟外,號稱台塑集團權力最大的人。
鄭文燦曾任行政院發言人、新聞局長、桃園市議員、桃園市長及副閣揆,屬新潮流核心成員,歷練完整,足智多謀,一度被視為綠營角逐總統的熱門人選,甚至有「大阿哥」或「胖周瑜」之稱。如今他面對的承辦檢察官陳嘉義,曾揭發時任檢察長彭坤業接受前法務部長邱太三請託案,導致彭下台,但監察院二度討論皆未通過邱太三彈劾案。
20240708inv012
桃園地檢署前檢察長彭坤業(圖)曾遭陳嘉義指控關說,最後慘遭拔官下台。
重啟本案偵辦的另一關鍵人物桃園地檢署檢察長俞秀端,明年1月任期屆滿將卸任,在檢察長6年任內,曾待過連江、花蓮、彰化及桃園地檢,常搶占新聞版面。3年前俞秀端在花蓮擔任檢察長時,發生太魯閣號撞工程車導致出軌意外,造成49死慘劇,她親臨現場指揮辦案,深獲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肯定。
20240708inv012
主導鄭文燦涉貪案偵辦的桃園檢察長俞秀端(圖),明年1月任期屆滿,未來動向備受各界矚目。
只是,日前二度發現列車與事故現場的隧道出現大量罹難者頭蓋骨等遺骸及遺物,遭被害者家屬痛罵離譜且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儘管有此爭議,加上桃園地檢近來風波不斷,但偵辦鄭文燦涉貪案仍引起各界高度矚目,至於全案的真相為何?仍有待司法盡速查明。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