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中午,中度颱風山陀兒從高雄小港登陸,隔天清晨5點半,中央氣象署解除颱風警報,雖然不到一天,但是它的路徑詭譎多變,前前後後對台灣的影響超過一週,甚至創下高雄出現17級強風、高屏連放4天颱風假、47年來第一個直接登陸高雄的颱風、第一個10月登陸高雄的颱風、登陸前警報時間最久的颱風與基隆單日雨量破400毫米等6項紀錄。
【封面故事】南強風北暴雨 謎颱山陀兒連創6紀錄

秋颱山陀兒上週襲台,緩慢的速度、謎樣的路徑,釀成南強風、北暴雨的特殊災情,共造成4人死亡、7百多人受傷,還創下17級強風、高屏連放4天假、登陸前警報時間最久等6項紀錄。雖然颱風從南部登陸,但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輻合效應,導致基隆北海岸降下暴雨,引發土石流、淹水災情。此外,屏東安泰醫院颱風期間發生重大火災,釀成8人死亡、75人受傷的悲劇,檢警消及衛福部已介入調查,希望盡快釐清原因、追究責任。
路徑罕見 動向難預測
即便山陀兒最終在高屏上空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後瓦解,但台灣南北不少地方遭受強風暴雨侵襲,甚至颱風過後還因外圍環流影響,持續傳出淹水、土石流等災情,一共造成4人死亡、七百多人受傷,威力驚人。

山陀兒颱風是在9月28日成形,中央氣象署先於29日上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隔天凌晨發布陸上颱風警報,10月1日一度變成強烈颱風,但接近台灣時強度略減,最後以中度颱風等級登陸高雄,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10月分從高雄登陸的颱風。

由於導引氣流不明確、缺乏牽引力量,山陀兒颱風以罕見的路徑影響台灣,速度緩慢、變化多端,登陸前山陀兒滯留在台灣西南方許久,導致氣象署難以預測其強度及動向。相較過去其他颱風快速移動,山陀兒在台灣外圍逗留的時間非常久,影響範圍也很廣,因為行進緩慢,還被網友戲稱為「山拖兒」。

歷經4天 創登陸紀錄
陸上颱風警報發布後,高屏地區10月1日停班停課,隔天全台地方政府通通跟進放颱風假,山陀兒3日正式登陸後,各地又放了1天颱風假,除了全台連放2天颱風假外,高屏、新北部分地區因後續災情繼續放假,其中高屏連放4天假,創下停班、停課時間最久的紀錄。

山陀兒颱風在台灣西南部滯留打轉期間,外圍環流為台灣東半部迎風面帶來大量降雨,再加上與東北季風產生交互作用,造成基隆、北海岸及北部山區出現驚人暴雨,除此之外,山陀兒也夾帶強風登陸高雄,沿海普遍出現13級以上強陣風,其中高雄二個港口更測得17級強風,創下紀錄,風力遠大於氣象署預估的14級強陣風。

氣象署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表示,山陀兒颱風路徑罕見,從南邊北上、再往西南部的高雄登陸,上一個這樣登陸的颱風是1977年的賽洛瑪,當時對南部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帶來暴雨 衝擊北海岸
氣象署指出,秋天的颱風相當多變,不易預測,就台灣的地理位置而言,大多數颱風會從東半部登陸,從高雄或西南部登陸相當少見,另外,由於山陀兒的移動速度過於緩慢,發布警報之後,歷經4天又4個小時才登陸,也創下紀錄。

另一方面,雖然山陀兒從南部登陸後逐漸轉弱成熱帶性低氣壓,但後續暴雨卻嚴重衝擊基隆、北海岸,基隆氣象站10月3日測得累積雨量達408毫米,創下該站78年來的日雨量紀錄。
氣象署專員林定宜解釋,基隆、北海岸豪大雨的主要原因,除了山陀兒外圍環流帶來的東南風,配合東北季風產生輻合效應,再加上北海岸一帶地形抬升的交互作用,才會產生這麼大的效應。

山陀兒的強風橫掃高雄、屏東,恐怖的災情畫面到處可見,包括民宅雨遮遭狂風掀起、餐廳2樓外牆整片被吹落、高雄港區貨櫃碼頭4噸重的空貨櫃被吹起翻倒等,街道市容滿目瘡痍,看起來十分驚悚。不僅南部地區遭山陀兒肆虐,北部的基隆、北海岸以及新北的瑞芳、金山等地,也因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暴雨成了重災區。
3日上午,瑞芳地區大雨滂沱,位於瑞芳高工後方的邊坡傳出坍方災情,當日傍晚,瑞芳「阿美家園」唯一聯外道路的邊坡土石崩塌,交通中斷,導致180名住戶受困;4日凌晨,基隆「海中天社區」邊坡也因豪雨引發大規模土石走山,多輛汽機車遭掩埋,此外,當天基隆多處地區更陸續發生大小不一的土石流及淹水災情。

另一方面,北海岸從4日下午開始下起暴雨,金山單日雨量突破600毫米,釀成淹水災情,包括金山老街、陽金公路都被大水淹沒,一對夫婦下午外出遇到溪水暴漲遭沖走,隔天清晨尋獲已不幸罹難,2人的女兒聽聞噩耗在社群平台悲痛發文:「最無條件疼愛我的爸爸、媽媽,呵護我一輩子的爸爸、媽媽都沒了!他們只是想回家!」看了令人鼻酸。
包含金山夫婦在內,山陀兒颱風一共奪走4條人命、造成七百多人受傷,另2名死者分別為花蓮一名男子在家中修樹,不慎自3米高處墜落;台東一名男子開車撞到路邊落石,傷重不治。

醫院失火 救災更困難
除了山陀兒的風雨導致傷亡,颱風襲台期間,位處暴風圈中心的屏東縣還發生一起重大火災意外,釀成8死、75傷的慘劇!
3日早上7點多,屏東東港安泰醫院突傳火警,火勢猛烈、黑煙密布,雖有三百多名患者被緊急疏散,但仍有8人因為逃生不及喪命,其中7人為住院病患,另1人則是醫院員工,由於火災在暴風雨期間發生,救災、疏散更加困難,警消在風雨中花了近6小時,直到下午1點多,才將火勢完全撲滅,起火原因,初步研判是2樓配電室線路老舊所致。

除了檢警消持續調查起火原因、追究民刑事責任,衛福部也首度依《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責成醫策會啟動調查。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醫預法》的精神不是為了究責,而是要了解是否有系統性問題或管理疏失,加以改善,同時提供其他醫療機構檢視內部是否有需調整之處。

山陀兒謎樣的路徑,詭譎難測,在在考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應變能力,從颱風侵襲前的預防、颱風假放或不放,一直到災後重建、未來防風防汛的規劃,都非常重要,也難怪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在臉書有感而發:「山陀兒的強風直接襲擊大城市,這是過去沒發生過的情況,應該是有一些可以學習的地方!」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