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資金面以外,前幾週提到融券回補潮結束後可能拉回的效應也在發酵中。指標股大同繼前一週大跌8.49%後,上週又下跌了10.31%,看來這波融券回補的春吶行情也將進入尾聲。
【達觀股市】技術面轉空 投資人需謹慎留意

美國勞工部在上週公布了2月份的非農就業報告,新增就業人數為23.5萬人,高於預期的20萬人,而失業率則進一步下降到4.7%。一般預料聯準會將在本週調升利率,今年初強勢新台幣所帶來的資金潮恐怕要逆轉了。
另一個即將要轉入空頭的就是技術面了。我鮮少在專欄中提到技術面的觀點,因為我並不是一個以技術面做為操作準則的投資者,但了解市場上另一群人怎麼研判未來走向,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
如果指數在接下來沒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那麼加權指數在3月底收月線時,月KD值於高檔出現死亡交叉的機率是相當高的,而就過去的經驗來看,接下來幾乎都是超過1,000點以上的跌幅。
跌點恐逾千 居安思危
在過去的23年中,月KD值從80以上的高檔出現死亡交叉向下的次數有10次,從月KD死亡交叉當月收盤起算到波段最低點,台股跌幅與跌點最大的是2000年4月,跌幅高達61.14%、跌點5,366點;跌幅最小的是2010年2月,跌幅5.22%、跌點388點,而統計這10次的數據,跌幅平均為28.29%,跌點高達2,278點。
若我們挑出其中6次大盤位於8,000點以上的情況來看,跌幅將會更明顯。第1次是1997年7月,跌幅37.74%、跌點3,286點;第2次就是前述的2000年;第3次則是2007年11月,跌幅高達53.94%、跌點4,631點;第4次是2011年6月,跌幅23.62%、跌點2,043點;第5次是2014年7月,跌幅8.74%、跌點814點;第六次是2015年6月,跌幅22.74%、跌點2,119點。
我們現在所面臨的2017年3月,則可能是23年來第7次指數在8,000點以上高點且面臨月KD值死亡交叉。從過去的6次經驗來看,最少跌點是814點,其餘都是下跌2,000點起跳。也因此,當媒體開始喊萬點大夢時,也是我們該居安思危的時候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