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跨界當導演,兩岸三地有九把刀、韓寒、郭敬明闖出名號,但作家拍武俠電影,又兼任武術指導,徐浩峰是華語影壇第一人。2013年,他幫王家衛編劇《一代宗師》,對白皆是機鋒,2年前,自編自導且擔任武術指導的電影《師父》,刀刀見骨,拳拳到肉,為他擒下一座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今年,徐浩峰以《刀背藏身》再戰金馬,開獎當日我們與他對談,他身著素黑唐裝,手提木杖前來赴約,遠觀真有幾分武林掌門人風範,然而細看,皮肉白皙,笑起來一臉敦厚,又像是肯德基爺爺了。
【一鏡到底】武俠宗師像肯德基爺爺 徐浩峰專訪之一

中國導演徐浩峰不僅是王家衛《一代宗師》的編劇,他執導的電影更以紮實武術知識和創新武打動作,獨創門派,屢屢入圍金馬獎,被譽為「武俠電影新希望」。他少時習武,崇尚民初武人,充滿傳奇色彩。他說武人就是撿破爛的,把文人不要的東西撿起來,卻因此離走味的時代越來越遠。
他在青春正盛時閉關藏身8年,武功練就後,旋以紀實文學《逝去的武林》揚名,寫小說、寫影評、編劇本、拍電影、也教電影,看似鋒芒畢露、面子裡子俱足,骨子裡卻是個沉迷往昔的拾荒老人,拾起現代人拋棄的舊日美好時光,藏身創作之中。

耐心訴典故 擁有歷史魂
大宗師言語輕柔,濃濃京片子被他講成吳儂軟語。但輕聲細語,不代表沒有霹靂火氣。今年4月,他在博客發文,暗示失去《刀背藏身》的剪接權,放話放棄新片導演署名,驚動北京電影圈。如今再問,他語調沒有絲毫起伏:「有過紛爭,但很多糾紛沒嚴重到法律程度,大家就把事情說開,這是北京傳統,叫『茶敘』,喝杯茶所有糾紛就解決了。」他堆著笑容,雖然手上無刀,但是三兩下就讓敵刃脫手落地。
網路傳聞他武功高強,一發力就能把人震飛,但他才44歲行走卻提著木杖,原因是日前拍片傷到腰。拳腳功夫是面子,但他更在意裡子,指導演員武打招式時,一個看似單調的劈刀動作,他總要耐心解釋漫長的武術原理和歷史典故;與我們訪談亦然,我誇他身上的「唐裝」好看,他隨口一個典故:「唐裝是2000年後才有的,大陸人把滿清服裝拿來改…其實唐朝沒這種服裝,明朝也沒有。」他隨時引經據典,再說上幾段江湖掌故,活像自民初活過來的老人,「我最大的興趣就是用拍電影的方式對歷史負責,我認定的作品都是有歷史感和歷史魂的。」

習武性格穩 被時髦拋棄
他生於北京,14歲時,年屆7旬的二姥爺(外祖母的兄弟)李仲軒暫住進家裡。李仲軒是形意拳傳人,武林名號「二先生」,他跟二姥爺學了一年寒暑的形意拳。形意拳屬內家拳,樸實沉著,就像他的人,深藏不露。但細看他手,嬌嫩肥厚,怎麼看也不像練武人的手。「現在還練拳嗎?」我問。「沒練了,一抽菸就什麼都白練了。」抽菸是無奈,無奈於時代變遷和自己的格格不入。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