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透視】《百劍討妖傳綺譚》獸圈力挺 台製和風冒險遊戲虜獲玩家

mm-logo會員專區娛樂
《百劍討妖傳綺譚》分為竹虎(上起)、沙羅及時雨3條故事線,遊玩體驗可達30至40小時。(7QUARK提供)
《百劍討妖傳綺譚》分為竹虎(上起)、沙羅及時雨3條故事線,遊玩體驗可達30至40小時。(7QUARK提供)
由台灣團隊7QUARK研發、預計5月中旬推出的《百劍討妖傳綺譚》,是近來備受矚目的獨立遊戲作品。美少女、蘿莉、獸人組成的主角群,虜獲不少支持玩家,多變的武器搭配更添玩法深度。
然而遊戲開發過程顛簸,遭遇投資者撤資及版權爭議,一度幾近斷炊。靠著製作人投入畢生積蓄及團隊的堅持度過難關,力拚上市,讓玩家體驗心血結晶。
集結武士刀、美少女以及獸人等多種元素的《百劍討妖傳綺譚》(以下稱《百劍》),是一款和風動作角色扮演遊戲。遊戲以江戶時代為背景,描繪妖怪之王「九尾狐」率領群妖肆虐人間。玩家可扮演3位各具特色的主角:不死忍者「時雨」、地獄鬼差「沙羅」與妖怪武士「竹虎」,體驗奇幻冒險。曾陸續獲得G-EIGHT遊戲展玩家票選第3名、NYX Game Awards最佳獨立遊戲銀獎等國內外獎項肯定。
20250408insight001 (1)_2025-04-08.jpg
《百劍討妖傳綺譚》去年獲得NYX Game Awards「最佳獨立遊戲」銀獎。(翻攝自7QUARK臉書)
7QUARK成軍於2013年,執行長郭秉鈞曾任職昱泉、鈊象等國內遊戲大廠,參與MMO(大型多人線上遊戲)、賽車等類型的遊戲研發。「後來創業開發卡牌遊戲,也做過休閒類型。以平台來說,PC、家用主機、網頁遊戲、手遊甚至大型機台,團隊都有研發經驗。」
20250408insight001 (2)_2025-04-08.jpg
7QUARK成立於2013年,執行長郭秉鈞(前排中)表示《百劍討妖傳綺譚》是團隊首次開發如此大規模的動作遊戲。
「《百劍》的開發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郭秉鈞回憶,7QUARK過往作品多是小規模的休閒遊戲,「但團隊其實喜歡挑戰不一樣的玩法類型,也比較擅長Hardcore的遊戲。內部討論後,決定嘗試動作角色扮演。」
武士刀與美少女是郭秉鈞喜愛的題材,為了放入遊戲內,他先做市場研究。「調查後發現這兩個元素看似常見,但很少遊戲以此為主角,且多會融入現代科幻色彩,採純正日式和風的作品並不多。」有些玩家會將《百劍》與結合上述元素的經典作品《朧村正》相比,「但我們運用更多3D技術,美術以動漫風格呈現,故事也加入有趣情節,希望做出明顯區隔,給玩家嶄新的感受。」
《百劍》的劇情安排亦有大膽嘗試,雖然遭遇的非玩家角色(NPC)、BOSS以及遊戲關卡進程都大致相同,但3位主角的故事情節迥異。「有點類似平行宇宙。」郭秉鈞以首位登場的BOSS「海坊主」為例,無論玩家選擇哪位主角都會對戰,但在時雨的故事裡是作亂妖怪,沙羅故事中卻是來自地獄的前主管,進而增添玩家遊玩不同角色的誘因與新鮮感。「但編劇就很頭疼,等於相同的演員、舞台,卻要寫3套劇本,討論很久才定案。」
20250408insight001 (3)_2025-04-08.jpg
妖怪之王「九尾狐」是遊戲中的主要反派,帶領群妖肆虐凡間。(翻攝自《百劍討妖傳綺譚》遊戲)
此外,3位主角的戰鬥型態各有特色,並有豐富多樣的武器選擇,玩家可持續嘗試找出最佳組合,也是重複遊玩的另一誘因。例如:時雨能配戴2把不同效果的武士刀,對應敵人型態切換運用;沙羅是雙刀同時出擊,但砍擊時左、右手有先後之分,交互作用後效果也不同;竹虎則是可用弓箭遠程攻擊,亦有近戰手段,考驗玩家站位。「因為做得很細,而且每把武器都要有差異,讓平衡度的測試非常困難,花很多時間。」郭秉鈞說。
20250408insight001 (8)_2025-04-08.jpg
每款武器的功能都不同,造型、打擊效果均精心設計。(7QUARK提供)
遊戲採日語配音,由日笠陽子、竹達彩奈與小山力也3位知名聲優扮演主角群,並分別為各自角色演唱主題曲。郭秉鈞透露原先曾評估加入中、英語配音,「但考量預算後,決定先以日語配音為主,如果遊戲銷量不錯,之後再考慮加入。」
20250408insight001 (6)_2025-04-08.jpg
《百劍討妖傳綺譚》原本欲採用多國語言配音,郭秉鈞考量預算後決定以日語為主,牆上為聲優簽名。
《百劍》原規劃以3千萬元預算完成,但投資人忽然撤資,並陷入版權爭議訴訟,造成開發進度停滯。
郭秉鈞分享,《百劍》開發團隊共22人,原先規劃約投入3千萬元預算、用2年半時間完成,「以團隊的實力而言,應該綽綽有餘。」然而2023下半年,投資人忽然撤資,並陷入版權爭議訴訟,造成開發進度停滯。直到去年11月遊戲在Kickstarter展開集資後,團隊特別發文向玩家說明狀況,方為外界知悉。
「團隊在《百劍》上投入很多的心血與熱情,我們不想放棄。」為了完成遊戲,郭秉鈞曾試圖引入其他投資者,卻未談成;亦有友人主動表達願意借款,「但如果出了差錯,不是連朋友都沒了?」最後他決定以自己的資產抵押,向銀行借款,買下遊戲完整版權,使開發得以延續,只是也導致成本大幅增加,目前粗估已花費近6千萬元。
郭秉鈞也曾評估縮減內容,讓遊戲先在Steam透過「搶先體驗」的方式推出,銷售收入能挹注後續開發,但後來並未執行。「因為會影響劇情以及武器搭配的樂趣,我們希望玩家花錢玩到的遊戲,是完整的體驗。」
20250408insight001 (7)_2025-04-08.jpg
3位主角擅長的攻擊模式各異,並有多種武器可裝備搭配。(7QUARK提供)
《百劍》集資成果達標152%,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喜愛擬人化動物角色的「獸圈」支持。
《百劍》集資最終募得港幣近61萬元(約新台幣257萬元),成果達標152%,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喜愛擬人化動物角色的「獸圈」支持。「我們預期獸圈會有興趣,但沒想到這麼力挺。」郭秉鈞笑稱團隊中也有不少「獸控」,「當初竹虎的監修就完全交給他們,雖然我是製作人,但這個角色我沒有話語權。」
隨著遊戲將上市,行銷宣傳已緊鑼密鼓展開。2月底Steam舉辦新品節,《百劍》趁勢推出全新體驗版,在活動開始隔日就迅速衝上「熱門即將發行遊戲」第24名。然而郭秉鈞坦言仍有些緊張,「這是我們第一次行銷這種規模的遊戲,還需要學習,其中發行商GSE提供許多協助,例如部分實況主的合作宣傳。」
20250408insight001 (5)_2025-04-08.jpg
《百劍討妖傳綺譚》連續2年在東京電玩展展出,現場有Coser扮演主角時雨(左)與沙羅(右)。(翻攝自GSE HK/ TW臉書)
郭秉鈞也特別感謝開發團隊,「雖然中途遇到困境,但大家都沒離開。」遊戲預計5月15日會在PC及家用主機全平台同步推出,「我們會把握最後衝刺階段,把細節調整到最好。另外集資承諾的6款額外武器、隱藏關卡及BOSS,也會在上市後盡快完工,提供免費更新,不讓支持的玩家們失望。」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