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可式番外篇】第二個信仰

mm-logo會員專區人物
趙可式的信仰雖十分虔誠,然而在感性之外,醫護人員的理性訓練,也讓她具有容納各種宗教、議題的胸懷。
趙可式的信仰雖十分虔誠,然而在感性之外,醫護人員的理性訓練,也讓她具有容納各種宗教、議題的胸懷。
身為虔誠的天主教徒,趙可式在演講時說:「如果哪天我聽見上帝的聲音,第一件事,就是要趕快去看精神科,因為出現幻聽了。」
真是難得理智的信徒。宗教信仰很難避免的排他性,在趙可式身上幾乎看不見。她帶我們參觀成大安寧病房,往生室裡上帝和佛祖相安無事,看送來的病人相信什麼,就擺出什麼。我們問她:「如果同時來兩組不同信仰的人怎麼辦?」她說一點問題都沒有,病人家屬常常是你幫我買便當,我幫你買飲料,死亡面前,世界大同,大家的神都變成好朋友。
好比病房團隊裡的靈性關懷人員釋宏琳法師就表示,出家人原是不能與人擁抱的,但在這裡,她一天到晚都在和人擁抱。
曾當過8年修女的趙可式,把教會當成第二個家。
趙可式對宗教的啟蒙,來自於在剛好的時候直面了死亡。15歲,正是一個孩子要開始建構人生觀、生死觀、世界觀的時候,她在這年紀就因腦瘤而自行搬演了一回對人間的告別,之後又真的告別了母親。母親的骨灰放在善導寺,做七時,她忍不住問了法師:「人死後,到底會去哪裡?」法師沒有回答,反而是跟她父親說:「你的孩子很有悟性,以後很適合出家。」父親從此不敢讓她再接觸。
結果倒是成了修女。話說到此,簡直像一個起承轉合全數到齊的完美笑話,她自己講著都笑了。自稱是信仰「深入骨髓」的信徒,我們原以為不可能接受和信仰有關的幽默橋段,她卻一再破除我們的刻版印象。
她曾在接受醫療特殊奉獻獎時說:「安寧療護是我的第二個信仰。」她準備出國留學時,兩個姊姊已分別嫁到香港和加拿大,付不出高額的GRE入學測驗補習費,她只能向教會的人訴苦,「結果隔天他們就放了那筆錢在我信箱,用左手寫:GRE的補習費。讓我認不出來。」幾乎可以說,天主教讓她在推動安寧療護時,不只獲得了實際的助了,也讓她具有不屈不撓的毅力,如同《聖經》寫的:「你們的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
但反過來,也可能因為有這第二個信仰,才不斷深化、更新她對第一個信仰的理解與認同。
就像她和我們分享過的一個「好死」案例:一個婆婆想打麻將,護理師弄來一桌麻將,結果她就在麻將桌上往生了。「那個家人好高興!說這個就是我媽媽說的善終!在牌桌上過世。」她非常激動地說著,臉上若有光,就像信徒看見了神蹟。
而且這個神蹟,並不會她自以為病了,需要去掛精神科。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