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實驗室裡登場的肉料理魔法師 Fika Fika × Anis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創意十足的東京「Restaurant Anis」主廚清水将,特地來台與「Fika Fika Cafe」創辦人陳志煌一起合作咖啡與肉料理的餐會。
創意十足的東京「Restaurant Anis」主廚清水将,特地來台與「Fika Fika Cafe」創辦人陳志煌一起合作咖啡與肉料理的餐會。
火,是烘豆師與廚師共通的語言。曾拿下北歐盃咖啡烘焙大賽雙料冠軍的台灣「Fika Fika Cafe」創辦人陳志煌,在烘豆工廠裡開闢了「實驗廚房」,邀請各路主廚一起玩味美食與咖啡。
本週登場的第一場合作,邀來日本東京的「Restaurant Anis」、善於烹調肉料理的主廚清水将,以「Coffee Meating」為名,舉辦為期3天的邀請制餐會。
陳志煌,人稱James,是Fika Fika Cafe創辦人,也是知名咖啡烘焙師,但認識他的朋友都知道,這位咖啡人向來「不守本分」,長久以來跨足美食界,是專業級饕客。許多人(包括我)都跟著他的FB,即時更新自己的美食地圖,而他最常掛在嘴上的至理名言是:「咖啡是料理、也是美食。」
我在幾個月前採訪陳志煌時,他提到:「為什麼滷肉飯不能配咖啡?咖啡的香氣既神祕又複雜,有很多可能性!」那時,他就已經悄悄開始了「不安於室」的秘密計劃。
James將烘豆工廠新改裝,新增了實驗廚房。
他把位在南港的「烘焙室」擴大成「實驗廚房」,同一個空間,有來自葡萄牙的Joper手工鑄鐵烘豆機,也安置了西班牙Josper木炭烤箱、德國Rational萬能蒸烤箱。這幾台機器的名聲響亮,都是該產業裡擲地有聲的頂尖品牌,如此耗資費事,James不是說著好玩的,要做就做到最好。
為了實現咖啡結合美食的夢想,James像個苦口婆心的傳教士,舉辦講座,宣揚咖啡那神祕多變的氣味、美味,希望能邀請主廚合作;一直到遇見日本的清水将(Susumu Shimizu),兩個人的天馬行空,終於能在台灣腳踏實地,James形容,「在我眼裡,他是『肉料理的魔術師』。」
清水将以擅於處理肉料理聞名。
清水将是日本餐廳Anis的主廚,今年40出頭,充滿活力、喜歡親近大自然。他並非烹飪科班出身,大學念的是理工科,在餐廳打工時找到了支撐人生的興趣,畢業後曾短暫進入半導體產業,理解那不是自己的志趣之後,他開始投入餐廳工作。
翻開清水将的廚界履歷,最顯著也影響他最深的,就是在法國「蔬食之神」Alain Passard三星餐廳「Arpège」修業工作的經驗,這位傳奇主廚對於肉品也同樣有深入的研究。當時清水将能擠進三星餐廳工作已經不容易,後來竟還能負責廚房裡的肉品料理,更是難得。在Passard出版的《In the Kitchen with Alain Passard》的書中,以漫畫方式繪出廚神的思想與廚房世界,清水将也被畫在裡頭,示範了一道鴿肉料理,顯示他受重視的程度。
做工繁複的雞料理是Anis餐廳的招牌菜。
試菜當天,我們從一鍋最單純平凡的「燉煮洋蔥」,就能看出清水将扎實不凡的基礎功。鍋裡只有洋蔥與奶油,「這道料理最簡單卻也最難,在Arpège是基本的基本。」清水将一邊解釋,一邊有節奏的翻攪著洋蔥,漸漸的,奶油與洋蔥釋放的水份柔膩融合,成為乳白汁液,「這就是乳化,要讓油水充分融合才行。」洋蔥在乳汁中噗嚕噗嚕微滾,由辛辣轉為香甜,此刻的洋蔥透了亮了,既有咬感卻又能綿密入裡,大家共同的心聲是:怎麼會有這麼好吃的洋蔥?盤子忽地見底。
在Arpège工作的那段時間,也訓練了清水将對肉品的五感體驗。他的招牌菜之一,是道全雞料理,先是將雞隻五花大綁,接下來的動作出人意表,他讓這隻雞傾躺在平底鑄鐵鍋裡,並將雞腳骨靠在最熱的鍋底,以骨頭作為熱傳導,讓整隻雞的內裡熟透。期間慢慢調整雞隻姿勢,目的是讓每個部位都被烹煮到,得不時調整火侯、瀝去雞油。
切開雞隻瞬間,清滑透嫩,熟度恰到好處。不只雞肉,就連同時間進行的豬肉、牛肉也都是如此,入口後好咬又越嚼越香,就是多一分則太熟、少一分則過生的恰到好處。豬肉燜在鍋裡、牛肉藏在高溫可達攝氏4、500度的烤爐裡,這中間,沒看見主廚看錶算時間或是拿針刺入肉塊裡確認熟度。
所有人都想舉手問,「主廚你究竟怎麼辦到的?都不用管溫度、時間嗎?」清水将倒是反問:「如果想像自己在森林裡煮飯,你會用什麼樣的火候?」我瞬間明白,當料理人能拋開溫度計與計時器時,才能將眼耳鼻口心全都放回食材本身的細微變化,進而掌握到進行每個步驟的最佳時機。食材來自於大自然,沒法規格化,時間與溫度只是參考值,料理人得從經驗裡去學習領悟。
清水将是真正看見、感受到食材了。
前菜以紅麴、南瓜純米米粉搭配田雞肉,拌上花椒辣醬,顏色味覺都開胃。
他把日文的「適当に」掛在嘴上,在場協助的日文翻譯說這詞不好翻譯,或許可以說是「隨興」,料理不經刻意或精準的計算、設計,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他也笑說自己像是媽媽在做菜。我很難將眼前的陽光活力主廚跟家裡的媽媽聯想在一起,但我能深刻體會,他的料理不走花俏炫技,全是最能直抵人心的扎實。
像是去廚藝頂尖的朋友家吃飯,頂多只能容納10來個客人而已,你知道他會顧慮到每個人的喜好與感受、不會把成本當作唯一考量。在那兒用餐很輕鬆愉快,他的菜不複雜卻也沒人能複製,所以吃了還會掛念著什麼時候能再來,絕非抱著搶鮮獵奇趕流行的心態。
早在餐會前的端午假期,清水主廚就已經前往「野小孩農場」確認食材。
為了這三場餐會,James早在之前的端午假期就邀請清水主廚來台看過食材。除了許多大廚必去的採買點濱江市場之外,還特地去看由驢子餐廳主廚Fudy所經營的「野小孩農場」,這次的金時蘿蔔、芽苗、香草等作物,味道都讓人印象深刻。
試菜更不只一次,James帶著團隊與清水主廚再三演練、討論,這次的餐會主題叫「Coffee Meating」就是希望能讓咖啡與肉品碰撞出不同的精采,帶出最能襯托彼此的Pairing(配對)。
這次合作只是個開端,未來James也將持續在這個廚房進行咖啡與美食的實驗,也許,下次不僅是佐餐陪伴,咖啡將以各種不同狀態、形式出現在餐點之中,無限可能正要展開。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