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音寧番外篇】零負評女神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吳音寧在第一果菜市場視察。為了四面八方的質疑,她上任前就請曾在北農工作過、出版《水果政治學》的焦鈞為她上課,之後也常到市場了解狀況。
吳音寧在第一果菜市場視察。為了四面八方的質疑,她上任前就請曾在北農工作過、出版《水果政治學》的焦鈞為她上課,之後也常到市場了解狀況。
吳音寧初訪結束後,開會時同事提醒我:要小心不要寫得像政績宣傳,告訴大家「有神快拜!」一般。
只不過當側訪也陸續完成後,問題就來了。
比方說我們採訪同時是她表哥的溪州鄉鄉長黃盛祿,他說:「很長一段時間,她月領17,280元,但做事幾乎沒日沒夜,只要農民有需要,就去。」他說她心善,舉例溪州有些7、80歲賣地瓜、玉米、菜脯的老人,終點站都是鄉公所,因為吳音寧不捨得他們把農作再扛回去,總是說:「你還剩多少?我全買了吧。有次明明上回買的還在桌上,看見老人家來了,她還是一句話全部買下。」這樣的薪水,還能這樣闊綽出手?我忍不住問了,他說:「所以她一直都兩手空空啊。」
似乎也解釋了另一個側訪獲得的資訊。立委林淑芬說,吳音寧有一種憐憫人的性格,喜歡和社會底層、邊緣人做朋友,包容心像海一樣,格局很大。她舉例,吳音寧曾經在東京和流浪漢一起生活,聆聽他們的故事。回頭向吳音寧求證,她說那些人原是北海道的農民,農業凋零,到東京討生活,但應付不來,變成流浪漢。她因參訪行程遇上他們,聊天後變成朋友。「我不覺得我是在關心他們,就是去認識朋友而已。」她笑著說:「他們最後還送我外套。」
也是林淑芬提到的另一個重點:吳音寧物欲低,幾乎不買衣服。林淑芬自己常穿朋友轉送的二手衣,穿成三手衣後轉送給吳音寧,她仍照穿。兩手空空的人,自有多方的支援。
當鄉長祕書時期,她一度帶領農民和中科搶水,靜坐抗爭,到第100天時,難道沒想過放棄?她說:「那時候是沒有辦法了,是不能投降。你的心底就是有一個聲音告訴你,不能整個放掉認輸放棄,我不能做這種事情,因為我放了,我對自己說不過去,我對我的農民,我對整個……」話說到這裡,停住了。她對土地,對農民的在乎,幾乎讓人覺得是土地婆一般的存在。
搶水行動成功後,中科四期停工了,但她仍沒離開,在家鄉成立「溪州尚水」團隊,曾在北農擔任董事的楊儒門對我說:「同學!你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吔,農民可能有4萬個問題吔,都要回答他們吔。」所要強調的,仍是吳音寧的耐心和能力。
45歲了,未婚,兩手空空,她有的,只有農民的支持。原本都設想好了,要讓她接鄉長的班,她也說已準備好要選鄉長,卻在此時來了個北農總經理職位。夥伴後來跟她說:「你不要把溪州當責任,好像你是這裡的母親。」鼓勵她到台北。
但接任北農總經理後,她這零負評的紀錄,似乎就要出現破綻。去年價格爆漲到成為奢侈品的香蕉,今年跌停板,甚至被鍋貼店拿來當贈品。有人在媒體對此發表意見,說對北農新任總經理很失望,希望吳音寧能出面說明。放任農民心血被賤賣,這事不知她要如何說?
在她說明前,我先打給第一果菜市場主任王鴻雄問詳情,結果他就代她說明了。原來,香蕉因為收割後又要催熟又要冷藏的特性,一直是由稱為「行口」的盤商所掌控。身為交易平台,北農無法強制農產品都要透過此機制來送到消費者手上,雖然在大約15年前,也開始做香蕉的公開競價,但直到現在,經過北農拍賣和議價的香蕉比例,仍只有總產量的百分之3,真透過拍賣的,又更少了。他話說得直接:「北農跟香蕉的價格根本無關,也管不了啊!」
只好拿一件小事充數了。她說,小時候,小弟吳志寧迷上大型電玩,經常流連電動玩具間,和父親吳晟大吵,吵完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邊哭一邊彈吉他(嗯……這樣爆弟弟的料真的好嗎?)我問,那父子兩人吵架,你站在哪邊呢?結果她說還是比較常幫吳志寧講話。「我的想法就是說,你不要管他那麼多嘛。」不把沉迷電玩的弟弟導回正途,還為他撐腰,真是太糟糕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