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院團上週透過「既生龍,何生燮」記者會,將吳釗燮與林佳龍不合傳聞正式拿上檯面,執政團隊極力洗清,林佳龍稱「我們的合作相當密切」,總統府也出聲指「政府團隊都朝同樣的目標相互協力」,隨後,賴政府就接連繳出蕭美琴在歐洲議會演說、蔡英文訪問德國的佳績。
新聞內幕/爭奪外交話語權 龍燮鬥成賴政府國安隱憂

副總統蕭美琴、前總統蔡英文先後訪問歐洲,在國際舞台為台灣強力發聲,是今年賴政府最亮眼的外交成績。儘管如此,賴政府國安決策體系其實暗潮洶湧,2大要角、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早從去年520新團隊上任後,就因外交人事發生嫌隙,後來,甚至傳出吳釗燮屢屢繞過林佳龍指揮外交部司處,以及運作駐美代表人選等;林佳龍欲甩開掣肘做出成績,卻被認為作風太高調,無視兩岸關係敏感屢有「外交突破」見諸媒體,並常在外交部公務行程邀請與他關係密切的大肚山基金會成員同行,引來側目。龍燮較勁引發的內耗跡象日益檯面化,已成賴政府推動外交工作的變數。

吳推薦人事 林自組團隊
儘管如此,知情人士透露,從去年520以來,賴團隊內部一直苦於國安會、外交部的相互杯葛,諸多隔空較勁早就傳遍台北政治圈,賴清德曾親自出面提醒,雙方才稍偃旗息鼓。
回顧龍燮首度過招,是在賴政府上任之初。本刊掌握,當時由外交部長轉任國安會祕書長的吳釗燮,曾交接一份人事名單,從次長到駐外大使等職位,都有推薦人選,不過,林佳龍決定接外長後,就積極拜會國內的外交圈前輩,包括卸下公職身分的前國安會祕書長李大維,李也不吝與林佳龍分享各種用人經驗,最後外交部新的人事任用與吳的推薦多有出入,讓吳大為不滿,龍燮因此種下嫌隙。
人事任用的其中一例就是林佳龍上任後,先由田中光續任政次,今年初田外派荷蘭,遺缺由國防院前執行長陳明祺接任,主掌北美事務,外界將陳這位林佳龍的「哈佛校友」歸為其人馬,認為林是有意先用傳統外交官出身的田來卡住次長職位,以留組建自己團隊空間。

府院高層透露,賴清德當初找上沒有外交背景的林佳龍出任外交部長,不僅輿論訝異,連正國會系統也多數持反對意見,最後是由賴親自說服林才拍板這項人事。一名熟悉外交事務的黨政人士說,外交圈一向封閉,賴找林掌外交,是希望能在過去英時代外,建立自己「能掌控」的外交人才,這應該也是賴賦予林的任務。
不通知開會 篩電報反擊
未料,吳、林在賴政府上任後,角力程度愈見檯面化,不少外交圈的事務官、公務員私下都議論紛紛,外交文官系統亦感到困擾,甚至連友盟的外交人員也早就嗅到不尋常氣氛,私下開玩笑向我方打聽「你們的外交部長到底是誰?」「到底誰說了算?」

本刊調查,賴政府上任後,國安團隊有些怪象,例如國安會有些會議甚至會「把林佳龍擋在門外」,不知會部長室而直接通知外交部內的單位來開會,而外交部的反擊,則具體展現在送去給國安會的外交電報上,因國安會與外交部業務高度相關,許多外館傳回來的電報本也都會交國安會了解,但隨著兩單位首長嫌隙漸深,外交部開始刻意篩選給國安會的電報,「從原本厚厚一疊,變少少幾張」,知情人士形容。
龍燮過招的主戰場,正是最重要的對美關係。台美政府高層每年重要的「特殊管道」對話,是雙方討論安全議題的重要平台,2023、2024年的會議都是國安會祕書長、外交部長一同赴美,但到今年,外交部卻一度差點掉隊。知情人士告訴本刊,是經過林佳龍極力爭取,陳明祺才得以一同前往美國,有些人替陳明祺抱不平,認為他明明主掌北美事務,為何不許他去跟美方打招呼?每年均獨家掌握「特殊管道」對話的英國《金融時報》,今年甚至一度誤報林佳龍是團內成員一同赴美,凸顯今年我方團員的變更並不尋常。

架空俞大㵢 賴出面止戰
此外,一名外交部文官向本刊透露,吳在今年上半年曾一度在未知會林佳龍的情況下,找了北美司直接向美方諮詢駐美代表人選若由徐斯儉接任的可能性,這件事不僅在北美外交圈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傳到現任駐美代表俞大㵢耳裡,又因北美外交圈一度以為徐將取代俞出任代表,讓挺俞人士替他抱屈說:「此舉根本是在架空俞大使!」也讓外交部不少文官私下無所適從,「前長官(指吳)來找舊部屬問事情,能不答應嗎?」「到底要聽誰的?」
黨政高層透露,這件風波從外交圈傳回台灣後,不僅林佳龍系統大為訝異、憤怒,最後出動賴清德親自出面解決,找來吳釗燮及林佳龍當面談,並拍板若無其他新變數,「年底前不會動俞大㵢」,亦即由徐斯儉接替俞出任駐美代表的傳聞,至少在年底前不會成真。

不過,知情人士也替吳釗燮緩頰,強調外交關係須有長期脈絡,才能養成人際互信,吳釗燮是首位民進黨籍駐美代表,也是黨內對美關係不可或缺的角色,但長期在一個領域久了,難免遭人詬病質疑,然而,不能因此就抹除他過去至今的貢獻。
今年5月執政團隊爆發共諜案,長期跟隨吳釗燮的機要幕僚何仁傑涉案,使吳備受外界責難,當時林佳龍在立院答詢,不僅坦言這對外交工作傷害大,被問到吳釗燮是否該負政治責任時,也未幫吳緩頰,而是要立委「可以自己問吳釗燮」,短短幾句對答,盡顯兩位前後任外長的關係暗潮洶湧。
行程屢曝光 被諷太高調
林佳龍接任外長後,欲甩開國安會掣肘走出自己的路,卻被認為行事太過高調,許多應低調進行的外交工作,竟屢屢見諸媒體,有黨內人士諷刺說:「我都是看新聞才知道他為國家做了這麼多事。」甚至今年7月上旬,林佳龍訪問我南美友邦巴拉圭,讓賴清德正在安排過境美國、訪問中南美洲的行程曝光,最後行程喊卡,這件事也被部分高層把帳算在林佳龍頭上。
林自巴拉圭返國後,又立刻出訪日本,據悉,林原向日方表示這是他的私人行程,孰料他拜會自民黨政要的照片,竟由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曝光,讓日方官僚系統相當錯愕。
此外,選舉出身的林佳龍,仍保有民選政治人物作風,就任外交部長後,與他在台中成立的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成員保持密切互動,甚至在接見外賓或率團出訪時,常可見台灣數位光訊科技董事長廖紫岑在其左右,例如今年8月,林佳龍訪問帛琉,隨團的企業領袖就有廖紫岑、佳氫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劉慶玲等,且2人且都是大肚山董事,引來外界側目。

賴清德上任後外交政策尋求穩健並期許走出「價值外交」,卻因吳釗燮、林佳龍之間的權限角力,使外交工作出現內耗,尤其對美關係是台灣安全核心,若國安會與外交部持續各行其事,只會削弱決策效率,如何在專業與政治之間取得平衡,讓外交回歸國家利益而非2位首長競逐,進而失焦,是賴政府接下來最嚴峻的考驗。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