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股市】市場指數居高思危 投資台股需謹慎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多數投資人若對股市未來感到樂觀,反而要小心謹慎,因為那往往是股市最後推升力道。
多數投資人若對股市未來感到樂觀,反而要小心謹慎,因為那往往是股市最後推升力道。
上週專欄提到,台股在每年第1季,往往會有融券強制回補的春吶行情,但在融券回補潮後應慎防拉回。從上週台股的表現來看,除了指數出現微幅回檔外,融券軋空的指標股大同,更是在單週出現了8.49%的跌幅。
這種籌碼效應所帶來的暴漲暴跌,並不是只出現在台灣。例如本月初美國總統川普首次在國會進行演說之後,道瓊指數即大漲303點,繼續創下歷史新高。許多分析師在事後表示,川普的演說中規中矩,市場給予正面評價,但我認為更合理的解釋是,這上漲的力道來自於放空者的回補。
由於許多投資者認為,川普在國會演說將不會提出實質內容,而市場會對這樣的狀況感到失望,因而選擇事前放空,但結果卻不是如此,放空者被迫回補,大量空單回補觸發程式交易追漲,最後則是被樂觀氣氛感染的一般投資人進場推升指數。

資金帶來最後推升

據MarketWatch的報導,追蹤標普500的「SPDR S&P 500 ETF」在前述美股大漲之日流入了82億美元,這個金額是2014年12月以來的新高記錄,而絕大部分都是一般投資人所投入的。這些金額投資了ETF後,會投入到S&P 500成分股,成為推動股市上漲的最後一道動力。
資料來源:中央大學、台灣證券交易所
籌碼因素所帶來的上漲,進而拉升投資人樂觀情緒,進場參與,這狀況也正在台灣發生。根據中央大學所統計的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其中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的數值為87.1,較上個月大幅增加20.6,是繼2015年7月之後再次站上80以上的關卡。
投資人會對於股市的未來感到樂觀,往往意味他們已將資金投入股市,而這成了股市最後推升的力道。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這個數值如果超過90,已經進入警戒區,而若是超過100,則應該立刻離場。
例如在2011年1月及2015年3月都突破100,接下來指數分別下跌了29%與24.9%,而2007年的股災,該指標最高只到95.3就崩盤了。現在該指數即將接近90,投資人對於台股後勢應格外謹慎、小心。
王伯達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