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音寧非常瘦小,45歲了,仍保留著青春期般的外貌,一身短袖襯衫、牛仔褲和運動鞋,一點沒有總經理的樣子。說話爽朗,回答直接,但不時出現「ㄋㄟ」的親切語尾助詞,看上去、聽上去,都有種鄉村少女氣質。藝術家前男友姚瑞中說:「她是從文青變憤青,很想成為革命分子的人。」他曾以對她的認識作畫,畫面中一名女子坐在桌前讀書,桌上放的,則是手榴彈和槍枝。
【一鏡到底】擋怪手的人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專訪之一

吳音寧做過許多激烈的事:曾經剃光頭參與學運、曾經為「炸彈客」尋找說法、曾經成立農陣對抗政府形同「滅農」的政策、曾經串聯農民靜坐和中科搶水…,但她曾經只是詩人和教師和農家的孩子,卻被時代的巨變推著,有一天,就變成了一個「多次擋在怪手前」的革命分子。
但這樣一個人,終究還是進入體制,成為官派的北農總經理。其人生的伏流,其實從一個問題開始:「為什麼通緝犯不是壞人?」生命最初的疑惑,推動著她的人生,無論寫作、辦社企或當官,都緊緊踩著這疑惑,去思考行動的方向。

把自身安全擺在後面
1979年年底,美麗島事件爆發,國民黨大舉追捕相關人士,僅有施明德順利逃亡,逮捕他,一時成為全國最重要的事,新聞強力放送通緝消息,有個7歲的小女孩看見了,卻聽見母親說:「電視上播的通緝的那個人,不是壞人。」
那個女孩,就是吳音寧。那句話,成為她生命最初的疑問,也是她做許多事的叩門磚。積極參與社運,前進墨西哥採訪查巴達解放軍,和白米炸彈客楊儒門通信,為的都是找出那個「為什麼變成壞人?又為什麼不算壞人?」的原因。
也因此,她總是在體制外,成立「台灣農村陣線」對抗政府的農村再生條例,串聯農民和中科搶水,身為多年好友的立委林淑芬說起當時的狀況─已嘗試溝通,還是無法阻止怪手搶進,沒辦法了,吳音寧只好去擋在前面。
此外,吳音寧也曾經隻身挑戰非法將廢爐渣回填農地的業者,被團團圍住,搞到檢察官都勸她:「下次能不能先跟我們說,不要自己就行動了?」但是土地等不了支援,她還是只能以肉身護地。林淑芬說:「她為了理想,總是把自己人身安全放在很後面。」
但她今年卻選擇進入體制,成為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簡稱北農)的總經理,要管理600多個員工。到她辦公室採訪這天,台灣多處剛因台電作業疏失無預警停電。晚上10點了,電力陸續歸位,她驚魂甫定,見到北上拜訪的溪州友人,瞬間轉換全台語聲道,說:「今哪日跳電,緊張嘎欲死,到底一市場二市場是有才調運作否?明仔載全台北欲呷的菜攏要對這出去,你看欲按怎?」
自幼反骨 並非小白兔

一段話,就道盡她現在坐的職位有多重要。彼時她甫就任滿2個月,上任前各種質疑如流彈四射:指控她能坐上這位置是政治酬庸,但無有明證;說她是沒有務農經驗的文人,但她出身農家,也成立社會企業「溪州尚水」協助農民友善耕作及產銷。子彈都射偏了,最後只好說她「一個小女生,要怎麼和操台語嚼檳榔、龍蛇混雜的北農員工相處?」無非又是小白兔誤入叢林的那套比喻,她在接受鄭弘儀電台專訪時做出回應:「我不是小白兔啦,就算是,也是一隻野兔。」
父親是教師兼詩人吳晟,母親是同為教師的莊芳華,她其實應該是不被容許「野」的。然而當我們請她簡述人生求學階段的記憶亮點時,聽見的卻盡是各種「野」史。
吳音寧小檔案
- 1972年 出生於彰化溪州
- 2001年 前往墨西哥訪查巴達解放軍
- 2003年 以查巴達解放軍之採訪為內容,出版《蒙面叢林》
- 2004年 開始長達2年和「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的通信及採訪
- 2007年 以楊儒門事件為出發點,出版《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
- 2008年 出版個人詩集《危崖有花》
- 2010年 出任彰化縣溪州鄉主任祕書
- 2012年 反中科搶水抗爭
- 2017年 出任北農總經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