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專訪】不滿遭檢舉抹黑、怒退車輛公會 吳清源:現代車自製率明年達標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要一步到位,明年現代車國產化自製率直攻35%。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要一步到位,明年現代車國產化自製率直攻35%。
上週一(12月2日),三陽董事長吳清源宣布退出車輛公會,他重砲發聲明:「令人遺憾的是該會近年一些政府重要政策上,除未能及早知會會員、協助會員做好準備外,會中有心人士以落井下石、魚死網破之心態,破壞會中秩序與和諧。」
週三,吳清源接受本刊專訪,他坦言不滿車輛公會作為,退出後將全力挺國產化政策,破除三陽反國產化謠言,「三陽斥4億建產線,預計12月中遞交承諾書,今年底要投產,明年自製率達35%。」
20241210fin001  次封面故事--三陽吳清源Box1_2024-12-10.jpg
「你先檢舉我,讓三陽只有2天時間能應變國產化(國產車自製率)政策,政策上路半個月,三陽就花4億翻新產線,你卻到處放話抹黑,說三陽不支持國產化政策。」上週三(12月4日),吳清源接受本刊專訪時怒氣沖沖地說。
20241210fin001  3-4-20241001^MH^和泰總經理蘇純興005_2024-12-10.jpg
台灣汽車龍頭和泰車未受國產自製新制影響。

禁令突至 損及七百台車

吳清源抱著厚厚一疊「中國大陸車款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的文件,再三強調:「我不只配合國產化政策,還要拚年底投產。」面對記者追問他口中的「你」是誰,儘管滿腔怒火,吳清源仍不失風度地說:「我們今天不講個人。」
20241210fin001  1-3-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於今天舉行第26屆理監事選舉,會中順利選出27位理事及9位監事(當選名單如附件),並推舉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右)接任理事長。(圖由車輛公會提供)_2024-12-10.jpg
三陽董事長吳清源退出車輛公會,傳言與公會理事長陳昭文(右)有關。(車輛公會提供)
不過,一位車輛公會會員私下向本刊透露:「吳董(吳清源)因為國產化政策,槓上身兼公會理事長的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
知情人士透露,公會有心人士總是熱心將現代汽車的新聞分享給官員、記者,但內容都是「吳清源反對國產化政策」的負面內容,這讓吳清源氣急敗壞,他對友人說:「假借我的名字反對國家政策很可惡。」
20241210fin001  1-2-20240613^YA^中華汽車_MG電動車_MG4新車發表-(18)_2024-12-10.jpg
因中國汽車品牌MG大賣,才有國產化政策的實施。
其實,除了遭抹黑外,三陽退出車輛公會的導火線,早在7月30日的「國產化政策實施要點」會議上就埋下。當天經濟部產發署署長楊志清,邀請國瑞汽車、福特六和、中華汽車、裕隆、鴻華先進、三陽、台塑、台灣本田八大國內車廠與會,宣布2天後上路的國產化政策名單中,有中華、福特六和與三陽三家業者。
這讓吳清源很震驚,三陽旗下南陽實業經銷的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CUSTIN竟被列入名單,他不解地說:「上半年產發署派學者專家查廠,他們看過進口單據,確認三陽使用美元從韓國的現代母廠下單,也沒點名我們要改善,因此繼續進口。」但突如其來的禁令,使得700台車的零件全部扣在海關,殺得吳清源措手不及。
20241210fin001  3-3-20201117^CH^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第26屆會員代表大會,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49_2024-12-10.jpg
國產化上路前,車輛公會內部未給明確方向。

急編四億 新產線已就位

另2家名單上的中華和福特六和卻早就有備而來,車界人士說,中華把楊梅廠拿來做MG的生產基地,福特六和選定中壢廠國產化,「中華、福特六和因涉及從中國進口,早被預告要國產化,所以他們調整好產線;但韓國現代汽車卻毫無預警被列在名單裡,一查才知道是有人檢舉。」
20241210fin001  2-2-20230831^MH^左起,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MG-Taiwan董事長錢經武001_2024-12-10.jpg
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日前透露,MG HS國產自製率已達標,正在送件。
知情人士透露,檢舉人的矛頭指向身兼公會理事長的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對此,本刊求證是否檢舉現代汽車,車輛公會表示理事長不予回應。
根據了解,CUSTIN被檢舉90%的零件來自中國製造,不過吳清源強調三陽配合集團全球戰略,只在韓國母廠下單、美元付款,完全無法享受中國補助,沒有低價傾銷的疑慮;但既然在名單上,三陽二話不說全力趕進度挺國產化政策。
為了搶時間,吳清源決定親上第一線督軍,一方面指示南陽實業汽車總經理徐伯達召集員工,承諾這件事不會影響員工的生計,且為了配合接下來調整產線,現在開始加班趕工。
20241210fin001  2-4-20241206^YH^現代汽車展售中心custin-18_2024-12-10.jpg
現代靠一年一新車攻上國內第6大汽車品牌。
另一方面,「韓國現代母廠也願意和台灣一起做大市場,聽到台灣要推國產化政策彈性夠、速度也快。」吳清源火速編列4億元,從韓國母廠的討論、授權、開模、製造,趕在3個月內全部完成。
採訪當天,吳清源帶記者走進全新產線區,他興奮地指著偌大烤爐區,「其實我們是台灣第一家、早在8月首次遞件,現在產線都準備好了;我們12月中旬要遞件最終版本,只要產發署審查通過,計畫年底就可以投產。」
20241210fin001

明年達標 破反國產謠言

「這不是只針對CUSTIN車款設計,而是參考現在的現代各種車型,任何大小車都可以適用,以後車殼一片片進來,接續ED電著、塗裝、烤爐,這會是有技術力零件。」吳清源說:「以前自製率不到10%,明年要一次到位拉高至35%。」
20241210fin001  2-3-20241204^YH^三陽南陽汽車生產線設備14_2024-12-10.jpg
三陽翻新產線,搶食國產化商機。
根據國產化政策,新車上市第1年要達15%,第2年25%、第3年35%,換言之,吳清源明年就要讓現代車達標國產化,以實際行動破除三陽反對國產化的謠言。
吳清源感嘆地說:「我沒有投機手腕,就是腳踏實地做生意,三陽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但大家應該站同一個起跑點,從7月30日被告知,到8月1日政策上路,三陽只有2天的應變時間。公會究竟幫會員做了什麼事?」
20241210fin001  2-1-20241204^YH^三陽南陽董事長吳清源專訪-26_2024-12-10.jpg
三陽董事長吳清源用行動挺政府,擴大發展現代汽車國產化。
「吳董一向低調,大家對公會過去種種作為諸多不滿,他這次真的被氣到了,才大動作退出公會。」知情人士說,「公會對國產化政策從未有明確時間、內容、方向;吳董曾發現陳昭文帶友好同業去產發署溝通,卻沒有三陽,一問才知道他們不在名單內,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中華引進MG把大家搞得人仰馬翻,隨著政策即將要上路,理事長還不願意出來幫大家,他(陳昭文)沒掌握到政策要溯及既往,限制更嚴苛。」一位公會會員不滿地表示。

去意已決 公會急補破網

其實,汽車零件國產化的始作俑者就是中華車的MG,2005年該品牌被收購,從英國車變中國車,2022年中華汽車引進,靠著歐風車型、超規滿配的高性價比吸客,搶下去年第六大汽車品牌,後來被檢舉零件95%來自中國,引發反彈聲浪,才因此有了國產化政策的推動。
20241210fin001  3-2-20240628^YH^產發署署長就職交接-署長楊志清8_2024-12-10.jpg
產發署長楊志剛操盤國產化政策,防止中國車低價銷台。
三陽長年居車輛公會常務理事,此次退出也引發產發署關切,但吳清源心意已決,主要是公會長年沒針對像電動機車、國產化政策有明顯作為。
根據了解,陳昭文在檯面下遞橄欖枝,緊急派人聯繫吳清源,「對方說要來三陽拜訪,但幾年沒來,應該為了(國產化)這件事。」知情人士透露。
20241210fin001  3-1-20241204^YH^三陽南陽董事長吳清源專訪-43_2024-12-10.jpg
吳清源12月送件國產化,拚今年底投產。
一名公會會員直言,陳昭文憂心吳清源掀開公會壓力鍋,引爆各車廠沉積已久的不滿情緒,除了沒為會員掌握政策,今年台灣車市不好,上半年銷量幾乎來自去年訂單,加上國內景氣不好、政府限縮融資公司車貸,很多民眾買車意願變得觀望,或改買前一年上市的降價新車,「現在車廠能搶賣一台算一台,國產化政策將是更沉重一擊。」
20241210fin001  次封面故事--三陽吳清源Box3_2024-12-10.jpg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