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賣花生番外篇】炸甜不辣也能成神 他回鄉重塑台灣職人精神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回鄉工作對鍾順龍而言,亦是一趟自我尋根、重塑勞動價值的旅程。
回鄉工作對鍾順龍而言,亦是一趟自我尋根、重塑勞動價值的旅程。
2009年選擇回到故鄉花蓮鳳林,除了因為母親想退休、不再炒花生,對美好花生創辦人鍾順龍來說,這也是一趟自我尋根、重塑台灣職人精神的旅程。
鍾順龍(前排右2)曾赴英留學。(鍾順龍提供)
「我去英國留學之後,發現別人在煮他的西班牙海鮮飯,我卻連滷肉飯也不會做,我才想起我的根,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回來。」鍾順龍頂著大太陽,邊挑花生邊說:「我們鳳林大家的兒子都很有成就,但所謂的成就就是說他兒子中研院,他兒子是台積電,成就是什麼?大部分評論你成就的方式,就是薪水、收入,可是我覺得當然不是。」
鳳林是台灣花生的主要產地之一。
都市回到農村,鍾順龍感受特別深刻,「我們這一代人對勞動力這件事情是鄙視的,大部分人覺得你應該好好念書,然後變成白領,可是在日本或德國、丹麥,他們對於專業的職人是很尊敬的。」
「做木工的是神、捏壽司的也是神,甚至炸甜不辣的也是神,可是在台灣這是很被鄙視的─ ─因為你小時候不念書,所以你才要做這個。」
鍾順龍接著說起日前他前陣子,剛看了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紀錄片。「我曾認為美好花生未來可以做大一點,但我看了那個影片,小野一輩子就在捏壽司,然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招待也歐巴馬去小野的店,我突然恍然大悟。」
「為什麼日本這麼多壽司店只挑了那一家?而小野這輩子也就那麼一間店?這是因為他的精神很重要,小野的精神讓他的地位無可撼動。雖然他店很小,但非常有力量,我想朝這個方向做。」鍾順龍說。
「因為做大不是我們的體質,台灣沒有那個條件。」鍾順龍直言,「我要拚大當然沒有問題,但原物料夠嗎?從哪來?一做大,光我種的根本不夠,難道要從越南進口嗎?拿越南茶變成台灣茶?這吃起來就不一樣了,我必須要對自己誠實。」
從都市回到鄉村,鍾順龍想重塑台灣的職人精神。
回到農村工作9年,儘管鍾順龍目前還面臨了缺工、缺錢等問題,但他不以為苦,「工作很累、人事很累,但我想農業必須要有一點點希望,也是因為這個環境不好,我們才有創造轉化的可能。」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