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漢方旅行】會移動的中藥行 公車大叔打通老城命脈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中藥公車從車廂內裝到司機穿扮,復古又吸睛。
中藥公車從車廂內裝到司機穿扮,復古又吸睛。
在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意味著脫胎換骨化身高人。漫遊台北老城,坐上「會移動的中藥行」,立馬蛻變為武林高手,1個小時穿越300年時空。
中藥公車的刻百年中藥鋪場景,底部高懸「杏林泰斗」。
算準時間,中藥公車緩緩進站,紅色車門一開,漢藥氣味迎面撲來。「這是全台唯一會移動的中藥行!」復古紳士穿扮的司機高宇宏說,小銅人醒目站在他背後,洗石子風走道鋪上「正老山高麗」字樣,車廂底部高懸「杏林泰斗」。
坐上中藥公車,一路有小銅人同遊舊城。
到底葫蘆裡賣啥藥?這是主打舊城觀光的綠17線,從車廂場景到司機造型,宛如時代劇。「郭雪湖筆下的《南街殷賑》,只剩2個場景還存在,一個是霞海城隍廟,另一個是中藥行。」高宇宏帥氣壓低鴨舌畫家帽,清了清喉嚨又說,「這間中藥行叫『乾元行』,西元1896年就開始營運,公車內裝就是以百年中藥行為範本。」
司機高宇宏由銀行資深襄理退休,鑽研萬華文史,沿途生動解說。
大不同於傳統運匠,高宇宏有如超級解說員,逐站導覽人文歷史,「這條公車路線走過台北城300年歷史。」他手握著方向盤從老萬華出發,往大稻埕前進,車窗迭替老城街景。
中藥行的洗石子地板,也出現在車廂。
高宇宏是土生土長的萬華囝仔,2年多前從銀行資深襄理退休後,滿腔熱血報考公車司機,「每一趟出門就像是兜風的感覺。」他樂在車途當中,也熱中鄉土文化。儘管掃描車廂的QR code,可聆聽沿線景點,公車大叔口沫橫飛的地方風土、兒時記憶、生活故事,讓人聽得入神,不知覺掉進老時空。
「舊城觀光公車」路線由萬華駛向大稻埕。
中藥公車的起站在南萬華,「這一帶的老地名叫加蚋仔,早年四面環河,你有沒有發現西藏路該直的地方不直,該彎的地方不彎?」高宇宏的視線瞄向後視鏡內的乘客。客人搖了搖頭,注視著窗外看似尋常的馬路,「由於河道慢慢淤積,積成一條臭水溝,後來再鋪成道路,西藏路就是沿著古河道鋪設的道路。」他一說完,每個人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龍山寺站,是中藥公車的主要景點之一。
龍山寺附近的青草巷,是藥草的大本營。「這些青草業者叫做『赤腳仙仔』,那時候大部分用人力車,用扁擔,或者是用腳踏車來販售。」高宇宏行經龍山寺站,脫口又是青草經,從救命街、江湖郎中,到藥材採買,短暫的停靠有了精采的註腳。
小銅人站在中藥公車的門口迎賓。
舊城觀光公車的街巷脈絡,聚集各式傳統產業和人文點滴,這位公車大叔打通傳統和現代的任督二脈,勾起旅人探索老城的好奇心,下一站,你想在哪下車呢?

舊城觀光公車(綠17)

  • 路線:華中河濱公園-大稻埕碼頭
  • 發車時間:06:50、07:10、07:40、08:00、10:00、12:00、14:00、16:00、17:00、18:00、18:30
  • 備註:目前有中藥、布市和茶葉主題公車,車上可掃描QR code,聆聽沿線導覽。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