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陳家豐還在台大念書,當時他因為擅於網頁設計,跑去參加比賽,順利獲得第1名,也因此讓他獲得很多兼差打工的機會,存下不少錢。
【達人理財】因為爸爸一句話…他跑去買股票 人生從此轉變

精通股票籌碼分析的陳家豐,當初從台大經濟系研究所畢業後,進入網路公司上班,八竿子沒想過會接觸股市,鑽研股票,只因為爸爸一句話:「如果身邊有閒錢,就做點投資吧!」如今,他靠股市獲利賺進千萬資金,邁入財富自由的人生。
陳家豐回憶說,他退伍後正逢網路蓬勃發展的年代,當時人人都看好這個產業的發展潛力,他也因此進入網路公司上班。某天,陳家豐的爸爸,看他在學生時期存下不少錢,工作後也有穩定收入,便隨口說了一句:「如果身邊還有閒錢,就做點投資吧!」因而開啟他與股市的不解之緣。
陳家豐當時就用存到的150萬元,買了人生第一檔股票鴻海。由於1999年底正逢台股大多頭,結果他3天就賺到上班族1個月薪水。

「那時候買鴻海,其實什麼都不懂,只看報紙,知道它是有名的電子股。」陳家豐苦笑說,但也因為一開始投資太順遂,真是個悲劇的開始。
嘗到甜頭後,覺得股票賺錢太容易,他索性把所有積蓄和家裡贊助的錢共300萬元,統統投入股市。結果不到2年,台股從萬點跌到3,000多點,當然他的300萬元跟著完全蒸發。
這教訓讓他痛定思痛,開始思考操作策略,陳家豐解釋,一般投資行為可分成三大方式,價值投資、順勢操作以及高頻交易(指短進短出、做當沖、價差套利等操作),「身為一般散戶只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千萬不要去碰高頻交易這一塊。」
秉持這樣的信念,晃眼之間,陳家豐在股市闖蕩已經超過20年,他不斷花時間研究自己在市場中的優勢,之後他發現,一般散戶唯有長期投資加順勢操作,才有最大的獲利空間。因此,如今他的投資策略很簡單,將資金拆成二部分,一部分做長期的價值投資,靠基本面挑選好公司,目的在領股息股利;另一部分做波段操作,觀察籌碼及技術面抓飆股,目的在賺股票價差。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