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肇睢說:「客戶變成小雞,我們還是一起合作IKEA的單。」2007年全盛時期,台明將接下IKEA 16億元訂單,年收達23.7億元,他感動地回憶:「有年訂單滿檔,我們和所有協力廠只休了除夕晚餐,隔天初一全面上工。」
為何能創造如此團結的合作模式?與台明將合作近30年的玻璃加工廠金潔明業務經理柯旭涓分析,「林董很有肚量,其實他們很多單都能自己做,但他會跟大家共享,培養很多協力廠,也會派人指導提升技術,我們透過他接IKEA訂單,營收成長3成。」

2004年,金潔明有意西進設廠,林肇睢分析利弊,力勸留在台灣,柯旭涓記得,「他說留台灣的好處是技術、訂單會互相支援,到大陸只能單打獨鬥,還要削價競爭。聊不到1小時,我們就決定和他一起在彰濱工業區設廠,因為距離近,他們天天派人來,沒來也會電話聯絡。」而為加速運輸與材料支援速度,在林肇睢建議下,當年共有28家協力廠進駐彰濱工業區。