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些貨物,甚至軍隊的調度,都曾因這條河而阻礙不前。清代時,為了加強漢藏往來與疆域的統治與管理,康熙皇帝特別御批建造「瀘定橋」,所以這條橋又稱為「皇橋」。
四川有條鐵索瀘定橋 屹立不搖長達300年

瀘定是古時「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卻有一條水流湍急、峽谷凶險的大渡河,縱貫城內80多公里,當時要背著沉重物品要過河的挑夫與馬匹,有的搭羊皮筏子,有的溜竹索,即便如此,仍常有人在橫越大渡河時送命。







走在搖搖晃晃的瀘定橋上,大部份的遊客只敢走在最中間的橫木上。由上萬個鐵環及木板建造的老橋,看似平凡無奇,卻驚險挺過歷史上的幾次大地震,雖然鐵鏈曾被震斷,但老橋從未斷過,且重新加固後,基本上這座橋從沒有進行過任何大整修。
清代工匠責任制 鐵環刻印記
為何一座300多年的老橋,能夠如此堅固?瀘定橋總重約40噸,能夠支撐起這重量的,就是位於橋樑兩側的四根將軍柱,這是清代鐵匠手工打造的青龍頭。細看橋上的鐵環,或許能發現一些未被完全磨平的印記。
當時建造瀘定橋,因為是御批,可說是浩大工程,但光憑一位鐵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及時完工,於是朝廷找來數個鐵匠製造鐵環,這些印記就像是鐵匠們的LOGO。一旦鐵環發生問題,就能找到負責人,據說在當時最嚴重的懲罰是誅九族,也突顯明清時代的工程質檢相當嚴格。






在瀘定逛得又餓又累,沒想到路旁有一家特色餐館「紅色榮坊」,裝潢古色古香,我們入座的包廂內,還掛著孫中山喜愛的禮運大同篇。餐廳擅長的菜色有瀘定地道小吃「嵐安臘肉」,還有川菜必點的「水煮牛」,而以瀘定橋近代歷史為創意的肋排「飛奪瀘定橋」,以及湯頭濃郁、竹笙與絲瓜甜美的「鐵鍋罐罐香」,更是讓不少過路的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瀘定橋
- 位置: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上
- 開放時間:07:30~20:00
- 電話:+86-836-312-5432
- 門票:人民幣10元(約NT$45)
紅色榮坊主題文化餐廳
- 地址:四川省瀘定縣瑞金路183號
- 電話:+86-836-312-9228
- 營業時間:09:00~22:30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