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個月後,我看見她提議為員工加薪,結果遭到董事會駁回的新聞,問她後續,她才略顯不甘地說:「我也不懂他們幹嘛拿這一點來打我,你知道以前那個獎金是怎麼發的嗎…」被形容為「四十五歲還兩手空空」、幾乎不買新衣的她,曾在東京參訪時遇到因農業凋零變成流浪漢的人,跟著生活一週後,她笑著說:「他們最後還送我外套。」這樣不在乎錢的人,如今卻因無法為員工加薪而不平。
【一鏡到底】野兔闖江湖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專訪之三

接下北農總經理一職,吳晟擔心她「人太好又不擅權謀」,楊儒門則說:「北農有很多關說誘惑,還好她不可能接受。」然而吳音寧還是堅持方向,面對北農大放獎金的爭議和人事聘用的暗面,她回答得很謹慎,用「盤根錯節」四個字打太極,說:「反正先花時間摸清楚了,再來處理。」
憤青變總座 無暇寫作
從一個寫作的文青,變成擋怪手的憤青,再變成一個行政部門的人,她說最明顯的感受,是以前可以觀察一顆球,看球慢慢飄,看它飄的弧度,看它上升下墜,球本身紋路上的光影變化,仔細去描述這顆球。但進入北農後,「我好像站在一個球場,那個球是從四面八方一直不停的丟來,然後我就要接球回球接球回球…」吳晟最感可惜的「無暇寫作」一事,完全無解。
事情確實一直來,有人在媒體發表香蕉價格崩盤的評論,並請她出面給個交代。我傳連結給她,不久就收到「要不要電話聊?」的回覆,簡單向我說明去年香蕉價格暴漲,造成蕉農搶種,今年颱風少,收成大好,供過於求,價格當然就低的定律。6月她上任時,就注意到此事,但已經太遲了,「而且北農處理的香蕉比例是很低的,我晚點傳數據給你。」我後來收到資料,只有3%。
夜戰果菜場 力推政策
訪問結束,我們跟著她到第一果菜市場視察,賣菜的人早早到了,蔬果一卡車一卡車載來,理貨,大籃大箱的蔬果如建築隔出走道。買菜的人也來了,戴著腰包,在現場走動看貨尋找目標,等待3點開始激烈如戰鬥的拍賣。明明是夜半時分了,此地生猛噴發,如巨獸掌控著天亮後雙北人的三餐。
目前北農蔬果有生產履歷的不多,正努力推動政策想提高比例的吳音寧,小小的身軀在其中,其實也很像站在怪手前,要領「牠」前往理想的道途。

但外在形象仍是溫柔。她以流利的台語和大家打招呼,偶爾拿起蔬果,問我們知道名稱嗎?也教我們如何分辨品質。任內歷經7任總經理的一市場主任王鴻雄說:「吳音寧是最常來市場的總經理。」
不久後,拍賣戰打開了,我們拍到想拍的畫面後,已經快凌晨4點,要離開了。但她還在那,距離表定的下班時間,已經將近12個小時過去了。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