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巴哈姆特所在樓層,一隻巨龍展翅躍入眼底,身高近190公分、看來憨厚害羞的巴哈姆特創辦人陳建弘解釋:「這條龍就是巴哈姆特,是我們公司的Logo,來自我最喜歡的遊戲《Final Fantasy》(舊譯太空戰士,現譯最終幻想),29年前在BBS上成立時,就決定用這個我最喜歡的召喚獸命名。」
【頭家開講】會員數超過600萬 玩遊戲必看他架的攻略網
巴哈姆特創辦人陳建弘專訪

在網路搜尋遊戲名稱,第一個出現的是官方網站,其次通常是台灣最大電玩社群「巴哈姆特」的討論板。巴哈姆特創辦人陳建弘從小愛打電玩,29年前碩士論文卡關時,架設了電玩社群巴哈姆特,自嘲是「阿宅打造自己的遊戲天地」。
他一成立公司,就面臨同質社群對手的競爭,多次遇到大型遊戲公司想併購、入股,但陳建弘堅持不跟單一廠商走太近,以維持中立。更每年辦聚會感謝無償幫忙管理討論區的板主,現在已是台灣最大電玩社群,會員數超過600萬人,也成為台灣流量前5大網站,下一步要讓旗下動畫OTT平台「動畫瘋」,成為動漫版Netflix。

陳建弘小檔案
- 出生:1973年11月10日
- 家庭:已婚,育有2女
- 現職:巴哈姆特創辦人暨執行長
- 經歷:奇摩工程師 休閒打電動
- 學歷: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 經營心法:踏實發展
- 座右銘:穩健致遠,步步為營
傳奇人物 召喚力強大
陳建弘雖是常見的菜市場名,但一提到他的英文名字「sega」,遊戲圈無人不知,且是傳奇般的存在,還被玩家稱為「站長」。站長創的巴哈姆特不只用戶黏著度高,在2024年台灣網頁流量排行榜一度高居第5名,而且他一聲號令,宅在家的玩家就出門參加活動,2024年的28週年站聚就有超過2萬人次共襄盛舉,旗下動漫OTT平台「動畫瘋」更是台灣動漫迷必訂。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創於1996年,只比PTT晚1年,是陳建弘念碩士時興趣使然的「玩具」,初衷是讓遊戲玩家有專門討論的地方,現今已成台灣最大電玩社群,連日本遊戲大廠任天堂、SONY來台灣都要先來「拜碼頭」,廣告版位更是各大遊戲廠商必爭之地。本身是資深電玩玩家、連英文名字都跟日本遊戲大廠SEGA同名的陳建弘謙虛地說:「可能因為我是個阿宅,做事比較保守,初衷就是讓大家快樂、單純討論遊戲,才能撐到現在。」
國一時,陳建弘與電玩結下緣分,1987年正逢任天堂紅白機在台發售,「玩了朋友紅白機中的瑪利歐兄弟覺得超好玩,媽媽說:『考第1名就買給你。』下次段考我馬上考第1。」這是陳建弘迷上電玩的開始,「我還記得當時一台3,800元。」

「電動打一打,我想試著開發遊戲、寫程式,升國二的暑假我媽還帶我去上電腦課。」難敵電玩誘惑,陳建弘國三成績退步,「我媽氣得把紅白機摔壞,我聯考也沒考好。」後來就被媽媽帶去辭修高中住校。
高一時,陳建弘靠著平常「餓肚子省錢」,加上紅包錢,買了新主機和新遊戲,「巴哈姆特就是來自我最喜歡的遊戲《Final Fantasy》中的召喚獸!」他眼神發光地說:「巴哈姆特是一隻龍,是所有召喚獸中最後才能入手的,而且是無屬性的,什麼敵人都可以對付。」
因為高中住校,只能假日打電動的陳建弘,平時無聊會在課本上畫SEGA公司的Logo過乾癮,「同學看了就一直叫我sega,所以我乾脆把這個當英文名,但我的簽名檔都用全小寫,因為不敢褻瀆SEGA!」有次SEGA公司派人來訪,「換名片時對方都覺得很好笑。」他隨即補上一句:「但跟別的遊戲公司換名片時就很尷尬!」

論文卡關 催生出論壇
後來陳建弘考上中央大學,研究所念同校資工所,巴哈姆特在這時被他「召喚」到世上。「那時想論文題目很煩,想找別的事做,覺得沒有專門討論遊戲的社群,就決定用淘汰的舊電腦,在BBS上建一個,站名就叫巴哈姆特。」陳建弘期待巴哈姆特能如其名,成為最強的電玩討論聚集地。1996年11月成立論壇,第一天有247人上站。

陳建弘邀請電腦、家機遊戲板板主來巴哈姆特當板主引流,使用者和各類遊戲討論板愈來愈多,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玩家在上頭討論攻略、管理巴哈姆特,「我還被邀請上卜學亮主持的《電玩大觀園》,當天上站人數衝到將近3千!」他感嘆地說:「那幾個月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來的人都是熱愛遊戲的玩家。後來人多紛爭多,一直叫站長出來主持正義,但我只是個阿宅,哪擅長處理這種事,覺得愈來愈煩。」
險些關站 因投資壯大
陳建弘1997年7月去當兵,將巴哈姆特交給堂弟,也就是現任副執行長陳建仁,「懇親日當天他說:『哥,巴哈姆特電腦壞了,我處理站上吵架的事也很煩,就算了吧!』我想說好吧,那就不修了。」但1個月後還是把電腦修好了,「差點就沒有後來的巴哈姆特。」
1999年退伍後,陳建弘進奇摩工作,過著白天上班、晚上管站的生活,「這時遇到了天使投資人。」陳建弘的姑姑引薦台達電副總裁李建民,想投資他,當時巴哈姆特剛起步,陳建弘希望等規模更大點再說,「而且我當時在裡面是老大,有投資人進來的話,可能會管東管西。」姑姑又找了震天海空運公司老闆黃照強來說服他。

「黃先生說:『網路現在正在勢頭,你不趕快接受投資,就會被追上。』」2000年3月,在2位前輩加上家中長輩三方股東投資下,陳建弘成立旺普網路資訊公司,第1波投資1千萬元,「回想起來,答應投資是我創業以來最正確的決定。」
不過,板友並非人人都支持。「我本來在巴哈姆特上像是神,還是BBS上很棒的站長,但一宣布要開公司,直接從神壇摔下來。」多年後還是能感覺到陳建弘很受傷,「在有些人心中,我變成商人,還說我會把大家寫的攻略出書或賣掉,我就開發系統讓大家可以選擇以前的文章要不要刪掉。」
陳建弘知道,巴哈姆特若要持續茁壯,勢必開公司,「沒開公司很多事不能做,那個年代很多熱門BBS都不見了,只剩PTT和巴哈姆特。」但他心裡還是期望,「過了這麼久,他們還是持續喜歡遊戲,甚至回來繼續用。」
巴哈姆特雖是台灣電玩社群先驅,但一度被同質性高、由遊戲雜誌《電腦玩家》在2000年推出的網路社群「遊戲基地」(Gamebase)超車。多年後提到遊戲基地,陳建弘還是覺得很無奈,「我和堂弟曾經接受這家雜誌採訪,掏心掏肺,結果沒多久他們就做一個一樣的社群出來。」

陳建弘說:「我第一次感覺要被幹掉,就是這時(2002年)!」「有遊戲廠商跟我說,巴哈姆特已經輸給遊戲基地。」他馬上召集團隊檢討,「我們覺得第一個是他們有雜誌在導流,再來因為巴哈姆特管理制度很嚴格,不只要符合站規,還要註冊滿7天,而且不能用hotmail等用完即丟的免洗帳號。」遊戲基地規範則相對寬鬆,當時電玩圈流傳一句話:「遊戲基地是家,巴哈姆特是戰場。在遊戲基地可以發文說『安安你好』,但在巴哈姆特每篇攻略都是論文級,文章素質太差的沒辦法發。」
遭遇挑戰 學鬆緊調控
「當時有討論要不要把門檻降低,但我是反對派。攻略文章素質好是我們的特色,還被說每一篇都有論文等級的含金量,改了不就自拆招牌。」所以陳建弘保留了原本嚴謹的討論區,另開了能輕鬆聊天的哈啦區,保有特色的同時,也把人潮找回來。
「而且我們避免跟單一廠商走太近。」剛走向商業化時,曾有占營收三分之一的遊戲廠商金主請陳建弘刪除討論區的一則貼文,但陳建弘深知經營電玩社群的核心是中立性,「我沒刪,他撤了廣告,還好隔幾年就回來繼續下廣告。」此外,巴哈姆特積極阻擋廠商創帳號來貼文,「反查IP、阻擋惡意衝流量,我們都做過,後來愈來愈難抓,現在我們有新方法,但不能公開講。」

巴哈姆特與遊戲基地的較勁,持續到2004年,遊戲基地的流量開始走下坡,接連轉手城邦集團、大宇資訊,陳建弘回想:「也曾有很多遊戲大廠要來併購、投資,但為了保持中立,我完全不考慮,連價錢都沒談就結束了。」他自信地說:「當遊戲基地賣給大宇資訊,我知道再也不會是我們的對手了。」
陳建弘的保守和固執讓他打了勝仗,但他話鋒一轉說:「28年來,也因為我的保守,很多明明巴哈可以做的服務都沒做。」儘管巴哈姆特已在台灣電玩史占有一席之地,但「很多晚出現的網路服務公司也愈做愈大,像是推出虛寶交易的8591、遊戲通訊的Discord,這些服務都沒有在巴哈看到,滿可惜的。」

赴美參訪 開創動畫瘋
「還好有『動畫瘋』,算是再次擦亮巴哈姆特的老招牌。」陳建弘坦言自己不是動漫迷,「動畫瘋的成立,跟之初加速器(Appworks)創辦人,也是現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跟我說過的話有關。」2014年之初加速器帶一些台灣公司去美國矽谷參觀網路公司,「隔天要去一家美國動畫OTT公司,林之晨請我到時候講些台灣現況,但我根本不懂這個!」於是陳建弘馬上請同事在巴哈姆特上進行問卷調查,「不只短短一天收到上萬份問卷,還發現有75%以上的人願意付費訂閱動漫OTT。」

2016年動畫瘋正式上線,因為免費看、上架速度跟日本同步,讓網友直呼「巴哈我大哥」。據資策會調查,動畫瘋也是本土平台中民眾喜好度第1名,且有2成用戶願意付費訂閱。動畫瘋的成功也讓陳建弘笑說:「還好這幾年還有一個可以拿出來講的。」
藉這次採訪,陳建弘也將塵封超過10年、滿是灰塵的泛黃巴哈姆特初代機拿出來,他邊撥灰塵邊感嘆:「應該好好整理一下,這台電腦29年來影響超多人,不只我,還有很多實體、網路上的人,甚至我跟太太求婚就是在9週年站聚!」51歲的他想到過去不免感性起來,「如果當初沒有論文寫不出來,或沒把電腦修好,就沒有這一切。」
對於未來,陳建弘只講得出今年規劃,就像他的個性一樣,初衷就是個愛打電玩的宅男,「不過今年會重新盤點各項服務,加深創作板這塊。我最近也開始看新的社群平台,看一下年輕人都在看什麼,還是有點危機意識。」

後記:虎父無犬女 也頭疼
陳建弘從小就愛打電動,甚至將興趣變工作,但對繼承愛打電玩基因的二女兒,他卻有點頭痛,「她跟我一樣比較宅,很愛打電動,我把她的平板和手機都設定使用限制,不能玩太久。儘管如此,她玩《快打旋風》的技術已經比我好了,還一直找我打,要虐我。」果然虎父無犬女。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