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台日混血兒平出莊司,1999年以台灣母親留下的遺產,創立第1家乾杯居酒屋,如今旗下除原有的乾杯、老乾杯燒肉,還代理日本一風堂拉麵、宮武讚岐烏龍麵等品牌。
【乾杯專訪番外篇】中央工廠水龍頭超多 平均6個人用一支

與乾杯集團敲定好採訪中央工廠的時間後,心中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採訪能有更豐富的元素,憂的是,過往進肉品工廠的「經驗」都太震撼,至少2週內都想個素食主義者。
懷著忐忑的心情前往乾杯位於桃園楊梅工廠,第一次走進連廁所都乾淨、無味,甚至可脫鞋使用的中央廚房。
去年乾杯成立肉品外販事業,供應國內30多間知名餐廳,從下游賣回上游。
牛肉是乾杯的最大宗食材,肉品年採購量近1.6億元,其中牛肉就占了58%;來自澳洲的頂級和牛,又占牛肉進口比例的37%。






事實上,開店初期,乾杯用的是美國牛肉,碰上2003年底美國爆發狂牛症,平出莊司透過澳洲朋友,認識日本第8大商社、前5大肉品進口貿易商日鐵住金食糧部門負責人,順利引進澳洲和牛。日鐵住金已握有乾杯15%股權。
去年,他借助日鐵住金的穩定貨源,成立肉品外販事業,供應微風超市、國內30多家知名餐廳。
因應肉品出貨量大,原本在中和的中央工廠也斥資3億元遷往桃園楊梅,平出莊司找來曾任鐵板燒店師傅的中川祐介,負責管理工廠。
「食品安全是我們最重視的。」來自北海道的中川祐介領著我們參觀工廠前,特別介紹了乾杯在廠區內設置的16個水龍頭,「我要求每個人進去前,都要經過3道洗手程序;如果水龍頭太少,員工就得排隊等待。」







乾杯集團的中央廚房有106人,扣除輪班休假的人,等於平均6個人用一支水龍頭,因為對中川佑介來說,把手洗乾淨只是第一步。
儘管廠內日日處理生肉、海鮮,空氣中卻聞不到一般肉品廠濃厚的腥味,地上也沒有水漬。其中,最令人訝異的,莫過於一塵不染到可以脫鞋使用的廁所。
「很多廠區味道太重,就是空調開得不夠,空氣循環不夠強。」刀工了得的中川佑介,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有時他也在廠區與員工一起處理肉品。他也要求,進出肉品處理或冷藏區,所有都得穿上特製的鞋子,依據特定路線行走,防止廠內交叉感染。
由於董事長、廠長都是日本人,中川佑介也將日本公司文化帶來台灣,例如每個員工都有專屬的更衣置物櫃、鞋櫃;考量楊梅冬季多雨,他在員工休息區也設置了日本家庭常見的暖桌,讓員工可邊喝茶邊放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