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半島1】走進排灣族祕境!在會浮動的草原上奔跑 跟姥姥學做花圈與部落美食會員專區美食旅遊來到恆春半島的牡丹鄉,可以跟著排灣族部落嚮導穰懹(右)帶著我們在濕地草原奔跑,為了不掉進泥水裡,不顧一切奔跑的感覺,讓人好像回到童年的純粹快樂與自由。文 童心怡攝影何宗昇發布時間 2024.09.25 11:57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4.09.25 11:57 臺北時間祕境恆春半島排灣族屏東恆春部落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提到恆春半島,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墾丁」,這裡沒有火車抵達,就算搭高鐵從高雄開車、坐公車也還要2小時,在地人自嘲這裡就是史瑞克中的「FAR FAR Away Land」,因此「FAR FAR Away Festival」誕生了,中文名為「半島花花生活節」,從2024年10月4日至10月13日,希望藉著旅行、運動與藝文,邀請大家來恆春挖掘動人的故事、發現海洋與山林的美麗地景、跟著族人走進部落體驗手作與祕境。「姥姥們的柴燒日常—走進部落」行程的集合地點「我就知道原住民風味餐」,平常也是一間餐廳。製作Cinavu前,先採集有助消化的假酸漿葉。跟著第2屆「半島花花生活節」主辦單位「火箭人實驗室」團隊的腳步,從恆春鎮沿著199縣道來到牡丹鄉的「我就知道原住民風味餐」,這裡是「姥姥們的柴燒日常—走進部落」的舉辦場地,平常也是一間餐廳。Cinavu的做法是包進小米、糯米與豬肉。傳統的Cinavu使用柴火炊煮。煮好的Cinavu美味又可口,是排灣族的傳統佳餚。我們跟著部落嚮導穰懹,採集假酸漿葉、動手包傳統佳餚Cinavu,再跟著部落老奶奶一起編織傳統花環,才發現原來花環有階級之分,戴上自己製作的花環,今天大家不再是遊客,而是部落的一份子。在穰懹引領下,大家一起走進排灣族祕境—東源部落的水上草原,在當地族人的認知中,這裡屬於部落禁忌之地,如果沒有當地人帶領,不能隨便進去。跟著部落老奶奶學習製作花環,才發現第一步最困難。要將花環做成適合自己頭圍的大小前,得先將第一層的葉子插滿。戴上色彩繽紛的花環後,每個人都從訪客變成部落的一份子。從小在都市長大的我們,很少光著腳丫踩在地上,尤其是知道濕地草原水最深的地方可能有90公分後,很怕一不小心,就會踩進水深及腰部的泥巴裡,不過越緊張害怕,越有可能踩到深處。穰懹笑說,浸在泥巴裡越深的人,代表得到的祝福越多。我們在草原上牽著手、跳起舞,奮力的歡呼,聽著深谷裡的回音,最後還要比賽從草原中心快速奔跑回陸地那種「輕功水上飄」的樂趣,濕地草原的迷人之處,就是學會放飛自我,感受雙腳與大地接觸的快樂與自由。穰懹帶著大家在水上草原唱歌跳舞,體驗原住民小朋友的童年時光。水上草原是因濕地植物盤根錯節生長在含水量高的沼澤泥地,形成特殊的濕地草原型態,一不注意就會讓整個下半身插在土裡。半島花花生活節日期:2024年10月4日至13日官網:https://www.launcher.com.tw備註:「姥姥們的柴燒日常—走進部落」,預計在10月6日14:00、10月12日15:00舉行,全程約3至4小時,包含製作食材、編織材料及保險,999元/人,詳情請洽官網。我就知道原住民風味餐地址:屏東縣牡丹鄉牡丹村牡丹路100之7號(位置199縣13K)電話:08-883-0787營業時間:09:00~19:00,週三公休。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