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10年前太太罹患乳癌,1年醫藥費300多萬元,葉明吉無奈地說:「有作品當然不會想留,趕快換錢。」但1年後太太仍過世,葉明吉對此很自責,「如果不是那麼早幫她換腎,也許現在她還活著…」因器官配對分數不高,太太得吃抗排斥藥物,導致細胞病變,這也是女兒葉昭旻唯一一次見到樂觀的葉明吉落淚。
【天命難違五】父、妻先後癌逝 創作是他悲傷的出口

眼看話題將他導向孝子、傳統技藝的捍衛戰士,葉明吉又不好意思起來,直說自己沒那麼了不起,只是很需要錢,「這是我活下去必須仰賴的技藝,所以很專心,假設這只是眾多興趣之一,沒有用。」太太是洗腎病友,他一人扛家計,醫藥費加上房貸、教育費,每月固定支出7、8萬元,重擔壓得他頭髮少了些,堅強多了點。
太太離世後那一年,8、9個案子同時找上葉明吉,他忙到沒時間沉浸悲傷,難道是太太冥冥中貼心安排?他點點頭:「有閃過這樣的念頭。」也是提醒吧,再忙也要陪伴家人,葉昭旻說:「媽媽過世後,爸爸隔一段時間就會找大家一起吃飯。」

後來葉明吉與父親的合照也多了,工作室張貼不少,他指著舊照面露欣慰:「你看他很滿足地微笑,我爸晚年過得比較快樂,因為兒子常在身邊。」前年葉進祿因肺癌過世,彌留時唯一記得的人,是他。
父親後繼有人,安然離世,葉明吉卻開始憂愁。由於剪黏需上廟宇屋頂工作,向來無女性師傅,年輕人又不願從事,育有2女的他,即將面臨技藝失傳的問題,想到便嘆氣。
受訪時,他常嚷著很忙、太累,但退休是佛地魔般不能說出口的禁忌詞,「越講工作越多,現在不敢講了,我宗教責任未了,幾個算命師傅不知道我的職業,都說我的天命是要幫人蓋廟。」

他以自己的作品《玄奘取經》比喻心境,當龍馬想回頭,玄奘卻笑容慈祥,也未拉緊疆繩,「取經之路遙遠辛苦,連龍馬都想放棄,但玄奘仍以慈悲心感化龍馬,每當退休念頭出現,我就想起玄奘。」
如今葉家剪黏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傳承的孤單道路上,葉明吉仍引頸盼著志同道合者,一起取經。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