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東門市場在民國66年重建之後,是現代化的象徵。」在地的年輕導覽團隊,拿著麥克風介紹,這座有571個攤位的市場,已歷經270多個年頭。地下1層,地上3層。「這裡假日時有年輕人來擺攤賣咖啡、這攤子有開的時候,可以看見傳統的活版印刷行。」他手指幾間攤販店家,攤位不是拉了鐵門,就是空無一物,場景寂寥。
我感覺自己像在翻一本歷史百科全書,所有過去簡介全鑽入耳朵,卻無法真實體會舊時場景。








日前新竹市府產發處開始了青年文創基地計畫,將東門市場3樓列為青年基地,以便宜租金租給青年創意使用,期待可以透過青年的夢想實踐,重新形塑老市場的樣貌。我跟著帶路人一路走至3樓,穿過成排空閒攤位,道路一頭有間掛上舊式火鍋熱炒店招牌的攤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